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濤 譚 磊 張磊峰 汪 建 姜立忠 朱 東
(吉林省公安邊防總隊醫院,吉林 長春 130051)
橈骨頭骨折為肘部嚴重的關節內骨折,使用鎖定鈦板治療橈骨頭骨折國內少見報道。本文對2012~2013年采取切開復位解剖型鎖定鈦板內固定術治療的5例老年橈骨頭骨折患者進行分析,病例資料完整及獲得隨訪。
1.1材料與方法 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齡55~76〔平均(67.7±10.7)〕歲;其中左側2例,右側3例;損傷原因:運動性損傷4,生活性損傷1;根據Mason骨折分類MasonⅡ2例,MasonⅢ3例;術后未制動。均采用橈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鈦板固定,其中1例輔加兩枚空心螺釘聯合固定。受傷至手術時間0.5~7 d,平均3.2 d。術后第1天開始肘部功能練習,允許進行輕柔的主動活動和被動旋轉活動,但避免前臂旋前位的強力屈肘活動,以減少骨折端的應力。最終隨訪時肘部功能恢復滿意,6~8 w時復查 X線片,多數患者此時骨折端已經獲得了早期愈合。骨折獲得完全愈合一般需要12 w左右。
1.2治療方法
1.2.1手術過程 臂叢麻醉或全麻,術中可取肘后外側切口,切口起自肱骨外上髁,沿皮緣方向向下,越過橈骨頭,作一長約5 cm縱行切口。經肘肌與尺側腕伸肌的間隙進入,充分暴露橈骨頭、頸部,并將尺側腕伸肌向前牽開即可充分顯露外側副韌帶復合體。首先清理關節內血腫。對有軟組織附麗的小骨塊應小心保護其血液供應。復位骨折塊應使橈骨頭關節面獲得解剖復位,若骨折比較粉碎,手術中應首先對較小的中心部位的骨折塊進行復位,用較大骨折塊的復位來穩定支撐小骨折塊,用復位巾鉗把持控制,可使用空心埋頭釘固定。對皮質骨也應做到解剖復位。有時可能發生關節面和皮質骨骨折不能同時獲得解剖復位,此時應首先保證使關節面獲得解剖復位。最終用橈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鈦板固定,將適當長度的接骨板置于“安全區”內〔1〕,以克氏針臨時固定后,在預裝的快速導向器引導下用3枚鎖定螺釘固定近端骨折片,骨折遠端用普通螺釘或鎖定螺釘固定。
1.2.2術后處理 術中不放置引流條,無需外固定。所有手術病人均在術后第1天開始,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肘關節功能鍛煉。1個月后可以拆除鋼板。
1.2.3并發癥 本組病例無一發生感染,未出現創傷性關節炎,無骨折不愈合或肘外翻畸形,無橈骨頭壞死及肘關節部異常骨化現象,亦未出現內固定物失效。1例術后出現橈神經暫時性麻痹,估計與手術中過度牽拉有關,術后應用神經營養類藥物4 w獲得完全恢復。所有肘關節均未見不穩定的癥狀和體征。
本組 5例獲得隨訪,隨訪時間6~10 個月,平均 8.5個月。骨折均獲得骨性愈合,愈合時間為 2.5~3.5個月,平均3個月。按照Broberg and Morrey肘功能評定方法進行判定〔2〕,優2例,良2例,可1例,總的優良率80%。MasonⅡ2例中,優1例,良1例,總的優良率為100%。MasonⅢ3例,優1例,良1例,可1例,總的優良率為66.7%。MasonⅡ組的療效明顯優于MasonⅢ組。
橈骨頭骨折為肘部常見的關節內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 0.8%〔3〕,橈骨頭的生理作用包括兩部分,即傳導應力和維持肘關節外側的穩定性。嚴重的橈骨頭骨折影響肱橈關節及肘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范圍,須通過手術治療才能恢復肘關節正常功能。目前的治療包括橈骨頭切除、切開復位內固定及人工橈骨小頭置換術。由于橈骨頭切除后存在諸多并發癥,包括肘關節外翻不穩定,提攜角增加,肌力及握力下降,下尺橈關節半脫位,異位骨化等,該術式現在已經受到了嚴格限制〔4〕。近年來臨床上更加重視維持肱橈關節的完整性,即盡最大努力重建橈骨頭的正常解剖形態,以維持肘部穩定性。目前重建橈骨頭的方法包括切開復位內固定及人工橈骨小頭置換。切開復位內固定的適應證包括移位的非粉碎性骨折,且對旋轉有阻擋的病例。切開復位內固定也常用于處理一些更為復雜的,不穩定的骨折脫位,此時恢復關節面的平整對于重建肘關節穩定性非常重要。多數研究認為對MasonⅡ型及部分可復位的MasonⅢ型骨折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效果比較理想〔5〕。
