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亞 王昆鵬 殷 潔
(南陽市中心醫院磁共振科,河南 南陽 473009)
中樞神經并發癥的發生會嚴重影響白血病患者的病情恢復病程,造成不良后果〔1〕。臨床上主要根據腦脊液檢查結果和患者的臨床表現對該病進行診斷和鑒別,但不能對具體的發病部位和范圍做出明確診斷。隨著磁共振成像(MRI)技術的發展和臨床普及,對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影像學的相關研究報道越來越多。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白血病患者中樞神經系統臨床并發癥應用MRI檢查的意義。
1.1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的已經確診的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臨床并發癥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齡55~75〔(平均60±4.86)〕歲,均符合臨床診斷的金標準,其中急性粒細胞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4例。顱內病變9例,手術病理證實2例,均為顱內腫塊;臨床及腦脊液證實7例,包括顱內出血、梗死、腦積水4例及腦瘤1例。椎管內病變3例,手術病理證實2例為椎管內腫塊;脊髓病變診斷性治療1例。12例都行MRI檢查,距離診斷時間約2年。
納入標準〔2〕:①收集病人的完整基本臨床和檢查資料,并且符合臨床的診斷標準。②不患有其他重要的并發癥,或內分泌性疾病,未服用可能對研究的指標有影響的藥物。③所有的患者正在進行化療或其他的治療。④符合倫理道德,家屬或者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等。
排除標準〔3,4〕:①患有其他重要的器官衰竭性疾病,或者內分泌性疾病。②正在服用可能影響研究效果藥物的患者。③不能收集到完整的檢查資料和臨床資料或者容易產生失訪的。④凡對試驗的調查隨訪不依從、不配合、容易產生失訪的以及拒絕參加試驗者。⑤試驗過程中不按照規定進行檢查,或者在調查過程中采用其他的治療措施。⑥在治療過程中病情突然加重不能再參加試驗的。
1.2研究方法 12例均行MRI檢查。選擇E1.5T磁共振掃描儀作為診斷工具,線圈聯合8通道頭頸聯合線圈首先進行T1WI、T2WI、T2液體衰減反轉恢復 (FLAIR)常規軸位掃描,同時對T1WI進行矢狀位掃描,層厚為6.6 mm,間隔為1.5 mm,視野范圍為24 cm×24 cm。MRI平掃及擴散加權成像(DWI)選擇回波平面成像序列,TR為6 000 ms,TE為67.7 ms,層厚為6.6 mm,間隔為1.5 mm,視野范圍為24 cm×24 cm,矩陣為128×128,采集1次,將擴散敏感梯度施加于相位編碼、頻率編碼和層面選擇上,擴散敏感系數選擇2個(b=0 mm2/s和1 000 mm2/s)。利用functool2軟件處理DWI圖像信息后,獲得表觀擴散系數圖(ADC)。磁敏感加權成像采用三維擾相梯度回復回波序列,視野范圍為24 cm×24 cm,翻轉角為35°,TR為59 ms,TE為45 ms,層厚為2.1 mm,間距為0。對磁敏感加權成像進行最小強度投影,對腦實質信號變化特點進行觀察。
1.3研究指標 利用MRI檢查對顱內病變和椎管內病變分別進行檢驗。顱內病變主要有:顱內腫塊、腦出血、腦膜病變、梗阻性腦積水。椎管內病變主要有:椎管旁腫塊、椎管內腫塊。MRI對各個病變檢查,觀察信號的特異性。

2.1顱內病變 顱內病變9例。(1)顱內腫塊3例:為白血病伴發的神經系統腫瘤,1例為鞍區腫塊,MRI顯示鞍區T1WI稍低信號,T2WI高信號,增強后呈不均勻強化;1例為右側腦室旁腫塊,T1WI、T2WI均呈等信號增強掃描呈明顯均勻強化,病灶周圍明顯水腫;1例跨顱板腫塊,T1WI為低信號,T2WI呈高低混雜信號,增強后呈明顯均勻強化,均可見腦膜尾征。(2)腦出血3例,為治療過程中伴發的并發癥。其中有腦內血腫、腦內血腫合并微出血、微出血,腦內血腫均為多發病灶,MRI表現為T1WI低信號或高低混雜信號,T2WI高信號或等高信號伴環狀低信號環。微出血以SWI顯示最明顯,表現為腦實質內多發斑點狀及條狀低信號,T1WI、T2WI均表現為斑點狀高、低或等信號。(3)腦膜病變1例,MRI示腦膜廣泛增厚伴明顯強化。(4)梗阻性腦積水2例,MRI表現為中腦導水管以上腦室擴大,腦室系統擴張,顯示腦室旁滲出性改變,T1WI低信號,T2WI高信號。
2.2椎管內病變 椎管內病變3例,其中椎管旁腫塊(胸腰椎左側椎旁軟組織腫塊)1例,椎管內腫塊1例,表現為T5~6椎管后方梭形T1WI等高信號,T2WI等低信號灶,增強未見明顯強。檢查異常1例,為白血病直接的侵犯神經系統,MRI檢查為條狀T2WI及FLAIR像高信號影。
