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霞
[摘要] 目的 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治療對再發的預防效果評價進行分析。方法 資料隨機選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該該院診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60例,兩組均予以溶栓治療,對照組在溶栓基礎上予以常規治療,研究組在溶栓基礎上予以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治療,并分析兩組患者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12個月后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研究組患者的病死率為3.3%,再梗死率為5.0%,對照組患者的病死率為11.6%,再梗死率為13.3%,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研究組的發生率為18.3%,對照組的發生率為35.0%,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結論 通過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來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夠減少心肌梗死的復發率,提升臨床的治療的效果。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辛伐他汀; 再發
[中圖分類號] R739.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4(b)-002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lopidogrel and simvastatin 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patients for preventing the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 Methods The data of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 to April, 2013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0 cases in each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clopidogrel combined with simvastatin for treatment. The mortality and reinfarction rate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ortality and reinfarction rat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12 months, the mortality and reinfarction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3.3%, 5.0% separately, 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11.6%, 13.3%,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study group was 18.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35.0%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opidogrel and simvastatin can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opidogrel; Simvastatin; Recurrence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治療中較為嚴重的疾病,復發率較高。一般患者的臨床癥狀逐步消失后,依然存在血液有黏度異常和冠狀的動脈粥樣硬化等癥狀,一旦這些因素不斷發展,就會致使患者機體的抗病力下降,重新形成梗死。通過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來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夠有效減少心肌梗死的復發率,對臨床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1]。該研究主要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治療對再發的預防效果評價進行分析,現對2011年4月—2012年4月間該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診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分為兩組,每組6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齡41-74歲,平均年齡(57±15.32)歲;研究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9±17.27)歲。
1.2 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的診斷標準為:臨床上有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表現與酶學改變;既往有確定心肌梗死史。
1.3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的納入標準為:符合治療指南診斷標準;至少兩個以上相鄰肢導的ST段上抬>0.1 mV或胸導聯在ST段上抬≥0.2 mV;持續胸痛≥30 min,且硝酸酯類的藥物難以緩解者。
1.4 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的排除標準為:入院前均服用過他汀類藥物;進展期肌病或肌炎;腎、肝功能異常。急性心肌梗死>6 h,且急性的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左心室射血等分數<40%。
1.5 治療方法
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予以溶栓治療,且口服300 mg阿司匹林,長期每天服用100~150 mg。溶栓藥物應選擇國產的25 mkat尿激酶,并溶于100 mL的生理鹽水中,30 min以內進行靜脈輸入,且每12 h在皮下注射1251 tkat肝素 1次,應持續5 d。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研究組予以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治療,其中20 mg辛伐他汀,75 mg氯吡格雷,1次/d。
1.6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后,觀察患者有無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隨訪12個月,統計分析患者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和使用藥物后的不良反應情況。
1.7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 18.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
所有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12個月后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研究組患者的病死率為3.3%,再梗死率為5.0%;對照組患者的病死率為11.6%,再梗死率為13.3%,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其臨床表現為胸后骨處有持久性劇烈疼痛、循環功能障礙、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癥狀。按照梗死不同的范圍,劃分為兩大類包括心內膜下的梗死和透壁性。由于患者的器官功能逐步衰退,導致患者的代謝減退,致使其機體的儲備力減少,身體的負荷加重,而引起疾病復發。隨著老年人的年齡增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復發率越大,導致危險性增大[2]。
氯吡格雷是臨床中的受體拮抗劑,主要用于禁忌患者或阿司匹林有過敏現象的患者,通過采用氯吡格雷藥物來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過敏癥狀。經過臨床大量試驗證明,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來治療患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梗死的癥狀,從而降低再梗死和腦卒中的風險[3]。在治療心肌梗死患者的過程中,應待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穩定后,謹慎使用藥物,以防患者在住院晚期出現心臟猝死和再梗死[4]。每天給予患者300 mg的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使患者的血小板強化,再給予辛伐他汀40 mg,幫助患者進行調脂強化,1次/d。
在臨床治療中,溶栓治療對患者的左心室擴張狀態能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一旦梗死的情況得到抑制,患者的室壁會出現膨展,減輕心臟變形的癥狀,從而改善患者的心室收縮功能狀況[5]。氯吡格雷能夠使再梗死、卒中、死亡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而辛伐他汀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內皮功能,防止形成血栓,緩解患者心肌缺血的癥狀,從而改善其冠狀動脈的循環功能,減少心肌梗死的復發率[6]。通過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來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患者的生命癥狀與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并監測患者的血壓、心電、電解質、肝腎功能、心肌酶、尿常規血、常規等,從而降低其再發率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其療效較為顯著,安全可靠。
該研究表明,比較兩組患者12個月后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研究組患者的病死率為3.3%,再梗死率為5.0%;對照組患者的病死率為11.6%,再梗死率為13.3%,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研究組的發生率為18.3%,對照組的發生率為35.0%,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治療中復發率較高,隨著患者的臨床癥狀逐步消失后,依然存在一些異常癥狀,一旦這些因素不斷發展,就會致使患者機體的抗病力下降,重新形成梗死。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是有效緩解患者心肌缺血癥狀的藥物,通過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來治療心肌梗死的患者,能夠減少患者的復發率,提高臨床的治療療效。
[參考文獻]
[1] 閆杰,宋玉娥.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6):132-133.