以往切開復位所采用的內固定材料,多為克氏針、螺釘或微型普通鋼板。通常術后需制動一段時間,易出現內固定松動及肘關節僵硬等并發癥。Josefsson等〔6〕認為肘關節制動時間超過1 w就可導致肘部僵硬。
據報道,2006年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約有高達6 944萬人患有骨質疏松〔7〕。骨質疏松成為我國老年最為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合并骨質疏松的老年橈骨頭骨折的患者越來越多。因為骨密度低,骨質疏松的患者采用克氏針、螺釘或微型普通鋼板治療橈骨頭骨折易出現內固定松動失效。
本實驗采用的是解剖鎖定接骨板(美國, DePuy公司)。它是根據橈骨頭的局部解剖特點和生物力學特性設計的一種橈骨近端專用鋼板,外形設計上采用雙重彎曲設計特點克服了其他微型鋼板解剖貼合的不充分,使之能夠與橈骨近端獲得較好貼合。鋼板近端的采用多維角度鎖定固定,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力學支架體系,可使骨折近端固定更加穩定,鋼板松動不易發生。通過其特殊構造固定橈骨遠端骨折,達到固定牢固、復位優良,允許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本文中行橈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鈦板鋼板內固定的患者術后早期即可功能鍛煉,隨訪肘關節活動范圍均正常,沒有出現任何螺釘松動內固定失效等現象。橈骨近端解剖型鎖定鈦板內固定治療橈骨頭骨折作為一種治療手段,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任何假體都存在松動、磨損及與相鄰關節不完全匹配等問題,目前還沒有任何一種假體能夠達到人體自身橈骨小頭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同時,國內開展該手術時日尚短,數量尚少,在是否需要進行假體置換等方面還存在爭議。因而我們在其并發癥的防治、假體的完善、技術的革新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探索。
4 參考文獻
1Smith GR,Hotchkiss RN.Radial head and neck fractures: anatomic guidelines for proper placement of internal fixation〔J〕.J Shoulder Elbow Surg,1996;5(2-1):113-7.
2Broberg MA,Morrey BF.Results of treatment of fracture-dislocations of the elbow〔J〕.Clin Orthop Relat Res,1987;(216):109-19.
3王亦聰,孟繼懋,郭子恒.骨與關節損傷〔M〕.第 2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289-91.
4賀 良,蔣協遠,榮國威 .人工橈骨頭假體在嚴重橈骨頭骨折中的臨床應用〔J〕 .創傷骨科學報,1988;(3):282-7.
5張 嘉,張保中,邱貴興,等.成人橈骨頭MasonⅡ、Ⅲ型骨折治療結果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05;85(32):2289-90.
6Josefsson PO,Genzt CF,Johnell O,etal.Surgical versus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ligamentous injuries following dislocations of the elbow joint〔J〕.Clin Orthop Relat Res,1987;14(2):165-9.
7中華骨質疏松和骨礦鹽疾病分會.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治指南〔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