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戴窯中心衛生院,江蘇 興化 225741
宮腔填塞碘伏紗條治療產后出血19例臨床體會
韓美蘭陳正蓮
江蘇省興化市戴窯中心衛生院,江蘇 興化 225741
目的探討產后出血應用宮腔填塞碘伏紗條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產后出血患者采用碘伏紗條填塞治療剖宮產術中出血10例及經陰道分娩產后大出血9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10例剖宮產術中大出血及9例陰道分娩產后大出血用碘伏紗條填塞宮腔獲成功止血,24~36h后經陰道順利取出,未發生再次陰道大出血。產后42d隨訪,子宮復舊良好。結論宮腔填塞碘伏紗條是一種簡單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療產后大出血的方法,適宜在基層醫院中推廣運用。
碘伏紗條;宮腔填塞;產后出血;術中出血
產后出血是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最常見的因素是宮縮乏力,其次是胎盤因素。大約每4例孕產婦死亡中就有1例是由產后出血所致[1]。早期診斷和及時恰當的處理是搶救成功的關鍵。在搶救生命的同時如何保留子宮也將關系到產婦將來的生育功能和生活質量。近幾年來,我院對剖宮產術中大出血及經陰道分娩產后大出血采用宮腔碘伏紗條填塞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住院分娩產婦19例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19~43歲,孕周36~42周;初產婦6例,經產婦13例,疤痕子宮8例。其中10例剖宮產術中出現頑固性出血,9例經陰道分娩胎盤娩出后陰道大量出血,采用宮腔碘伏紗條填塞止血,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1.2 病例特點 本組19例均為多種原因所致的宮縮乏力性出血及胎盤剝離血竇不能閉合,其中重度子癇前期3例,疤痕子宮巨大兒4例,頭位難產6例,前置胎盤4例,胎盤早剝2例。
1.3 出血原因及出血量 宮縮乏力14例,占74%;胎盤因素5例,占26%。出血量用稱重法、容量法及目測法計算,其中800~1000ml,8例;1000~1800ml,9例;大于1800 ml, 2例。
1.4 紗條填塞指征 剖宮產術中或陰道分娩胎盤娩出后子宮收縮乏力或胎盤剝離面活躍出血,經縮宮素靜脈滴注、宮體注射、熱鹽水紗布濕敷、米索前列醇含化、手法按摩子宮、出血部位“8”字縫合等方法處理無效后,出血量≥800ml,立即施行宮腔碘伏紗條填塞。填塞前一定要排除胎盤胎膜殘留,陰道分娩的要排除軟產道損傷及子宮破裂等。
1.5 填塞方法 助手在腹部固定子宮,或術者左手固定子宮底部,用右手或用卵圓鉗將本院自制的寬8cm長200cm,4~6層不脫脂棉紗布條用碘伏浸濕后擰干,自宮底由內向外有序地填緊宮腔壓迫止血,不能留有空隙。將最尾端沿宮頸放入陰道內。若系子宮下段出血,也應先填塞宮腔,然后再用足夠的碘伏紗條填充子宮下段,紗條需為完整的1根或中間打結以便于完整取出,縫合子宮切口時可在中間打結,注意勿將紗條縫入[2]。填塞時不能留有空隙,防止造成隱匿性出血[4]。
1.6 填塞后的處理和紗條取出 紗條填塞后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觀察宮底是否升高,有無持續性陰道流血,預防隱匿性出血,術后使用足量高效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合理應用縮宮素,米索前列醇及止血藥物,于手術后24~36小時取出宮腔紗條。抽出前做好輸血準備,用生理鹽水加20單位縮宮素靜滴,促進子宮收縮,紗條慢慢取出,以減少再次出血的危險。
本組19例患者,術后均達到了確實可靠的止血效果,無1例發生再次陰道大量出血。紗條全部于術后24~36小時順利取出,取出后紗條全部或部分血染,或僅有極少量暗紅色積血,無異味。觀察至出院,惡露正常。剖宮產10例術后3天內,4例體溫正常,6例體溫在38~38.5℃,3天后體溫均正常,無繼發宮內感染,腹部切口甲級愈合,19例產后42天隨訪,全部子宮復舊良好,B超提示子宮無異常,無晚期產后出血的發生。
產后出血(PPH)指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失血量超過500 ml,剖宮產時超過1000ml,是分娩期的嚴重并發癥,居我國產婦死亡原因首位[3]。宮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損傷及凝血功能障礙是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這些原因可以共存,相互影響或互為因果。因此,做好產前、產時、產后預防至關重要。即使是沒有產后出血高危因素的經陰道分娩的產婦,其產后24小時出血量超過500 ml的,發生率都超過15%[4]。經陰道分娩的產后出血,宮腔填塞是一種治療產后出血的傳統方法,可以避免開腹手術操作。在子宮收縮乏力、前置胎盤或胎盤粘連所致的產后出血時,宮腔填塞可以控制出血。即使在凝血功能障礙的病例中,也為下一步改善凝血機制提供時間[2]。剖宮產術后出血是產科常見而嚴重的手術并發癥,嚴重威脅產婦的生命安全。就剖宮產手術而言,其出血量、并發癥、及其風險遠高于陰道分娩。所以臨床醫生應予重視,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降低剖宮產率。剖宮產術后出血大多由于胎兒娩出后,胎盤剝離面子宮平滑肌收縮不良,加上局部血竇豐富,極易引起出血,以廣泛滲血為主,尤其前置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子宮下段肌層薄,易合并胎盤植入,導致子宮收縮差,胎盤附著面血竇不閉合,單靠縮宮劑、止血藥、按摩子宮效果不佳。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結扎技術要求高,還要避免損傷髂內血管及輸尿管,手術時間長,在基層醫院難以推廣。介入治療雖然在產科出血中發揮作用,但技術及設備要求高,在基層醫院同樣難以推廣。宮腔紗條填塞是一種治療產后出血的傳統方法。曾因紗條填塞發生感染或填塞不均產生隱匿性出血,而被臨床放棄。但近年來因高效抗生素、超聲監測和一些新型填塞材料的應用而得到了許多學者的重新認可[5]。本院采用碘伏紗條,因碘伏是一種產科常用的消毒液,可用于皮膚黏膜消毒,抑制和防止細菌的繁殖,能直接作用于宮腔黏膜,有效地預防感染,尤其適用于基層醫院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快速有效地止血。
綜上所述,剖宮產術中及陰道分娩時因子宮收縮乏力和胎盤因素所致大出血采用碘伏紗條填塞安全、快速、有效,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容易掌握,止血效果好,不但可以爭取搶救時間,而且對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重要意義,適合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1]Lozano R, Naghavi M, Foreman K, et al. 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 Lancet, 2012,380(9859):2095-2128.
[2] 丁健,連巖,王謝桐.產后出血的保守型手術治療;中國實用產科和婦科雜志[J].2014,30(4):265-267.
[3]謝幸,茍文麗.婦產科學[M].8版.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11-215.
[4]Chen M, Chang Q, Duan T, et al. Uterine massage to reduce blood loss after vaginal delive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Obstet Gynecol, 2013,122(2, PART 1):290-295.
[5]趙曉敏,王謝桐. 宮腔填塞在產后出血中的應用. 中國實用產科和婦科雜志[J].2009,25(2):106-108.
R714.46+1
A
1007-8517(2014)20-0095-01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