[2] 羅彩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急救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7(15):145-146.
[3] 許文舉,林艷足,莊麗,等.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J].廣東醫學,2012,8(11):137-138.
[4] 黃景文,楊澤福,羅韶金,等.他汀類藥物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內皮素及無復流現象[J].廣東醫學,2011(4):144-145.
[5] 阿力木江,鄧小燕.辛伐他汀致橫紋肌溶解癥[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1,7(2):148-149.
[6] 袁麗艷.大劑量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評價[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5(32):161-162.
(收稿日期:2014-01-03)
1.4 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的排除標準為:入院前均服用過他汀類藥物;進展期肌病或肌炎;腎、肝功能異常。急性心肌梗死>6 h,且急性的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左心室射血等分數<40%。
1.5 治療方法
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予以溶栓治療,且口服300 mg阿司匹林,長期每天服用100~150 mg。溶栓藥物應選擇國產的25 mkat尿激酶,并溶于100 mL的生理鹽水中,30 min以內進行靜脈輸入,且每12 h在皮下注射1251 tkat肝素 1次,應持續5 d。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研究組予以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治療,其中20 mg辛伐他汀,75 mg氯吡格雷,1次/d。
1.6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后,觀察患者有無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隨訪12個月,統計分析患者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和使用藥物后的不良反應情況。
1.7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 18.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
所有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12個月后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研究組患者的病死率為3.3%,再梗死率為5.0%;對照組患者的病死率為11.6%,再梗死率為13.3%,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其臨床表現為胸后骨處有持久性劇烈疼痛、循環功能障礙、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癥狀。按照梗死不同的范圍,劃分為兩大類包括心內膜下的梗死和透壁性。由于患者的器官功能逐步衰退,導致患者的代謝減退,致使其機體的儲備力減少,身體的負荷加重,而引起疾病復發。隨著老年人的年齡增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復發率越大,導致危險性增大[2]。
氯吡格雷是臨床中的受體拮抗劑,主要用于禁忌患者或阿司匹林有過敏現象的患者,通過采用氯吡格雷藥物來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過敏癥狀。經過臨床大量試驗證明,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來治療患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梗死的癥狀,從而降低再梗死和腦卒中的風險[3]。在治療心肌梗死患者的過程中,應待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穩定后,謹慎使用藥物,以防患者在住院晚期出現心臟猝死和再梗死[4]。每天給予患者300 mg的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使患者的血小板強化,再給予辛伐他汀40 mg,幫助患者進行調脂強化,1次/d。
在臨床治療中,溶栓治療對患者的左心室擴張狀態能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一旦梗死的情況得到抑制,患者的室壁會出現膨展,減輕心臟變形的癥狀,從而改善患者的心室收縮功能狀況[5]。氯吡格雷能夠使再梗死、卒中、死亡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而辛伐他汀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內皮功能,防止形成血栓,緩解患者心肌缺血的癥狀,從而改善其冠狀動脈的循環功能,減少心肌梗死的復發率[6]。通過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來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患者的生命癥狀與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并監測患者的血壓、心電、電解質、肝腎功能、心肌酶、尿常規血、常規等,從而降低其再發率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其療效較為顯著,安全可靠。
該研究表明,比較兩組患者12個月后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研究組患者的病死率為3.3%,再梗死率為5.0%;對照組患者的病死率為11.6%,再梗死率為13.3%,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研究組的發生率為18.3%,對照組的發生率為35.0%,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治療中復發率較高,隨著患者的臨床癥狀逐步消失后,依然存在一些異常癥狀,一旦這些因素不斷發展,就會致使患者機體的抗病力下降,重新形成梗死。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是有效緩解患者心肌缺血癥狀的藥物,通過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來治療心肌梗死的患者,能夠減少患者的復發率,提高臨床的治療療效。
[參考文獻]
[1] 閆杰,宋玉娥.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6):132-133.
