龍 江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中心醫院,110021)
超聲檢查在肩袖損傷中的應用體會
龍 江
(遼寧省沈陽市鐵西區中心醫院,110021)
目的 總結超聲在肩袖損傷診斷中的心得體會。方法 收集23例肩袖損傷病例,總結超聲和臨床診斷的符合情況。結果 本組病例中,肩袖完全斷裂2例、部分斷裂3例、岡上肌肌腱損傷有18例。對于肩袖斷裂,術中確診3例,余2例因去外院未被證實;余18例均證實為岡上肌肌腱損傷。結論 肌骨超聲檢查對于肌腱檢查是可行的、有效的;結合臨床檢查,可提高肌腱損傷的檢出率。
肩袖損傷;超聲;診斷
由于肩關節自身解剖學特點所致,使其成為人體最容易受損傷的關節之一。肩關節損傷常見臨床表現為疼痛,而引起疼痛主要病因為肩袖損傷。相關資料報道,導致肩關節疼痛的病因中,肩袖損傷占7%~18%[1]。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超聲診斷以其實時動態、無創、可重復及準確率高的特點,在肌骨疾患的應用逐漸得到推廣。然而,由于我國醫療水平地區間差異較大,部分偏遠并未在肌骨疾患的治療中采用超聲作為常規診斷技術。因此,收集我院收治的23例肩袖損傷病例,總結超聲診斷心得體會,以供廣大基層醫務工作者借鑒。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3例肩袖損傷病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齡49~60歲,平均(54.3±5.7)歲。其中,15例中有明確外傷史,另8例無明確外傷史;全部患者均由明確的肩關節疼痛病史,出現疼痛時間3~17個月,平均(10.2±6.9)個月;經查體發現,Jobe試驗陽性13例、lift-off試驗陽性11例。
1.2 檢查方法 采用飛利浦HD11XE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頻率7.5~10 MHz。患者可取坐位,掃查時因肱二頭肌長頭腱的近端位于肱骨頭的結節間溝內,易于識別,并且該肌腱是肩胛下肌腱與岡上肌腱分界的標志,因此,超聲檢查時,可首先探測肱二頭肌長頭腱,然后依序掃查肩胛下肌肌腱、岡上肌腱、岡下肌腱和小圓肌腱等。檢查時應注意雙側對比檢查,其在判斷肩膀袖病變具有重要的意義,可首先檢查無癥狀的一側或者癥狀較輕的一側作為對照。肌腱掃查,更適用于線陣探頭,探測時探頭應垂直于肌腱的長軸,以免發生低回聲偽差,在檢查肌腱病變時,相關肢體應進行主、被動運動和相應的骨科輔助實驗及探頭加壓試驗,更容易發現異常。
本組病例中,肩袖完全斷裂2例、部分斷裂3例、岡上肌肌腱損傷有18例。對于肩袖斷裂,術中確診3例,余2例因去外院未被證實;余18例均證實為岡上肌肌腱損傷。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不可避免到損傷,主要包括慢性勞損的外傷等病變,在肩關節軟組織結構中,肩袖是最易損傷的部位,也是超聲診斷的重點。肩袖超聲檢查目的就是將肌腱是否損傷及斷裂信息提供給患者及臨床醫師,以便及時做出準確的治療決定,特別是在肩袖斷裂情況下,能夠及時給予恰當處理。
肩腱袖由肩胛下肌、岡上肌、岡下肌及小圓肌腱組成,它起始于肩胛骨,分別止于肱骨的小結節及大結節上,均位于三角肌及三角肌下滑囊和肱骨頭之間,肩胛下肌肌腱呈弧狀或帶狀的均勻中等或高回聲,位于肱二頭肌長腱內側,其淺層為三角肌,深面為肱骨頭內側表面,岡上肌腱位于肱二、三頭肌長腱后方,部分可被肩峰聲影所掩蓋。它呈三角形(喙狀)線狀排列中等或較高回聲,厚度為5~10 mm,其淺面為三角肌及三角肌下滑囊,后者為兩條平行線狀回聲,中間為低或無回聲,厚度<1 mm,岡下肌和小圓肌腱,位于岡上肌后方,呈帶狀或喙狀,其纖維斜徑均為高回聲,末端附著于肱骨大結節,肩腱袖末端附著部分回聲略強于非附著部分,并由非附著部向末端逐漸變薄。當肩袖損傷撕裂時,肩袖內出現低回聲,見不到肩袖或僅見部分殘端,認為是重度撕裂,撕裂寬度>4 cm,巨大撕裂時三角肌靠近肱骨頭表面;肩袖外緣凹陷,撕裂斷端呈等回聲、低回聲或強回聲,為輕度至中度撕裂;肩袖區內出現外緣膨隆的局限性低回聲為新鮮撕裂區內血腫形成[2]。
目前,我國對于肩袖超聲檢查尚未形成統一,沒有廣泛開展,我院參考相關書籍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肩袖超聲檢查,自2012的開展工作以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顯示,23例患者中,其超聲檢查肩袖斷裂敏感性>90%,這表明肩袖超聲檢查是可行的,是有效的。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對于肩袖完全撕裂的超聲診斷較容易,但對于肌腱不完全撕裂,尤其是腱內局限性的異常回聲的識別是難點問題。肌腱運動狀態下超聲探測可能對于部分腱內異常回聲的識別具有幫助,從探測方法學上來說,超聲具有其他影像學所沒有的獨有優勢。
綜上所述,肌骨超聲檢查對于肌腱檢查是可行的、有效的,結合臨床檢查可提高肌腱損傷的檢出率。超聲具有高分辨力、無創、價廉及短期內可重復檢查的特點,并且實時超聲能夠觀察肌肉、肌腱的運動情況,能提供其他影像學檢查所無法得到的重要信息。
[1] 何濤.超聲檢查在肩袖損傷的臨床熱點及應用價值[J].浙江臨床醫學,2013,15(12):1929-1930.
[2] 郭瑞軍.肌肉骨骼系統超聲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2.
1672-7185(2014)08-003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8.018
2014-01-06)
R6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