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是導致人類致殘和致死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約占全部腦卒中的80%。AIS治療的關鍵在于盡早開通閉塞血管、恢復血流以挽救缺血半暗帶組織。目前AIS早期血管開通治療方法主要是藥物治療(靜脈溶栓),但由于嚴格的時間窗限制(3.0~4.5 h),且合并大動脈閉塞再通率低(13%~18%),能夠從此項治療中獲益的患者不到3%,90 d病死率和致殘率高達21%和68%,治療效果并不令人滿意。AIS共識旨在為AIS血管內治療提供臨床可參考的標準及管理策略。對目前不能形成推薦意見的問題期待有進一步臨床試驗結果來提供理論依據。共識指出AIS適應證:(1)年齡18~80歲;(2)臨床診斷缺血性卒中,神經系統功能癥狀持續30 min以上且在治療前未緩解;(3)發病時間8 h內,后循環可酌情延長至24 h。適合動脈溶栓患者的時間窗:前循環發病6 h以內,后循環可酌情延長至24 h(癥狀出現時間定義為患者能夠被證實的最后正常時間);(4)CT檢查排除顱內出血,且無大面積腦梗死影像學早期征象或低密度影(前循環未超過大腦中動脈供血區1/3,后循環未超過腦干體積1/3);(5)多模式、多時相或單項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 CTA/MRA)檢查證實責任大血管狹窄或閉塞;(6)患者或患者的法定代理人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禁忌證:(1)有出血性腦血管病史,活動性出血或已知有出血傾向者;(2)6個月內有嚴重致殘性卒中或顱腦、脊柱手術史;(3)卒中時伴發癲癇;(4)血管閉塞的病因初步判定為非動脈粥樣硬化性,如顱內動脈夾層;(5)患者存在可能影響神經和功能評估的精神或神經疾病病史;(6)可疑的膿毒性栓子或細菌性心內膜炎;(7)生存期預期<90 d;(8)已知顱內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動靜脈畸形或腫瘤病史;(9)無股動脈搏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