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梅
(貴州省銅仁市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554300)
呼吸機在新生兒呼吸衰竭救治中的療效觀察
趙紅梅
(貴州省銅仁市婦女兒童醫院新生兒科,554300)
目的 分析呼吸機在新生兒呼吸衰竭救治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收集新生兒呼吸衰竭100例,分為觀察組7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呼吸機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兩組各指標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PaO2、SaO2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可以顯著改善患兒的氣體交換情況以及各項生命體征,療效較好。
呼吸機;新生兒;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一種常見的兒科急癥,病死率較高,對新生兒的危害極大[1]。本研究中,選擇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新生兒呼吸衰竭100例,比較呼吸機在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作用。現報告如下,以供廣大醫務工作者借鑒。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新生兒呼吸衰竭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日齡12~22 d。本組病例分為觀察組70例和對照組30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包括吸氧、抗感染、平喘、祛痰,合并心衰者給予強心治療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利用呼吸機輔助通氣。具體方法:選擇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和間歇正壓通氣(IPPV)+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按照患兒的原發病和血氣分析結果,對呼吸機的具體參數進行調節。待病情出現好轉之后,改為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予以過渡。當吸入氧濃度(FiO2)<0.4,潮氣量(VR)<10次/min,且血氣結果均恢復正常,自主呼吸恢復之后即可撤機。拔管后,改用CPAP進行輔助通氣。
1.3 療效判定 ①顯效:患兒病情得到顯著改善,呼吸平穩、發紺完全消失,原發病控制,不需要機械通氣。②有效: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呼吸淺促、發紺一定程度緩解,原發病控制,不需要機械通氣。③無效:病情無改善或病情加重,需機械通氣。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人數。
1.4 統計分析 采用SPSS 15.0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相關指標分析 兩組各指標均優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PaO2、SaO2的改善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2.2 療效分析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為8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呼吸衰竭患兒臨床大多表現為發紺和呼吸困難等[2]。一般情況下,利用藥物治療無法有效的緩解各種臨床癥狀,因此,臨床大多選擇機械通氣的方式進行治 療,利用呼吸機進行治療即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3]。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應注意以下事項。①明確應用時機。在具體應用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時候,要注意應用時機的把握。醫師要充分了解患兒的實際情況,嚴格按照上機的各項指征,靈活處理。②掌握撤機時機。在利用呼吸機進行治療之后,當原發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患兒情況趨于穩定和好轉,自主呼吸恢復,且各項體征等表現良好的時候,可考慮撤機。但在撤機前要對患兒的情況予以全面科學的評估[4]。③并發癥防治。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并發癥,例如氣壓傷和腹脹,以及呼吸道感染等。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并注意適當的抗感染治療,同時注意保證患兒足夠的營養供給。
總之,臨床利用呼吸機來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可以顯著改善患兒的氣體交換情況以及各項生命體征,療效較令人滿意,值得推廣應用。
[1] 陳海山,龍權生,黃戈平,等.鼻塞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和常頻機械通氣在新生兒呼吸衰竭中的治療比較[J].海南醫學,2013,12(5):66-67.
[2] 董志鳳,姚其娟,孫俏麗,等.無創呼吸機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48例療效觀察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4(18):77-78.
[3] 陳簡,鄭鎧軍,葉春華,等.適應性壓力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小兒急救醫學,2009,15(4):58-59.
[4] 趙旸,陳麗娜,董繼萍,等.序貫式保護性通氣治療新生兒呼吸衰竭28例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2,3(11):66-67.
1672-7185(2014)08-0044-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8.026
2013-12-24)
R7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