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邵陽 王春輝 孟繁凱 劉 臻 鄭 彤 李光民
(吉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吉林 長春 130021)
腦出血是老年人常見的疾患,丘腦出血發病率僅次于基底節出血,發病率較高,且極易破入腦室。由于腦室內積血阻塞了腦室系統的正常運行,形成梗阻性腦積水,腦室開始急劇膨脹,顱內壓迅速升高致使腦部各器官及功能受損和衰竭〔1,2〕。內科的保守治療死亡率近100%,老年人體質較弱,多宜采用腦室外引流治療。腦室外引流管不宜長時間留置,術后應配合腰穿以促進血腫清除。
1.1一般資料 選取 2011年3月至2013 年 3 月因丘腦出血破入腦室系統形成梗阻性腦積水的老年患者80 例,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0例。對照組男18例,女 22例,平均年齡(74±4.5)歲,均為高血壓腦出血,均已出現梗阻性腦積水,丘腦出血量為5~20 ml;格拉斯哥評分8~12分。試驗組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齡(74.0±3.0) 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出血量及病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
1.2對照組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進行雙側腦室外引流治療:額角穿刺后放入硅膠管,留置引流管,深度約7 cm進行腦室外引流;抬高引流管在腦室平面的10 cm左右;每天持續性引流血性腦脊液;定時觀察腦脊液波動,控制血性腦脊液每日的引流量在150~200 ml。術后2~5 d,夾畢雙側腦室外引流管,5 h后打開引流管,觀察液面波動,如液面波動良好,且無上升,表明三、四腦室梗阻已全部或部分解除。可關閉引流管并靜點20%甘露醇250 ml后行腰穿治療,1次/d,每次放液30~50 ml。
1.3試驗組治療方法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在進行雙側側腦室外引流治療2~5 d后,進行腰大池持續引流治療。腰3~4椎間隙為穿刺點,進行常規的消毒及局麻,用彎頭硬脊膜穿刺針穿刺蛛網膜下腔,穿刺針的出口指向正下方,拔出針芯,置入導絲,擴皮器擴皮后經導絲向腰大池下方內置入引流管10~15 cm;當向腰大池下方置管困難時,可考慮向其上方置管,但置管深度不能過長,約10 cm為宜,避免損傷馬尾神經或脊髓圓錐而引起相應癥狀;拔除導絲,引流管外口接三通閥后接腦室引流瓶;抬高引流瓶高于側腦室10~15 cm引流,引流速度以5 ml/h左右為宜,避免腦疝發生。術后兩組患者入住重癥監護室,給予相同的系統治療,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積極處置各種并發癥。
1.4療效評定 術后3個月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各組均無死亡患者,按恢復程度分為3組:(1)生活能夠自理,無腦積水; (2)生活不能自理,無腦積水;(3) 生活不能自理,發生腦積水。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2.0 軟件行χ2檢驗。
行腰大池持續引流患者不同恢復程度3組人數分別為26、8、6例,行腰穿治療患者分別為16、13、11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丘腦出血是老年人常見的出血方式〔3〕,由于大多數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腦萎縮,少量的腦出血直接危及生命的可能性較小,但血腫破入腦室后聚集于三、四腦室內阻塞了腦脊液循環的通路,嚴重時便形成了梗阻性腦積水,腦室開始急劇膨脹,顱內壓迅速升高使腦部各器官及功能受損甚至衰竭〔4〕。這種出血的特點是出血量不一定很多,但破入腦室后能導致嚴重后果,血腫吸收后紅細胞破壞產生的化學物質可能使蛛網膜下腔產生粘連,進而在遠期形成交通性腦積水。腰大池持續引流與腦室外引流或反復腰穿相比有以下優點:①流速緩慢且均勻,可控制流速;緩慢引流腦脊液能使顱內壓緩慢均勻下降,不致形成明顯壓力差。發生腦疝的危險極小,腰大池引流能有效降低頑固性顱內高壓。②帶管時間長,可留置5~7 d。每日腦脊液引流量100~200 ml,能有效清除有害化學物質。③經鞘內送檢腦脊液和治療更方便;鞘內注射可以使敏感抗生素不需通過血腦屏障而直接到達感染部位,達到局部殺菌的目的。相比腰椎穿刺的療效,縮短了血腫引流的清除時間,有效清除了有害化學物質的集聚,降低了患者后期交通性腦積水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患者的生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很大程度上減輕其痛苦,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4 參考文獻
1張玉琴.雙側側腦室外引流及腰穿逆行沖洗治療全腦室鑄型出血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21):2699-700.
2王文華,王 中,陳 龍,等.雙側側腦室外引流及腰穿逆行沖洗治療全腦室鑄型出血〔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1;8(1):43-4.
3蔣國榮.雙側側腦室外引流聯合腰穿逆行沖洗治療高血壓性全腦室鑄型出血〔J〕.中國臨床研究,2011;24(4):294-5.
4彭兆龍,王天才.全腦室鑄型出血 48 例聯合治療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13;11(31):1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