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凡
COPD主要累及肺臟,但也可引起全身(肺外)的不良效應。COPD病死率較高,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我國對7個地區20 245名成年人的調查結果顯示,40歲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高達8.2%[1]。據“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項目(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估計,2020年COPD將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表明,至2020年COPD將位居世界疾病經濟負擔的第5位[2]。
社區是COPD防治的主要場所,提高社區COPD防治水平是預防其病情反復發作、減輕肺功能惡化、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的重要途徑[3],全球COPD防治策略(2006版)特別指出了“將指南推薦內容推廣到(初級)醫療中”[4],我國在2007年《COPD防治指南》中也提到社區醫生應對COPD患者進行定期隨訪管理,但缺乏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針對社區全科醫生COPD防治的指導內容。多項臨床研究顯示,通過社區全科醫生對COPD患者的規范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減輕臨床癥狀、減少急性發作次數、提高患者的活動耐力,并能獲得良好的成本效益[5-6]。
本期“專題研究”從COPD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隨訪、動機訪談等方面來闡述對其生活質量及疾病管理的影響。
COPD的防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醫生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給患者以必要的建議和治療,而大部分時間需要患者自己去面對疾病,因此,在COPD防治中患者自身的作用更大,許多防治措施需要患者自己去落實。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是目前社區管理的主要方法之一[7],陽曉麗等研究發現,實施居家自我管理后,COPD患者在癥狀、疾病影響、日常生活能力、社會活動狀況、抑郁及焦慮心理和生命質量等方面均得到了明顯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預時間越長,生活質量提高越明顯。但也有研究發現,與僅實施常規護理相比,全科醫生通過COPD患者自我管理和常規監測對于COPD患者生活質量和自我效能并沒有顯示出長期獲益[8]。所以COPD患者自我管理的具體措施及內容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健商即健康商數,代表著一個人對健康的態度及其把握健康的能力。有學者將健商定義為“個人及一個區域的居民所具有的健康意識、健康知識和健康能力水平”,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會適應性四方面[9-10],健商的五大要素是自我保健、健康知識、生活方式、精神健康和生活技能[11]。王月霞等從健商的角度探討了影響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發現患者的自我保健和精神狀態是影響穩定期COPD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因素[12-13]。提出在今后COPD的防治工作中,應進一步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識、營造良好的精神狀態,以更好地進行COPD的健康管理。
自我管理方法是否有效,主要與適宜的自我管理內容、教育方式及針對性的自我管理計劃有關,患者的依從性是影響干預效果的重要因素[12-13]。張陽等的“COPD患者隨訪依從性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指出:性別、文化程度及疾病嚴重程度對COPD患者隨訪依從性均有影響,且隨訪依從性差異可影響患者的疾病急性加重頻率和臨床癥狀,對患者隨訪1年發現,依從性好組1年內急性加重次數、呼吸困難評分均低于依從性差組。故應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聯系,制定有針對性的隨訪策略來提高隨訪的依從性。同時,也可運用動機訪談技術實現COPD肺康復治療。動機訪談是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的一種有效的行為咨詢改變技術,朱素翠等介紹了動機訪談在COPD肺康復中的實施過程及實施效果。但目前此技術在COPD肺康復中的研究尚少,全科醫生可以采用其訪談技術要點,加強隨訪管理,幫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臨床癥狀、降低未來風險,提高遠期生活質量。
總之,COPD的整體防治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需要全社會多學科、多方位——不僅是衛生保障體系的決策者、臨床專科醫生、社區全科醫生,還是COPD患者、患者家屬,乃至其他健康人群的共同合作,知曉COPD、重視COPD、參與COPD的防治,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逐步接近COPD防控的理想境界,不斷提高COPD患者的生命質量。
1 Zhong N,Wang C,Yao W,et al.Preval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433 disease in China: a large,population based surve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 ( 8 ): 753-760.
2 Fang X,Wang C,Bai C.COPD in China: The burden and importance of proper management[J].Chest,2011,139(4):920-929.
3 李凡,蔡映云,徐迅,等.社區全科團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基本知識調查[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9,8(2):104-107.
4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2006.
5 Li F,Cai Y,Zhu Y,et al.The evaluation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wareness/knowledge and adherence to the GOLD guidelines in a Shanghai suburb[J].Asia Pac J Public Health,2013.DOI:10.1177/1010539513475654.
6 徐迅,李凡,朱云霞,等.社區規范化管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質量調整生命年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3):798-801.
7 張彩虹,何國平,李繼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4):1120-1123.
8 Bischoff EW,Akkermans R,Bourbeau J,et al.Comprehensive selfmanagement and routine monitoring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 in general practic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MJ,2012,345:e7642.
9 李恩昌.一個應該確立的概念——健商[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1(2):17-19.
10 沈煒明,楊海平.生命健康指數的計算式[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6,24(4):1-4.
11 謝華真.健商HQ[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2:1-3,30.
12 施春娜,馬紅映,丁群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氣球吹擺法肺功能鍛煉的依從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12):4207-4209.
13 鄧仁麗,朱明蘭,崔偉,等.城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區康復依從性的差異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8):2598-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