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發生和白血病細胞侵犯蛛網膜以及鄰近神經組織相關,是白血病患者常見的一種臨床并發癥〔5〕。白血病細胞侵犯的部位和表現形式多樣化,通常包括局灶性或彌漫性侵犯,腦實質及軟、硬腦膜,靜脈竇栓塞、顱骨破壞等。相關報道表明,化療后生存2年以上的白血病患者發生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的概率超過了50%,對病死患者進行尸檢則顯示具有更高的發生率〔6〕。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包括腦血管病、腦白質病變以及高血壓腦病等。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通常在患者實行早期化療的末期以及誘導治療階段,大部分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發生后經有效治療后均可以完全恢復且不會產生任何神經后遺癥〔7〕。目前,臨床上對白血病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研究多集中于兒童患者中,而在成年患者的報道較少。
臨床上診斷腦白質病變的主要方法是MRI檢測,其中FLAIR或T2WI序列通常可以對腦白質內異常病變進行高信號影顯示,DWI是一種新型MRI技術,目前在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診斷中被廣泛應用〔8〕。DWI異常通常表明患者神經系統中有不可逆性細胞毒性腦損傷存在,而將甲氨蝶呤(MTX)注射至鞘內會發生急性腦白質病變。此外,常規DWI和MRI檢測圖像中顯示腦白質異常和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直接相關性〔9〕。腦出血是老年白血病患者常見的另一種并發癥,相關報道多采用MRI和CT檢查手段對腦出血并發癥進行診斷和鑒別。但是常規MRI檢查中的相關序列對含鐵血黃素的敏感性不強,臨床上對白血病患者腦出血的檢查報道較少〔10〕。
本研究結果表明,老年白血病患者所發生的不同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其MRI檢查表現結果不同,并根據MRI的診斷結果,能有效判斷出中樞神經系統臨床并發癥的種類,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老年白血病患者中樞神經系統臨床并發癥主要包括腦出血、腦膜病變、椎管內病變以及梗阻性腦積水等。MRI檢查可以輔助老年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臨床并發癥的診斷,對于提早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老年白血病患者的化療過程中,若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應當及時進行MRI檢查,以明確并發癥種類,并采取措施進行及早治療,以改善預后,促進患者病情恢復。
4 參考文獻
1Porto L,Kieslich M, Schwabe D,etal.Central nervous system imaging in childhood leukaemia〔J〕.Eur J Cancer, 2004;40(14): 2082-90.
2王介明,吳 杰,吳 晶,等.3.0T磁共振SWI在高血壓腦內微出血中的應用及臨床意義〔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10;17(15):265-7.
3楊 環.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病發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療,2013;32(8):58-60.
4羅廣立,趙曉紅.34例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并發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6):73-4.
5Sehgal V,Delproposto Z,Haacke EM,etal.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neuroimaging with 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J〕.J Magn Reson Imaging, 2005;22(14): 439-50.
6楊國華. 全反式維甲酸聯合三氧化二砷治療初治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青海醫藥雜志,2010;40(11):10-1.
7宋 奎,許曉軍,黃貴年,等.全反式維甲酸聯合高三尖杉酯堿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1):46-9.
8趙苗青,夏 明,林曉燕,等. 頸段食管癌組織中FOXP3蛋白表達、腫瘤間質浸潤FOXP3~+淋巴細胞數量的臨床意義〔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2;26(6):20-2,25.
9唐 焱,李井林,趙樂修.中醫藥在急性白血病化療和鞏固治療期的應用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0):3380-1.
10趙渭清,張雪林,韓立新,等.微囊型腦膜瘤的MRI表現及臨床病理對照研究〔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1;10(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