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亮
湘潭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湖南湘潭 411101
QC(Quality Control)小組是把職工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小組,這個小組的活動以改進組織質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質和經濟效益為目的,最終實現組織和員工共同進步和發展的目標。QC小組具有自主性、群眾性、民主性和科學性幾個特點,有利于發揮職工的潛能,提高員工素質,此外還能改進組織工作質量及提高患者滿意程度[1]。為探討QC活動小組對強化消化內科護理質量的作用。該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期間消化內科患者病情嚴重、復雜、變化快,引入QC小組來促進護理工作質量的提高和患者滿意度就尤為重要,現報道如下。
選取消化內科住院患者200例為研究對象,200例患者年齡分布為21~70歲,平均年齡為40.8歲,其中男性患者53.7%,女性患者46.3%。200例患者中反流性食管炎34例,胃炎28例,消化性潰瘍26例,潰瘍性結腸炎21例,酒精性肝病47例,肝硬化21例,胰腺炎16例,消化道出血7例。
2012年7—12月消化內科未實施QC小組活動,使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100例患者入普通組;2013年1—6月,實施QC小組改善護理質量,使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100例患者入實驗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實驗組實施QC小組活動干預措施,普通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護理質量評價主要考量護理文書的書寫準確性、危重患者的護理及時性與有效性、健康教育依從性、基礎護理合格率、消毒滅菌合格率及病區管理合格率。護理滿意度評價使用科室自行設計問卷進行調查,經測評,問卷信度效度均符合標準,問卷內容可靠,一致性較好。對兩組患者進行統計學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學歷、疾病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研究使用EXCEL2007軟件包進行數據收集,使用SPSS17.0進行數據的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均以(±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1.4.1 QC小組的創建與工作 我院消化內科根據實際情況,創建以提高護理質量為中心的QC小組,QC小組的工作重點圍繞危重患者的護理及普通患者的基礎護理,護理文書的書寫,對入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消毒滅菌工作及病區管理,并向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提高患者的滿意度。QC小組組成為科室的護理人員,組長為護士長,下設分組長,由護理骨干擔任,各分組長分別負責以上6個方面的監督,每月進行工作的反饋和分析[2]。逐層的監督和反饋,利于工作的落實。
1.4.2 QC小組干預措施 ①提高護理文書書寫準確性 實施QC小組管理前,護理文書的書寫出現錯誤是略見不鮮的現象,QC小組護理文書書寫組長開展集中指導,建立護理文書書寫方案及模板,規范文書,對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集中反饋,明確書寫規范,經過幾次集中反饋及總結后[3],科室護理人員的護理文書書寫均達到了要求。②強化醫護的協調 對于危重患者來說,及時的搶救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QC小組實施集中強化培訓的方式,將高資歷的醫生和護士組織起來為經驗較淺的護理人員講授消化內科常見疾病知識,使護理人員明確各類疾病的變化及發展,當病人的病情發生變化時,護理人員能及時發現并采取對應措施,以便醫生進行及時的救治[4]。③促進健康教育 國內研究顯示[5],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不僅使患者配合治療,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還能促進患者的預后。做好患者入院時的健康教育宣教及評估,對存在心理障礙的患者要及時與心理中心溝通,緩解患者的恐懼和焦慮,使患者配合治療[6]。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進行評價,表1、2數據顯示,QC活動小組護理人員護理質量好于普通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護理質量比較[n(%)]

表2 各項護理合格率比較(%)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普通組患者,見表3,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3 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該研究數據顯示,實施QC小組不僅能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還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研究將健康教育作為重要的干預措施提出,是源于近年來國內相關研究發現,通過健康教育可以對患者的預后等方面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干預過程中,患者對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配合,加之通過健康宣教對疾病的了解,患者丟掉了心理包袱,輕松的面對治療。這下一個階段的工作中,科室還將反饋出現的問題,總結成果,繼續推進QC小組活動,促進護理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的再提高。研究中發現,通過QC小組的活動,護理人員能夠積極主動的展開學習,對組長提出的問題能夠有效的解決。護理人員均表示通過QC小組活動可以提升專業技能與素養,更好的面對工作[7-9]。但部分護理人員也表示,開展QC活動小組也存在一些弊端,科室缺乏相應的獎懲制度,對表現優異的人員沒有及時提出獎勵,使員工失去動力,對于部分表現欠佳的護理人員又沒有及時運行懲罰措施,導致了科室內不良的氛圍,科室管理人員已就相關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和方案,在下一個階段的工作中,會有相應的獎懲措施用于人員的獎勵和懲罰上,使QC小組活動順利的推行。
通過實施QC小組活動,科室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反饋和分析總結,找出問題和解決方案,規范護理人員的操作,不僅提高了護理質量,還提升了護理滿意度,綜上所述,QC活動小組在臨床科室是值得推行的。
[1]苗麗娟.實施全面質量管理(TQC)提高醫院護理管理質量[J].當代醫學,2009,15(10):22-24.
[2]段運玉,聶芳.實施成組計劃,提高護理QC小組成效[J].現代醫院,2012,12(8):108-109.
[3]吳燕,駱益春,王滬渝.實行QCI小組管理,持續改進護理質量[J].全科護理,2010,8(5):1286-1287.
[4]仉京華,王青春.實行質量控制與改進小組管理持續提高護理質量的體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4):68-69.
[5]周立葉.質控自查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踐與效果[J].醫院管理論壇,2013(2):38-40.
[6]涂國霞,李菊紅,吳桂燕,等.QC小組干預減少手術護理意外傷的發生率[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8):1203-1205.
[8]孫唯珺.品質圈活動對提高護理人員健康教育能力的作用[J].上海護理,2012,12(6):78-81.
[9]閆中梅.開展QC活動,提高普通外科年輕護士專業素質[J].醫學信息,2012,25(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