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燕京
(慈溪市農業信息中心,浙江慈溪 315300)
萬村聯網工程是為農村基層組織、農業企業、農家樂經營主體提供上網服務的實事工程,旨在解決新農村信息化落地難、信息發布滯后等問題,同時也可為相關企業搭建對外宣傳的平臺,有利于展示農業企業形象,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農家樂提高經營品位。
對參加萬村聯網工程的用戶主體而言,若要建立新網站,只需登陸網站首頁,按照一定的步驟操作,即可提交網站建立申請。根據網站申請主體的不同,可申請建立新農村、經濟主體、農家樂和鄉鎮等4種類型的網站。用戶主體的網站建立以后,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可實現網站版面風格的調整,增減網站展示欄目,添加特色信息等。而這些操作具體是怎樣實現的、需要運用哪些技術,對用戶主體來說是完全透明的。這使得用戶主體不需要具備專業的網站制作技術,就可以制作一個樣式美觀、能展現自己特色的網站,克服了用戶主體網站建設維護方面的技術障礙。
一般建立一個網站,用戶需要注冊一個域名并租用足夠的域名空間、聘請專門的網頁制作公司進行網站維護,每年都要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通過萬村聯網工程申請建站,將免費擁有一個二級域名及域名空間,用戶只需一臺能夠上網的電腦,自己就能對網站進行操作,網站的運營成本接近于零。
萬村聯網工程是浙江省農業廳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通過為行政村、農業企業、農家樂提供免費自助建站服務,以集中展示新農村建設成果、宣傳農業企業和農家樂的為民工程。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網站的管理和維護,保障網絡正常運行;同時由各級農民信箱管理員對網站發布的信息進行審核,提高了網站運行的穩定性及網站信息的可靠性。
萬村聯網工程建設是《浙江省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中的重要指標,也是全省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工程。慈溪市萬村聯網工程自2008年實施以來,工程建設進展順利,村級網站發展迅速。
慈溪市十分重視萬村聯網工程建設,每年都會在年初的農業信息工作會議上部署萬村聯網網站建設工作,自2011年起,慈溪市專門出臺了《關于開展農民信箱萬村聯網示范網站建設的通知》文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萬村聯網新農村示范評選活動,并組織專業人員對各鎮、街道上報的慈溪市萬村聯網新農村示范網站的候選網站進行綜合評分,累計有37個村次獲評慈溪市級萬村聯網示范網站稱號,有18個村次獲省萬村聯網示范網站榮譽稱號。對于獲得示范網站稱號的村信息員給予每人300元的獎勵,并在評選結束后,及時將萬村聯網建設情況通過慈溪市人民政府網站和東方農業網進行發布,提高知名度。
針對鎮級、村級信息員隊伍人員變動大這一情況,慈溪市每年都會對全市的信息員進行培訓。培訓一般分9個片區進行,利用9個工作日的時間,由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分別到各地對全市18個鎮、街道的274個行政村網站管理員進行網站建設培訓,向信息員講解萬村聯網的操作,并在培訓前讓信息員們準備一些資料,通過現場的實際操作,切實加強操作能力,提高業務水平。據統計,在集中培訓期間新建欄目數量、網站信息發布數量均是平時的2.5倍多。
通過一系列舉措,慈溪市涌現出了一批內容豐富,能夠及時發布本村“三務”公開信息,能廣泛收集并發布與本村村民生活相關的最新信息、技術資訊的村級網站。至2013年底,慈溪市共有279個行政村、社區建立了萬村聯網村級網站,村級網站建站率達到100%。累計建設欄目3 707個,發布信息39 896條。其中,2013年度發布信息14 965條,199個行政村年發布信息達24條以上。萬村聯網工程的實施,加速了慈溪市農業和農村信息化進程,開辟了新的村務公開渠道,為推進新農村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年,慈溪市萬村聯網工程的總體水平有了較大提升,但各地區建設水平存在較大差距。慈溪市萬村聯網聯絡站信息員均為兼任,市農業信息中心沒有直接的監管權力,加之每個鎮、街道領導對萬村聯網建設工程重視程度不一,使得部分鎮、街道的萬村聯網建設進度緩慢,工程建設成為了一項“關系”工程,平時工作經常接觸的、工作關系好的單位萬村聯網工作開展情況較好,而另一些單位則能拖就拖,或者簡單應付,給萬村聯網建設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帶來一定難度。
