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和濤 溫忠霖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廣東廣州 510405)
蜂針配合中藥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一則
黃和濤 溫忠霖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廣東廣州 510405)
前列腺癌骨轉移 蜂針 中藥
前列腺癌是發生于老年男性的與遺傳密切相關的腫瘤性疾病,高峰年齡為75~79歲,50歲以下男性很少見,但是50歲以上發病率和死亡率就會增長。目前對前列腺癌骨轉移的治療主要以放化療為主,副作用較大,治愈率及生存質量較低。蜂針療法是針、藥、灸相互結合的復合型刺灸法。筆者運用蜂針療法配合中藥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1例,臨床療效顯著,現將治療經過及體會報道如下。
患者,男,69歲,2013年5月16日初診。患者因“前列腺癌1年余”來我院就診,自訴1年前于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確診為“前列腺癌”,由于家庭經濟原因,未予系統治療。近半月以來,出現腰骶部及脊柱區疼痛難忍,今為尋求中醫藥治療來我院就診。刻診:患者慢性病容,自訴腰骶部及脊柱區疼痛難忍,伴尿頻,尿道灼熱澀痛,乳糜尿,尿末滴白,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行全身骨掃描提示:前列腺癌腰骶部及脊柱骨轉移;血清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68ng/ml。西醫診斷:前列腺癌。中醫診斷:淋證;辨證:膏淋。治則:清熱利濕,分清泄濁,止痛。處方:中藥配合蜂針療法。方藥:萆薢15g,石菖蒲15g,黃柏10g,車前子12g,蓮子心10g,茯苓10g,延胡索10g。以水1L,煮取400ml,日服2次,每日1劑,連服7劑。蜂針療法:取減毒蜜蜂一只,消毒蜂尾后蜇刺患者腰骶部疼痛最為明顯的阿是穴,蜇刺后立即用鑷子將蜂針取出,觀察患者無任何不良反應,遂取蜜蜂3只,蜇刺其腰骶部及脊柱區骨轉移最為明顯處阿是穴,留針10min。每周蜂針治療3次,且逐漸增加蜇刺穴位數及延長留針時間。
二診:2013年5月24日。患者自訴蜂針治療后腰骶部及脊柱區疼痛較前緩解,服中藥后尿道灼熱澀痛、乳糜尿及尿末滴白癥狀已基本消失,小便偶爾輕微混濁,尚有明顯尿頻(平均>12次/d),舌質淡紅,苔膩,脈滑數。原方加山茱萸12g,金櫻子12g,覆盆子12g,7劑,水煎服,日1劑。蜂針療法同上。
三診:2013年6月3日。患者面呈愉悅之色,自訴腰骶部及脊柱區疼痛明顯緩解,基本不影響正常生活,仍有尿頻(平均10次/d),舌淡紅,苔白膩,脈微數。復查血清PSA 36ng/ml。停用上方,囑患者繼續維持蜂針治療至今,血清PSA波動于(8.9~12)ng/ml,現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腰骶部及脊柱區疼痛暫未見明顯復發。
蜂針療法是指用蜜蜂直接蜇刺患者體表穴位,使蜂毒進入人體,通過經絡等作用,產生一系列反應,增強機體抵抗能力,祛除病邪,臨床研究證實,蜂針療法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對多種疾病有獨特療效。筆者臨床中運用蜂針治療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征,療效顯著。本案患者經西醫確診為前列腺癌,相關檢查提示骨轉移,運用蜂針治療后,骨轉移局部疼痛癥狀明顯緩解,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血清PSA直線下降。蜂針療法被某些學者譽為“中醫的化療”,蜂針中所含的蜂毒對癌細胞可能存在直接殺傷作用,其臨床治療前景廣闊,值得臨床醫生進一步探究。
患者初診辨證為“膏淋”,方用萆薢分清飲加減,方中萆薢為君,善于利濕,分清化濁,為治白濁之要藥;石菖蒲芳香化濁,分利小便;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車前子清熱、利水通淋;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蓮子心清心、去熱、澀精,《醫林纂要》言其:“瀉心,堅腎”;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分清化濁、止痛之功。二診患者諸癥好轉,以尿頻為主要表現,故原方加山茱萸、金櫻子及覆盆子以補益肝腎、固精縮尿。中藥與蜂針療法相配合,二者內外兼治,相得益彰,故收良效。
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