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萍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及出院后的護理干預
劉素萍
目的 探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院外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總結本院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及院外護理干預經驗。結果 出院后患者病情反復, 并發癥發生率較其他年齡段患者偏高。結論 結合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特點, 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 給予良好的生活方式指導、用藥指導、運動指導等, 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識的知曉率, 治療率, 有效降低并發癥, 提高生活質量。
糖尿病;護理;干預
1.1 基本情況 對出院后的6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定期隨訪, 隨訪時間1~3年, 平均(1.3±0.5)年。64 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3例, 最大年齡81 歲、最小60歲。病程2~30年, 均符合WTO糖尿病診斷標準。
1.2 臨床特點 觀察發現患者出院后病情反復、并發癥發生率高具有以下特點:①年齡偏大、所受教育程度不同, 居住環境及經濟收入條件的影響, 導致對糖尿病的認識存在偏差, 在日常生活及自我護理方面出現一些誤區。②偏信一些保健品的功效、擅自減少藥量或自行停藥, 使病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療。③飲食上不注意合理搭配, 不能有效控制每日的總熱量, 嚴重危害了身體盡快。④情緒悲觀消沉、缺乏治療的信心, 采取自我放棄的方式。
通過開展院外(社區)護理干預, 做好健康教育, 使患者認識到該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終生治療。在思想上引起重視、在行動上有效的配合, 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減少了并發癥的發生。時間證明有效的院外(社區)護理干預是十分必要的, 是控制糖尿病最基礎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3.1 干預內容
3.1. 1 知識干預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老年患者講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識, 讓患者了解糖尿病的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及并發癥的危害性, 明確堅持長期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育其采取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過提高對該病的認識, 使其主動配合治療與護理, 自覺采取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效的預防并發癥, 降低致殘率及死亡率。
3.1. 2 心理干預 通過就診及定期隨訪、主動加強與患者的聯系, 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及時解決。針對患者出現的不同心理反應采取解釋、疏導、安慰等方式, 幫助患者消除各種消極情緒, 指導患者正確處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壓力, 強調糖尿病的可治可防性、解除患者及家屬的思想負擔, 樹立與糖尿病做長期斗爭及戰勝疾病的信心[1]。做到正確面對疾病“既來之、則安之”,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減少負面情緒對身體的影響。
3.1. 3 飲食干預 讓患者認識到飲食治療的重要性, 掌握定時、定量、少食多餐的原則。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 適當控制總熱量。在飲食治療上采取個性化、科學化的方式。所進食物要低糖、低鹽、低脂、營養豐富, 富含維生素、蛋白質和纖維素。根據病情隨時調整膳食計劃。通過病情監測,強化患者飲食治療的信心, 提高飲食治療的自控能力及自覺性[2]。同時, 告誡患者生活要有規律, 戒煙限酒, 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和正確的飲食治療觀, 有計劃的進行控糖和控制病情, 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或加重, 達到延長生命的目的。
3.1. 4 運動干預 適度的運動能有效輔助糖尿病的康復?;颊哌\動前要做好評估, 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運動量, 并要持之以恒, 循序漸進。要以有氧運動為主,每次運動時間應控制在30 min左右, 每周不少于3次, 并在餐后1~1.5 h進行。運動時應攜帶少許糖塊, 以備低血糖時使用。運動中如有不適情況發生時, 應立即停止并及時處理、以防意外發生。
3.1. 5 用藥干預 應向口服藥物治療的患者講解口服降糖藥物的作用特點、劑量、用法及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 囑其按時服藥。對于注射胰島素的患者要教育其正確用藥、掌握劑量、按時注射, 嚴格無菌操作, 經常更換注射部位。定時進行血糖監測, 如有異常及時與醫生溝通。
3.1. 6 日常生活干預 教育患者注重個人衛生,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穿衣要寬松、舒適、整潔, 尤其是穿鞋要柔軟寬大、合腳透氣。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修剪指甲不要過短,泡腳或使用熱水袋、電熱毯要掌握好溫度防止燙傷。保持開朗的心情和良好的室內通風, 在主觀能動性和客觀條件上保持給糖尿病的康復創造優良的基礎。
3.2 干預方式
3.2. 1 個別教育 利用患者就診及家訪時進行, 針對患者出現的具體情況采取一對一的教育方式、做到因人施教、重點突出具有針對性。和患者交流的過程中要注意語言溫和、講解內容生動易懂, 讓患者能聽的明白、理解所講授的知識內容。3. 2. 2 文字教育 利用社區健康教育的專欄、定期出版和更換教育內容, 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和宣傳手冊, 宣傳資料內容要圖文并茂、便于理解和掌握。把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作為一項持久的工作來做。
3.3.3 群體教育 每月以配合幻燈或者動畫的方式舉辦一次糖尿病知識的健康教育講座, 圖例要豐富, 醫療術語要淺顯易懂, 讓患者聽的明白、看的清楚、記得牢靠。每次講座前都要做好問卷調查、了解情況, 根據獲得的患者所需, 綜合各方面信息, 合理制定講座內容。講座過程中要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互動, 適時提問并耐心解答。講座后要檢查效果,及時取得對講座內容、講座方式和主講人員的反饋意見, 為下一次講座奠定基礎。
老年糖尿病患者是人群中的脆弱群體, 在醫療護理服務工作中更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幫助。通過開展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使他們的生活質量能得到提高, 自我保健意識能得到增強, 對疾病的認識能得到強化, 減少并發癥和致殘率,達到幫助老年患者建立科學生活方式的目的。因此做好院外(社區)老年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及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要做好做久、還要不斷完善、不斷提高。
參考資料
[1] 尤黎明, 吳瑛.內科護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1:427.
[2] 陳翠, 付云霞, 李曉紅.護理學雜志, 2009, 24(17):10-12.
450006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