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印會河教授出生于中醫世家,從事中醫臨床和教學70余年。《印會河教授論治肺痿與肺癰的經驗探究》一文,作者對印會河教授論治肺痿和肺癰的經驗從病因病機、治療經驗方面做了詳細論述。印老的經驗為:只要主癥為咳喘吐白沫,伴口燥咽干者(肺痿),不論其疾病的診斷屬于肺炎、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還是肺氣腫、肺心病、肺結核及肺癌等,均可率先使用清燥救肺湯治療,其效非凡。凡外感熱病,只要主癥為咳喘吐膿血伴痰腥者(肺痿),或痰臭,或呼吸、咳嗽引胸作痛以及胸痛不能偏一側睡等(但見一癥便是,不必悉具),不論其疾病的診斷屬于肺炎、肺膿腫、胸膜炎,均可率先使用《千金》葦莖湯加味治療,一般都能收到不錯效果。對于肺痿,明確指出痰是濕的產物而沫則由燥生,并對沫與痰做了嚴格的區分。運用傳統的中醫理論詳細闡述了“臟實治腑”“腑虛治臟”的道理,深刻論述了肺與大腸相表里在臨床應用《千金》葦莖湯“肺實瀉大腸”的理論依據。將肺痿與肺癰主癥高度概括為“肺痿吐白沫”“肺癰吐膿血”,猶如一盞指路明燈。
瑤醫藥是我國民族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很有地方特色。《瑤醫外治療法治療風濕痹證》一文,作者介紹了瑤醫的竹筒梅花針法、火針療法、燒針療法、油針療法、刺血療法、火攻療法、藥物灸法、藥推療法、瑤醫挑針療法、龐桶藥浴療法,十種瑤醫外治風濕痹證的方法,值得做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