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林
(貴州省黃平縣人民醫院五官科,556100)
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78例臨床效果評價
吳世林
(貴州省黃平縣人民醫院五官科,556100)
目的 對鼻中隔偏曲患者應用鼻內鏡下偏曲矯正術治療后的效果分析。方法 選取鼻中隔偏曲患者78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隨機分配兩組,采用不同治療方式,從各項指標中用以對比鼻內鏡下偏曲矯正術的療效。結果 特殊組在出血量指標上結果優于普通組,而在疼痛度和復發率指標中也顯示出特殊組的優勢,在黏骨膜完整和偏曲矯正度中患者也對采用鼻內鏡下偏曲矯正方式有更高的滿意。結論 對鼻中隔偏曲患者應用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正矯正術治療后,療效確切,并發癥少,治療安全,使患者對治療增加了信心和滿意度。
鼻中隔偏曲;鼻內鏡下偏曲矯正術;療效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患者常見疾病之一,常見癥狀為通氣不暢,久病不愈可引起鼻竇炎,隨著病情的加重,出現頭暈、頭痛等。目前,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治療手段為黏膜下切除手術,但這種傳統的方式有其自身的弊病。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國內外專家曾嘗試應用鼻內鏡治療鼻中隔偏曲[1]。因此,我院收集78例鼻中隔偏曲病例,針對具體病情給予鼻內鏡下手術治療,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78例,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齡21~35歲,平均28歲。依據常規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方式和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方式,將其分為普通組32例和特殊組4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鼻中隔偏曲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普通組 采用常規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法。患者取坐位,術前使用1%的丁卡因和腎上腺素行鼻腔表面麻醉;然后,逐漸麻醉至手術切口處。采用Killian法,從患者左側鼻中隔鼻閾部起,將鼻中隔軟骨等大部分的組織切除。
1.2.2 特殊組 采用鼻內鏡下鼻中隔偏曲矯正術。患者取仰臥位,頭略高,保持約30?。術前麻醉方法與普通組相同。選用直徑為4 mm的硬鼻內鏡,0?或30?進鏡。通過鼻內鏡吸引器的配合,C型和S型偏曲的患者選擇左側鼻中隔鼻閾部位做切口;棘突型患者選擇棘突2~3 mm部位做切口。在鼻中隔剝離的地方,鈍性分離黏膜和黏骨膜。偏曲明顯的患者,可配合使用內窺鏡吸引器;在棘突地方做減張時,剝離的同時處理血液和分泌物,保證術野清晰。剝離組織的大小,需要依據鼻中隔偏曲程度。在切口1~2 cm處入手,分離至黏骨膜,然后剝離黏骨膜,最后切掉軟骨和篩骨垂直板。需注意的是,切口無需縫合。
1.3 觀察標準 包括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疼痛情況、黏骨膜完整性、矯正滿意度和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而特殊組在出血量、疼痛情況、黏骨膜完整性、矯正滿意度等方面均優于普通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鼻中隔偏曲的治療重點在于矯正偏曲本身,然而傳統手術往往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徹底解決偏曲問題,因此傳統手術對于患者鼻部組織損傷較大,常常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苦。目前,隨著內鏡技術的進步,鼻內鏡逐漸成為了醫生治療鼻中隔偏曲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我們觀察了鼻內鏡和傳統手術在操作本身及療效方面的差別。

表1 兩組患者術后一般狀況
本研究中,我們發現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差別不大。鼻內鏡手術時間與操作者熟練程度有關[2-3]。這就要求醫務工作者要在平時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術,這樣才能保證手術有序進行。此外,鼻內鏡鼻中隔偏曲矯正術的優勢在于切口小,有效減少出血,這也是內鏡手術的一個優勢。反觀傳統手術,由于術野范圍較小,術中容易損傷棘突等組織,因此出血量往往較大[4-5]。此外,在本研究中,鼻內鏡手術在術后疼痛、黏骨膜完整度、矯正滿意度等方面亦優于傳統手術。這也從不同角度證實,耳鼻喉科醫生應該在臨床工作中廣泛開展鼻內鏡手術治療,不過這需要結合當地的醫療條件。
綜上所述,鼻內鏡手術提高了手術的準確度,操作方便,避免了多次手術帶給患者的痛苦,而且手術效果良好,值得推廣應用。
[1] Getz AE, Hwang OH. Endoscopic septoplasty[J]. Curr Opin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8, 16(1): 26-31.
[2] 雷盛欽,羅曉,洪建和,等.鼻內鏡下鼻中隔矯正術215例[J].現代中西藥結合雜志,2008,17(15):2342-2343.
[3] 姚俊,雷顯萍.鼻內鏡行鼻中隔矯正術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3):1230-1231.
[4] 張晶,項國聯,張炳熙.不同止血藥對鼻內窺鏡術患者出凝血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刊,2008,10(2):234-236.
[5] 龐長安,王軍.鼻內鏡下手術同期治療鼻中隔黏膜肥厚[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24(11):520-521.
1672-7185(2014)08-0056-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8.033
2014-01-08)
R76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