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霞 馮國強
太原市醫療機構臨床合理用血調查分析
郭紅霞 馮國強
輸血是現代臨床醫療的主要手段之一, 是治療許多疾病的重要手段, 但眾所周知, 輸血始終存在一定得風險, 甚至可能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危害。另外, 節約用血, 減輕患者的醫療負擔, 也是醫務工作者的使命。目前國內醫院的臨床用血管理工作, 基本上是醫院血庫(輸血科)和臨床用血科室根據各自的職責和分工來共同完成, 前者主要負責從當地血站取血、儲血、配血以及向臨床發血等工作, 后者則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的需要提出輸血申請, 護理人員則負責從醫院血庫取血并進行血液輸注。各級相關管理部門對臨床科學合理用血工作認識不足, 重視不夠, 部分臨床醫生用血觀念陳舊。2012年正式實施的衛生部部長第85號令《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中對上述現象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這些要求在太原市醫療機構中實施效果如何?作者對太原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進行了臨床合理用血調查, 調查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太原市市屬39所二級以上醫療機構。
1.2 根據第85號令《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和等級醫院評審中對臨床合理用血的要求制定調查表, 并到各醫院進行現場調查。
2.1 輸血管理委員會的成立和運行:所有醫院都成立了輸血管理委員會, 制定了職責, 并有定期會議記錄。存在問題是職責劃分不清楚, 沒有明確規定各級、各類人員職責, 并都由血庫(輸血科)主任兼任輸血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這就導致領導不重視、血庫外的其他人員不參與、和輸血有關的任何事情都是血庫(輸血科)的事的狀況得不到改善[1]。
2.2 基礎設施方面 多數醫院存在血庫(輸血科)房間空間不足, 只有一個房間, 無分區;設備配置存在不足, 溶漿機、計算機及輸血信息管理系統普遍缺乏, 尤其是后者, 只在個別醫院配置了一臺電腦, 安裝了血庫信息管理軟件, 但并沒有和醫院或者血站聯網, 所有出入庫管理也沒有脫離手工登記, 沒有真正起到信息管理的作用, 形同虛設。
2.3 血庫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 所有醫院血庫均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規章制度和SOP文件[2]。SOP文件的制定較為規范, 能有效指導相應的技術操作。在規章制度方面普遍存在互相抄襲現象, 脫離本單位本部門工作實際情況突出, 有個別醫院抄襲的規章制度甚至連被抄襲單位名稱都未更改。
2.4 血庫輸血技術方面 只有三級以上醫療機構能夠全部開展血型的正反定型、不規則抗體篩查、交叉配血等輸血前實驗, 大多數二級醫院只開展血型和交叉配血實驗, 甚至存在個別醫院血型鑒定不做反定型。存在較大的輸血安全風險。2. 5 血庫實驗質量控制 絕大多數醫院都開展了室內質控和室間質評。室內質控開展普遍存在不規范現象。
2.6 臨床用血質量評價 普遍存在輸血適應癥掌握不嚴格,尤其是血漿產品, 用來補充蛋白水平和擴容現象仍然存在[3];輸血病歷普遍存在不規范現象, 對輸血后效果評估缺乏客觀指標的分析, 個別醫院存在先輸血后檢查感染因子的情況,違反用血安全要求。
2.7 培訓 普遍存在培訓不到位現象, 而且都未對培訓后效果進行評估。
2.8 在對醫護人員輸血相關知識調查中, 輸血科人員和醫生知識知曉率比護理人員高。臨床醫生缺乏血液安全、新的成分制品適應癥、科學合理用血等方面知識。護理人員在輸血過程中注意事項及輸血不良反應監測等方面知識缺乏。
綜上所述, 太原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的落實尚處在初級起步階段, 都根據管理辦法開展了一些工作, 但許多工作還不夠深入。以院長或分管副院長為第一責任人的輸血管理委員會的成立, 從組織機構上為輸血管理工作搭好了骨架, 但如何使得這付骨架的血肉豐富起來, 需要大量的工作。首先, 輸血管理委員會的職責劃分需要進一步細化, 只有職責劃分到位, 才使得各自的工作分工明確, 協調一致, 統籌好輸血管理的各個環節[4]。
從檢查當中發現, 輸血工作在臨床醫療機構得不到重視,仍然是個普遍現象。具體表現在輸血科設備配置不到位, 有的醫院設備嚴重落后。血庫房屋格局不合理, 多數二級醫院只有一間房屋, 醫院的房屋優先用于臨床科室病床的拓展。
輸血前檢測項目不全, 不僅難以保證患者的用血安全,同時也為醫療糾紛帶來隱患。太原市輸血前檢測項目漏檢最多的當屬血型反定型和不規則抗體篩查兩項, 就其原因是部分醫療機構對血庫進行經濟效益考核, 在小醫院因為患者少,做這兩項實驗所需的試劑保存期短, 用不完即過期失效, 導致帶不來經濟效益。
還有醫療機構對《管理辦法》中的一些要求理解不到位,或者說是不知道怎么去執行, 比如血庫實驗室室內質控, 醫院都開展了一部分工作, 但大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都只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 結果就是五花八門, 不規范成為普遍現象[5]。比如臨床用血質量評價, 因為沒有確定評價指標,導致大多數醫院為了應付檢查只開展最簡單的評價, 不能觸及到臨床用血質量的根本。
目前, 人情血、營養血的使用普遍存在, 血液張冠李戴性輸注現象時有發生[6]。這其中既有知識的欠缺, 也有責任心的缺乏。科學合理用血最主要體現在臨床醫生的實際過程中, 加強對醫護人員的培訓, 可從根本提高輸血醫療水平。
各地衛生行政部門應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臨床合理用血各項標準, 繼續加強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 加強行業組織的有針對性的培訓, 醫院領導重視, 執行人員職責明確, 對易造成安全隱患的環節進行明確要求和規定, 并嚴禁以對血庫進行經濟效益考核[7]。這樣, 臨床合理用血工作定會取得好的結果。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臨床輸血技術規范, 2000:184.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The dinieal use of blood-handbook. Geneva:WHO, 2002.
[3]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efioperative blood transfusion and adjuvant therapies. Anesthesiology, 2006, 105(1):198-208.
[4] 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 in Haematology, Blood Transfusion Task Force.Guidelines for the iise of fresh. Frozen plasma. Cryopreeipitate and cryosupematant. Br Soei Haematol, 2004, 126(1):11-28.
[5] 張素芬, 唐利民.臨床輸血現狀分析.中國臨床醫生, 2003, 31(11): 33-35.
[6] 張欽輝.臨床輸血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143-179.
[7] 夏琳.臨床輸血診療技術.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8:165-166.
030024 山西省血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