[2] 羅彩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急救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7(15):145-146.
[3] 許文舉,林艷足,莊麗,等.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J].廣東醫學,2012,8(11):137-138.
[4] 黃景文,楊澤福,羅韶金,等.他汀類藥物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內皮素及無復流現象[J].廣東醫學,2011(4):144-145.
[5] 阿力木江,鄧小燕.辛伐他汀致橫紋肌溶解癥[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1,7(2):148-149.
[6] 袁麗艷.大劑量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評價[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5(32):161-162.
(收稿日期:2014-01-03)
1.4 排除標準
所有患者的排除標準為:入院前均服用過他汀類藥物;進展期肌病或肌炎;腎、肝功能異常。急性心肌梗死>6 h,且急性的感染性疾病、糖尿病、左心室射血等分數<40%。
1.5 治療方法
兩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予以溶栓治療,且口服300 mg阿司匹林,長期每天服用100~150 mg。溶栓藥物應選擇國產的25 mkat尿激酶,并溶于100 mL的生理鹽水中,30 min以內進行靜脈輸入,且每12 h在皮下注射1251 tkat肝素 1次,應持續5 d。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研究組予以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治療,其中20 mg辛伐他汀,75 mg氯吡格雷,1次/d。
1.6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后,觀察患者有無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隨訪12個月,統計分析患者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和使用藥物后的不良反應情況。
1.7 統計方法
所有數據均用SPSS 18.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
所有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12個月后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研究組患者的病死率為3.3%,再梗死率為5.0%;對照組患者的病死率為11.6%,再梗死率為13.3%,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其臨床表現為胸后骨處有持久性劇烈疼痛、循環功能障礙、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癥狀。按照梗死不同的范圍,劃分為兩大類包括心內膜下的梗死和透壁性。由于患者的器官功能逐步衰退,導致患者的代謝減退,致使其機體的儲備力減少,身體的負荷加重,而引起疾病復發。隨著老年人的年齡增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復發率越大,導致危險性增大[2]。
氯吡格雷是臨床中的受體拮抗劑,主要用于禁忌患者或阿司匹林有過敏現象的患者,通過采用氯吡格雷藥物來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過敏癥狀。經過臨床大量試驗證明,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來治療患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肌梗死的癥狀,從而降低再梗死和腦卒中的風險[3]。在治療心肌梗死患者的過程中,應待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穩定后,謹慎使用藥物,以防患者在住院晚期出現心臟猝死和再梗死[4]。每天給予患者300 mg的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使患者的血小板強化,再給予辛伐他汀40 mg,幫助患者進行調脂強化,1次/d。
在臨床治療中,溶栓治療對患者的左心室擴張狀態能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一旦梗死的情況得到抑制,患者的室壁會出現膨展,減輕心臟變形的癥狀,從而改善患者的心室收縮功能狀況[5]。氯吡格雷能夠使再梗死、卒中、死亡癥狀得到一定的改善,而辛伐他汀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內皮功能,防止形成血栓,緩解患者心肌缺血的癥狀,從而改善其冠狀動脈的循環功能,減少心肌梗死的復發率[6]。通過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來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對患者的生命癥狀與體征進行嚴密觀察,并監測患者的血壓、心電、電解質、肝腎功能、心肌酶、尿常規血、常規等,從而降低其再發率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其療效較為顯著,安全可靠。
該研究表明,比較兩組患者12個月后的病死率和再梗死率情況,研究組患者的病死率為3.3%,再梗死率為5.0%;對照組患者的病死率為11.6%,再梗死率為13.3%,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研究組的發生率為18.3%,對照組的發生率為35.0%,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治療中復發率較高,隨著患者的臨床癥狀逐步消失后,依然存在一些異常癥狀,一旦這些因素不斷發展,就會致使患者機體的抗病力下降,重新形成梗死。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是有效緩解患者心肌缺血癥狀的藥物,通過應用氯吡格雷聯合辛伐他汀來治療心肌梗死的患者,能夠減少患者的復發率,提高臨床的治療療效。
[參考文獻]
[1] 閆杰,宋玉娥.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6):132-133.
[2] 羅彩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急救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1,7(15):145-146.
[3] 許文舉,林艷足,莊麗,等.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療效[J].廣東醫學,2012,8(11):137-138.
[4] 黃景文,楊澤福,羅韶金,等.他汀類藥物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內皮素及無復流現象[J].廣東醫學,2011(4):144-145.
[5] 阿力木江,鄧小燕.辛伐他汀致橫紋肌溶解癥[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11,7(2):148-149.
[6] 袁麗艷.大劑量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效果評價[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5(32):161-162.
(收稿日期:201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