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廣靈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侯明
淺談如何提升產品質量監督的有效性
● 山西省廣靈縣質量技術監督局 侯明

提升產品質量監督的有效性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關鍵。就我國現狀來看,產品質量監督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相應制度建立還不夠完善,對生產企業不能進行有效制約等。加強產品質量監督,提升產品質量監督的有效性,全面確保產品質量,是質量技術監督工作者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
產品質量檢驗機構是保證產品質量監督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其專業能力將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監督的有效性。然而,就目前現狀來看,我國質量檢驗機構仍然存在檢驗資源分散、檢驗技術設備手段落后以及檢驗人員專業能力偏低等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產品功能逐步多樣化,開展質量檢驗需要更高端、更精密的儀器,但當前質檢機構無論在技術還是在設備上都存在很大不足,嚴重影響產品質量監督工作執行的有效性。
對產品質量進行監督檢查主要依靠各地區質量監督部門來執行,但由于監督工作分層過多,存在嚴重的檢查重復問題,即不同產品質量監督部門重復檢查、上下級間重復檢查以及流通區域內重復檢查,對產品質量監督的有效性造成極大不良影響。

部分地區存在地區保護主義,再加上基層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機構經費比較緊張,時常會出現以罰代管現象,為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提供了孕育的溫床。
產品不合格現象通常有3種,即假冒偽劣產品、無證生產以及1年內連續兩次抽查不合格產品。對于前兩種不合格現象監督部門都有明確處理方式,但是對于第3種處罰處理方式則具有很大的彈性。部分地區質量監督部門往往采取繳納罰金方式來進行管理,對存在的產品質量不過關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嚴重影響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提升我國產品質量監督有效性,可以積極吸取國外質量監督管理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改善措施,為提升產品質量監督工作有效性提供更多助力。首先,產品質量監督機構可采取市場化管理,整合現有資源,采用集團化公司運作模式。即成立國家質量監督集團,各省質量監督機構為分公司,市級為子公司,以此類推,進一步加強對質量監督機構的管理。其次,確定以發展技術為目標的工作重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出現更多新型產品,要加強對其質量監督管理,監督機構必須堅持發展技術為硬道理的目標,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再次,應大力推動人才科研,加強機構隊伍建設。通過培訓以及激勵機制等方式促進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不斷提升,為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人才基礎。
法律法規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重要條件,國家應根據我國國情對產品質量監督制度進行修訂,建立完善相應法律法規,規范產品生產市場。一方面,應加大處罰力度,對生產不合格產品、假冒偽劣產品的廠商嚴懲不貸。另一方面,加強對質量監督機構的約束,規范質量監督工作者的工作態度和行為。對監督過程中存在的違法違紀行為要給予嚴重處罰,整頓質量監督機構工作作風。另外,還可以建立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升質量監督的有效性。
首先,制定全國統一的產品質量抽檢實施辦法,保證工作的統一性、合理性以及規范性。其次,確定產品抽檢分離制度,將抽樣與檢驗分開,避免權力過于集中滋生腐敗現象,保證產品質量檢驗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最后,加強監督抽查后處理力度,對于抽檢不合格的企業,質量監督部門應積極幫助其尋找原因,督促企業落實整改。對于不配合整改的企業,應嚴格依照相關規定加大處罰力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市場產品性能更為多樣化,相應的對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產品質量監督機構應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時進行改進和完善,積極尋找有效的方式來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監督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