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元玉 (杭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目前,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教師對學生的審美認識的影響是很大的,而我國的師范院校是儲備師資力量的,因此在對師范生進行從師教育時應該把美術的基礎教育課程和教育的信息化兩者跨越式發展與綜合。在《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也提出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這領域曾在我國的美術課程或美術教學大綱上均曾有過,旨在構建新型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
學習理論是研究人類學習的本質及其形成機制的科學,教學理論是為解決教學問題而研究教學一般規律的科學。現代學習理論為網絡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教與學的層面上,每一種理論都具有其正確地一面。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教師的職責就是要創設一種環境(刺激),盡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強化學生的合適行為,對學習具有操作和訓練教育,教學目標時,突顯而出。認知主義理論的指導作用,在教學方面就要充分調動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使其積極地,主動地進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供給學生建構理解所需要的環境和建構空間。人文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原則,促進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人。對于中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正處于知識積累和思維發展的階段,認知結構比較簡單,自主學習能力還沒有得到很好地培養,比較缺乏自控能力,在網絡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應用中,應兼顧各種理論的正確的一面,根據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及教學媒體等多種變量,靈活地運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目前流行的美術教學設計理念主要有“以教為主”的教學設計和“以學為主”的教學設計兩大類。由于二者理念各具其特點,因此最佳的辦法就是擇其優點將二者綜合起來,形成優勢互補“學教并重”。現代化教學可以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率,是最有效的信息傳遞手段,既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新型教學結構的理念。不過在教學中,我們既要意識到網絡教育技術不僅僅是一種演示工具,更不能忽視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認知活動。
中小學美術課程和網絡教育技術的整合,是從美術教育系統的整體性及這個系統的核心統攝和凝聚的作用,把這兩個若干相關要素或是部分整合成一個新的統一整體,不僅可以使這個系統內部各要素反過來對美術教育系統具有整體協調的作用,而且相互滲透,并使之發揮最大效益。 豐富的圖片、影像、動畫等素材為學生的創作又提供了一個理想的空間。
首先,教師要對即將開展的學習內容進行選擇。靈活地設計并確立學習目標,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合適采用網絡協作教學方式,由于它比其他的結構更能激發學生,提高創新能力和培養合作意識及增強學習效果。然后,將設計好的內容呈現給學生并創設融洽的,多元的協作學習環境,有效地促進學習者對知識的構建,提高學習教學對象。教師可以根據學習者提供的協作學習的進度與成果或者通過QQ、MSN、微信、留言板,搜索引擎等及時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最后,教師要及時對小組的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方式可采用多種形式,促進全面真實的評價。重點是放在學生對網絡教育技術的應用能力上的考察以及運用網絡教育技術和信息素養提高。
隨著網絡教育技術在學校中的廣泛普及,使用多媒體來改善教學的需求日益增長,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多數學校普遍的教學形式,用互動工具教學, 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環境下的教學。
網絡教育技術輔助的群體——講授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繼承與發展。它是在同一時間內,對大班進行相同內容的教學,只是將網絡教育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加以運用。用互動工具教學, 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這種模式有三個優點:一是按照教與學的基本原理,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等多媒體信息有機組合起來;二是可以不受空間、時間和宏觀、微觀的限制,便于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三是簡單、能夠快速、易操作,及時地呈現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此課程中的整合任務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內容,是教材內容的延伸,甚至可能和社會接軌。它在某種程度上是超越了傳統單一的學科框架。
在該模式下,由于探究結果通常是定性的或概括性的、無唯一“標準”或“正確”答案,所以學生是學習的積極參與者,在網絡教育技術的幫助下,從多種渠道尋找信息,對資料進行大量的分析,歸納、綜合、提煉并從中發現有價值的信息,運用各種信息工具,體驗科研的過程和方法,為自己的觀點提供依據,充分發揮網絡技術的優點。
跨學科的學習模式可以打破不同學科之間的嚴格界限,促進各種課程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更具創造力和通識能力。
美術課程與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整合的發展是現代教育的產物,是現代教育的歷史過程孕育了這朵徇麗多彩的奇葩。而他們的發展又反過來推進現代教育的時代演進,為現代教育的歷史轉型立下汗馬功勞。
參考文獻:
[1]許建領.課程綜合化存在的心理學基礎[J].課程.教材.教法.2001 (02)
[2]金偉民.美術與學科綜合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3]馮玲玉.現代教育技術——信息技術走進新課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
[4]當代國際中小學教育技術概論[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5]教師教育技術 [M].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