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爽 秦艷茹 張 巖 賈永旭 趙 松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河南 鄭州 450052)
順鉑(DDP)是肺癌化療常用的藥物之一,通過干擾DNA復制誘導細胞凋亡,還能促進細胞自噬性死亡,但癌細胞容易對其產生耐藥性。因此,如何增加癌細胞對其敏感性是困擾臨床亟需解決的問題。相關研究認為自噬是化療藥物作用機制之一,可能在耐藥性中發揮一定作用〔1〕。本實驗通過沉默自噬相關基因Beclin 1,探討其對人肺癌A549細胞DDP耐藥性的影響。
1.1材料 人肺癌A549細胞株由河南省高等學校臨床醫學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凍存。Psilencer3.1質粒為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保存。RPMI 1640培養液及胎牛血清購自美國Gibco公司。梭華-Sofast基因轉染試劑購于Calbiochem公司。T4 DNA連接酶、質粒提取試劑盒,購于南京凱基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Beclin 1、β-actin單克隆抗體購于Santa Cruz。四甲基偶氮唑鹽(MTT)購于Sigma公司。DDP購于山東齊魯制藥有限公司。
1.2Psilencer 3.1-siRNA-Beclin 1重組質粒的構建與鑒定 根據GenBank(NM_003766)Beclin 1基因mRNA的已知序列,選擇2個靶位點(285-304、676-695),每條模板鏈的組成包括19個堿基正義鏈和與其互補的19個堿基的反義鏈,正反鏈之間有9個堿基(TTCAAGAGA)間隔,反義鏈之后有5個T作為轉錄終止信號,在模板鏈的兩端加入Bam HI及Hind Ⅲ酶切位點。兩條鏈在退火緩沖液〔100 mmol/L K-acetate,30 mmol/L Hepes-KOH,(pH7.4),2 mmol/L Mg-acetate〕作用下退火(90℃ 3 min,37℃ 1 h),形成雙鏈結構,在T4 DNA連接酶作用下連接于線性化的Psilencer 3.1質粒上,Psilencer 3.1-siRNA-Beclin 1重組質粒通過測序,RT-PCR及Western印跡方法鑒定。
1.3細胞培養 A549細胞常規培養于37℃、5%CO2、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養液中。A549/DDP細胞的培養條件同前,但每隔兩代培養液中加入終濃度5 μmol/L的DDP以維持耐藥性。
1.4細胞篩選、轉染與分組 轉染前24 h,將生長狀態良好的A549/DDP細胞按1.5×105個/孔接種于24孔板,37℃、5%CO2恒溫培養。次日待細胞70%~80%融合時,將重組質粒轉染A549/DDP細胞(C組),以空載體轉染細胞(B組)和未轉染的A549/DDP細胞(A組)為對照。
1.5RT-PCR方法檢測Beclin 1 mRNA的表達 收集A、B、C組細胞,總RNA提取按Invitrogen公司Trizol試劑盒說明書操作,以DNA/RNA測定儀測定RNA的純度和濃度。按逆轉錄合成試劑盒說明合成cDNA待用。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GAPDH)作為內參照,目的片段為452 bp,引物序列為:上游:5′-ACCACAGTCCATGCCATCAC-3′,下游:5′-TCCACCACCCTGTTGCTGTA-3′。Beclin 1序列為:上游:5′-ATCCTGGACCGTGTCACCATCCAGG-3′,下游:5′-GTTGAGCTGAGTGTCCAGCTGG-3′,目的片段為363 bp。PCR條件:94℃ 1 min。55℃ 1.5 min。72℃ 0.5 min,共30個循環。結果用Quality One分析,以陽性條帶與GAPDH光密度比值作為陽性條帶的相對表達值。
1.6Western印跡檢測Beclin 1 蛋白的表達 收集各組細胞,用RIPA buffer 200 μl裂解細胞,考馬斯亮藍法進行蛋白定量,常規電泳、轉印和封閉后,分別加Beclinl抗體(1∶1 000) 4℃孵育過夜,堿性磷酸酶標記二抗(1∶3 000),室溫孵育2 h,堿性磷酸酶染色5 min,膠片曝光顯影,結果用Quality One分析。用β-actin為內對照,以陽性條帶與內對照光密度比值作為陽性條帶的相對表達值。
