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枝
(河南省光山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465400)
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70例臨床療效分析
張秀枝
(河南省光山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465400)
目的 探討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0例子宮肌瘤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0例。對照組行常規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觀察組行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觀察對比兩組術中術后臨床情況。結果 觀察組術中各項觀察指標及術后并發癥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符合手術指征的子宮肌瘤患者實施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療效確切,術中可最大限度剔除肌瘤,減少對盆腔影響,術后并發癥較少,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子宮肌瘤;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療效
子宮肌瘤是婦科臨床常見多發良性腫瘤,常引起患者月經過多或延長、盆腔疼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和生活質量。目前臨床主要以手術治療,隨著患者對手術要求越來越高及微創手術技術的不斷進步,經陰道行子宮肌瘤剔除術(TVM)可最大限度滿足患者的需求[1]。近年來,對收治的70例子宮肌瘤患者行TVM術式治療,取得顯著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40例子宮肌瘤患者,年齡25~47歲,平均(34.6±2.9)歲,術前均未絕經,且有保留子宮的要求。所有患者均符合《婦產科學》(第7版)中子宮肌瘤的診斷標準,且均經影像學檢測確診,其中單發肌瘤108例、多發肌瘤32例;直徑3~9 cm;肌瘤數目1~7個;漿膜下56例、肌壁間84例。排除宮頸惡性病變、凝血功能障礙等手術禁忌證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7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及術后情況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予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LM)。氣管插管全麻滿意后,取頭低臀高體位,于臍輪下緣作1 cm左右的切口,建立二氧化碳(CO2)氣腹,并分別于臍上緣、左下腹、右下腹作3個穿刺點,腹腔鏡下置入操作器械行常規剝離肌瘤,再逐層縫合肌層,組織送病理檢查。
1.2.2 觀察組 行經陰道子宮肌瘤剔除術。腰硬聯合麻醉后,取膀胱截石體位,根據肌瘤部位選擇恰當陰道切口位置,對子宮前壁肌瘤選擇陰道前穹窿橫切口;對子宮后壁肌瘤取陰道后穹窿橫切口;若前、后壁均有肌瘤,則在陰道前后穹窿均切開。鈍性分離子宮膀胱間隙至子宮膀胱腹膜反折,剪開,進入腹腔后,確定子宮及肌瘤情況。隨后,于肌瘤周圍注射縮宮素6~12 IU+生理鹽水2~4 mL稀釋,應用宮頸爪鉗鉗抓肌瘤,電刀切開肌瘤包膜并剝離肌瘤。若肌瘤較多,可依上法依次剔除;若肌瘤體積較大,可先切口碎解后再取出。采用1-0可吸收線連續分層縫合子宮切口,探查盆腔無異常后,還納宮體,腹腔內放置負壓引流管,2-0可吸收線連續縫合反折膜及陰道壁,組織送病理檢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中術后情況,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剔除肌瘤個數及直徑、術后排氣時間、術后并發癥及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2和t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術中各項觀察指標及術后并發癥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微創手術剔除子宮肌瘤的方式較多,其中LM和TVM是臨床較為常用的兩種微創術式。LM術式因建立氣腹,擴大手術術野,適用于有盆腔黏連及附件腫塊患者,但因鏡下對子宮肌壁間較深肌瘤探查不足而易遺漏,且會對腹腔產生干擾,術后腹部有瘢痕,同時腹腔鏡手術器械較昂貴[2]。TVM術式可使術者在直視下進行手術操作,有助于探查子宮肌壁間較深肌瘤,對多發肌瘤、內突型壁間肌瘤、黏膜下肌瘤均可進行手術,且剔除肌瘤直徑可達10 cm,相較于LM術式的手術適應性更廣。同時,經陰道入路,無需開腹,減少對腹腔的干擾,縮短手術操作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有利降低術后并發癥,促進早期康復[3]。
但TVM術式的適應證有一定局限,對有盆腔手術史、附件病變、未生育患者,及對子宮活動度及陰道彈性容量較差、肌瘤直徑>10 cm,盆腔嚴重粘連,并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惡性腫瘤患者,不適宜使用TVM[4]。為此,行TVM術式時應根據肌瘤部位、大小、數目及患者的盆腔生理情況,同時術者應熟悉盆腔及盆底生理解剖結構。
綜上所述,對適合手術指征的子宮肌瘤患者實施TVM術式,臨床療效確切,術中可最大限度剔除肌瘤,減少對盆腔影響,術后并發癥較少,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 李正芬,彭冬先,郭遂群.經陰道、腹腔鏡與開腹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比較[J].廣東醫學,2010,31(16):158-160.
[2] 朱金萍,吳丹.經陰道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對比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24(1):202-204.
[3] 王紅艷.經陰道非脫垂子宮肌瘤剔除術68例臨床研究[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0,19(10):117-119.
[4] 葛小紅,孫靜.腹腔鏡與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35):263-265.
1672-7185(2014)08-004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8.025
2014-01-26)
R7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