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梅芳
(濰坊醫學院臨床學院,山東 濰坊 261031)
幽門螺桿菌(Hp)感染已被確診為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根除Hp可以治療胃炎甚至還可以降低胃癌的發生率〔1〕。臨床上根除Hp的主要方案為蘭索拉唑、阿莫西林與克拉霉素聯合治療,近年來有研究發現荊花胃康膠丸聯合三聯療法能提高Hp的根除率。本研究旨在探究荊花胃康膠丸聯合三聯療法治療老年Hp感染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門診和住院收治的16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經胃鏡檢查確診患慢性胃炎;③胃鏡檢查前后1 w內尿素呼氣試驗或快速尿素酶試驗Hp陽性;④既往未接受過正規根除Hp治療。排除標準:①治療前2 w用過抗生素、H2受體阻滯劑、質子泵抑制劑、鉍劑或非甾體類抗炎藥者;②對藥物過敏者;③同時存在其他的嚴重疾病或不能合作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荊花胃康膠丸治療組,每組80例。對照組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齡(63.54±0.23)歲;荊花胃康膠丸治療組男41例,女39例,平均年齡(65.21±0.57)歲,兩組性別、年齡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組間均衡可比。
1.2治療方法及觀察指標 對照組:蘭索拉唑(3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2次/d,用藥4 w。荊花胃康膠丸治療組:蘭索拉唑(30 mg)+克拉霉素(500 mg)+阿莫西林(1 000 mg)+ 荊花胃康膠丸(160 mg),2次/d治療1 w;1 w后采用蘭索拉唑(30 mg)+荊花胃康膠丸(160 mg),2次/d治療3 w。觀察治療4 w后的Hp根除率、臨床癥狀緩解情況(上腹飽脹、上腹痛、惡心、泛酸等)及不良反應(惡心、頭痛、腹痛等)發生情況。Hp通過尿素呼氣試驗檢測,若尿素呼氣試驗為陰性,則可認為該患者Hp根除成功。
1.3藥品及試劑來源 克拉霉素購自山西云鵬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339;阿莫西林購自湖北潛龍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19;荊花胃康膠丸購自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70067;尿素呼氣試驗所需試劑由深圳海得威公司提供。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
2.1兩組Hp根除率比較 80例對照組患者中,59例(73.8%)Hp根除明顯低于荊花胃康膠丸治療組〔77例(96.3%)〕(P<0.05)。
2.2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情況比較 80例對照組患者中,有67例(83.8%)患者慢性胃炎癥狀得到緩解,其中23例患者上腹飽脹緩解,12例患者的上腹痛緩解,34例患者惡心緩解,30例患者的泛酸緩解;80例荊花胃康膠丸治療組患者中,71例(88.8%)患者慢性胃炎癥狀得到緩解,其中有31例患者上腹飽脹緩解,24例患者的上腹痛緩解,47例患者惡心緩解,39例患者泛酸緩解。荊花胃康膠丸治療組的臨床癥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P<0.05)。
2.3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7例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不良反應,其中上腹痛加重5例,惡心加重2例;而在荊花胃康膠丸治療組中,有3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中惡心加重2例,上腹脹加重1例。荊花胃康膠丸治療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荊花胃康膠丸是國家批準的國內第一個治療由Hp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潰瘍、胃炎的現代中藥,也是唯一被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及全國中醫脾胃病專業委員會聯合推薦患者使用的治療藥物〔2〕。它由水團花、土荊芥制成,其中的土荊芥性辛溫,能散寒理氣、止腹脹腹痛,具有止痛健胃的作用;水團花性微寒,具有消瘀定痛、清熱利濕的功效〔2〕。中醫學認為,各種原因如情感障礙等導致人體中氣虛弱、郁而化熱、胃絡瘀血脾胃及升降失調等是導致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3〕。由水團花、土荊芥制成的荊花胃康膠丸可達到理氣散寒止痛、清熱化瘀的功效,故對慢性胃炎的治療有促進作用。另外,西醫研究認為荊花胃康膠丸具有鎮痛、制酸、保護胃黏膜及抑制Hp的作用,在治療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中有很好的療效〔4,5〕。朱國琴等〔6〕研究認為荊花胃康膠丸治療慢性胃炎的機制主要可能是:荊花胃康膠丸 能促進胃動力、增加體內前列腺素和血清或組織中表皮生長因子的分泌,從而抑制胃酸分泌;另外,荊花胃康膠丸還可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改善胃黏膜局部血流,刺激碳酸氫根的分泌和胃黏膜的分泌作用,進而促進上皮細胞和胃黏膜組織修復,從而對Hp具有強烈抑制作用。臨床上治療慢性胃炎最主要的方法為三聯法(蘭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7,8〕,蘭索拉唑是一種為新型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主要作用于胃壁細胞的H+-K+-ATP酶,使壁細胞的H+不能轉運到胃中去,胃液中胃酸量減少而對胃黏膜具有保護作用;克拉霉素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通過阻礙細胞核蛋白50S亞基的聯結,抑制蛋白質的合成而產生抑菌作用;阿莫西林是一種最常用的青霉素類廣譜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大多數致病的G+菌和G-菌(包括球菌和桿菌)均有強大的抑菌和殺菌作用,主要通過引起菌體細胞壁損失、水分滲透而導致細菌死亡,三者在保護胃黏膜、抑制Hp上具有協同作用。本次研究發現,荊花胃康膠丸治療組的Hp根除率與臨床癥狀緩解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對老年Hp感染慢性胃炎的臨床效果顯著。
4 參考文獻
1Harris PR,Wright SW,Serrano C,etal.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 in children is associated with a regulatory T-cell response〔J〕.Gastroenterology,2008;134(2):491-9.
2范 哲,溫 泉.荊花胃康膠丸治療胃潰瘍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09;12(5):429-30.
3張賀燕.荊花胃康膠丸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46例〔J〕.中國藥業,2013;22(16):109.
4徐英敏,許東升,蔣士卿,等.疏肝健脾和胃方治療肝郁脾虛型慢性胃炎87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8):314-5.
5曾 娟,左秀麗,魏 瑋,等.荊花胃康膠丸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臨床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26(6):517-20.
6朱國琴,施瑞華,沈 健,等.荊花胃康膠丸對大鼠胃黏膜的保護機制〔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7;15(5):505-8.
7景建華,孫立榮.蘭索拉唑、阿莫西林聯合清胃湯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80例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3;23(7):3929.
8王亞洲,王紅哲,劉柳成,等.四聯療法與序貫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療效觀察〔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1;11(15):2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