網站作為宣傳媒體,是實現信息從信息源傳遞到受信者的一種手段,是借以傳遞信息與獲取信息的載體。只有明確了信息主體與受眾群體,網站的服務才能更具針對性。萬村聯網工程設計之初針對的用戶群體主要是行政村、農業企業和農家樂,但從近幾年的實際情況來看,建網主體主要為行政村,如慈溪市現共建設行政村、社區網站279個,而農業企業僅建網87個,農家樂網站更是僅有28個,農業企業和農家樂網站數量之和不及行政村、社區網站數量的一半。
萬村聯網網站建站、維護操作十分簡便,但該功能是以版面受限為代價實現的,這也使得村一級網站千篇一律,沒有特色。隨著萬村聯網用戶群體的逐漸增加,網絡的負荷量日漸增大,網站打開速度慢、甚至無法訪問的現象也逐漸增多。如何在擴大用戶群體的同時,保證網站的運行效率與運行質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網站建設是信息化過程中較易實現的環節,這也導致各方面一擁而上實施各種網站建設工程。以村一級的網站為例,慈溪市以前基本沒有此類網站,而現在由政府主導的網站項目就有萬村聯網、數字鄉村等,重復建設現象突出,往往1個村有2~3個網站需要維護。與此同時,村級信息員工作延續性不佳。村級信息員多由大學生村官兼任,流動性比較強,極易產生斷檔現象,使萬村聯網工程建設進度受到影響。2013年慈溪市的農民信箱工作在寧波市排名第一,在浙江省列第36位。但慈溪市274個行政村當中,只有199個行政村年發布信息24條以上,換言之,平均每個月發2條信息以上的才占到總體的72%。
萬村聯網旨在為需要建立網站的行政村、農業企業、農家樂等單位或個人提供自助建站服務。在工程初期可以用行政手段對網站加以推廣,但是一個網站的生存能力最終還是要由網站自身的發展來決定。因此,在網站建設中要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從實際需要出發,適度提高行政村建網設站覆蓋范圍,這樣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要允許有條件、有需要的村先建立相應的網站,也應允許條件相對還不夠成熟的村緩步推進。根據當前的管理員實際情況而言,村級管理員大多為兼職,在能發揮實際作用之前,如果硬性派指標下去,各地也多只是應付性地完成。
萬村聯網的建站目標有兩點:一是社會效益,擴大新農村的影響面;二是經濟效益,服務農業農村農民。針對這兩個目標,在網站的建設上要接地氣,把各地最有地方特色的內容作為重點來進行打造,不要搞千篇一律、一刀切的模式,要允許各地根據自身的特點,形成一村一品、各自精彩的內容。結合互聯網特性,可以開設對外專窗,重點突出宣傳旅游、土物產等,帶動周邊游,扎扎實實把好事做好做實。在聚集人氣方面,要注重宣傳推廣,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充分利用農民信箱、農業信息網站等網絡平臺,以及傳統媒體、工作簡報、印刷品等,宣傳萬村聯網工程建設,充分調動各級相關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起社會各方關注。
行政村網站建設不僅要規范,更要有信息。網站要從整體布局效果出發,欄目信息做到要素完整、圖文并茂,以發揮網站在基層電子政務、村務公開和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信息內容上不必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1~2個吸引點。有條件的村可以針對地方特色,如在2-3月安排草莓采摘游線路,4-6月安排賞花游、楊梅采摘游線路,7-8月安排山區清涼游線路,冬季宣傳介紹溫泉游等,在網頁顯眼位置,按一年四季分門別類吸引眼球。在提高點擊率的同時,關注經濟效益,以形成旅游線路-點擊率-經濟效益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
萬村聯網村級網站是展示農村新容新貌的良好平臺,擁有一支完善的村級信息員隊伍是萬村聯網工程建設成功的必要條件。要通過村級信息員培訓,抓好網站的日常維護和信息更新,調動信息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隊伍凝聚力,牢固樹立“為農服務”的理念,為農業和農村信息化樹立一面旗幟。及時總結工作經驗,剖析存在的問題,探索萬村聯網工程新農村示范網站建設的有效途徑,深入挖掘萬村聯網建設應用中的典型,相互學習,并加以推廣,提升新農村網站建設質量和運行水平,推動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