1.7MTT法檢測細胞對DDP的耐藥性 將各組細胞按2×103個/孔接種于96孔板,24 h后加入終濃度為0、10、20、30、40、50、60、80、100、120 μmol/L的DDP,每濃度設3個復孔。孵育3 h后更換成完全培養基。72 h恢復期后每孔加入5 mg/ml MTT 20 μl,作用4 h后棄去上清液,酶標儀測量570 nm波長處的吸光度(A)值。計算細胞存活率,方法為各濃度組A值/未加藥組A值×100%,以Bliss法計算半數抑制濃度(IC50)。
1.8MTT法檢測細胞增殖情況 取對數生長期的各組細胞,胰酶消化后按2×103個/孔接種于96孔板,每組設6個復孔,共接種5板。每間隔1 d取出1板,MTT法測定A值。
1.9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情況 胰酶消化各組細胞,調整密度為1×106個/ml,冰磷酸鹽緩沖液(PBS)洗滌細胞2次,結合緩沖液重懸細胞,分別加入annexin V-APC 5 μl和PI溶液10 μl,室溫避光孵育15 min,LSRII流式細胞儀(美國Becton-Dickinson公司)檢測細胞凋亡情況,Cell Quest軟件進行分析。

2.1轉染后A549/DDP細胞中Beclin 1基因的表達情況 以A組Beclin 1基因的表達水平為100%,C組細胞中Beclin 1 mRNA的表達水平下降(80±5)%,Beclin 1蛋白的表達水平下降(74±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B組細胞中Beclin 1 mRNA和蛋白的表達水平是A組的(102±4)%和(96±7)%,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2.2轉染后A549/DDP細胞對DDP的耐藥性及增殖情況 與A、B組細胞相比,C組與DDP孵育后的細胞存活率明顯降低;C組細胞對DDP的IC50為(18±3)μmol/L,與A組細胞〔(40±12)μmol/L〕、B組細胞〔(42±9)μmol/L〕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細胞與A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檢測后三組細胞凋亡率情況 流式細胞儀檢測C組細胞凋亡率為(9.5±1.1)%,與B組細胞〔(4.0±1.5)%〕、A組細胞〔(3.9±1.3)%〕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Beclin 1是參與自噬的特異性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17q21上,大約有150 ku。Beclin 1通過調節自噬水平參與細胞內大分子物質的循環及再利用、受損細胞器的清除,并維護細胞內環境穩態。DDP是用于肺癌的一線化療藥物,可抑制癌細胞的DNA復制過程,并損傷細胞膜結構,但其腫瘤耐藥性一直是臨床治療難以克服的障礙〔2〕。有研究〔3〕表明DDP等藥物可引起腫瘤細胞發生自噬,說明自噬可能與腫瘤耐藥性存在一定的關系。本研究結果提示Beclin 1基因沉默能一定程度地恢復A549/DDP細胞對DDP的敏感性,表明Beclin 1基因在肺癌DDP耐藥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發現,細胞凋亡可能是Beclin 1基因參加肺癌DDP耐藥的機制之一。
本研究發現,靶向Beclin 1基因的質粒穩定轉染A549/DDP細胞后,細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可能與Beclin 1基因參與細胞周期的調控有關。提示Beclin 1基因在腫瘤細胞增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RNA干擾下調Beclin 1基因表達,能抑制腫瘤細胞惡性增殖信號傳導,阻滯細胞周期進展,使細胞增殖能力下降。
綜上,以Beclin 1基因為靶點的RNA干擾技術可有效恢復A549/DDP細胞的化療敏感性,抑制細胞的增殖能力,針對Beclin 1的基因治療可能逆轉肺癌DDP耐藥。
4 參考文獻
1Rosenfeldt MT, Ryan KM.The role of autophagy in tumour development and cancer therapy〔J〕. Expert Rev Mol Med,2009;11:e36.
2潘麗紅, 趙 松, 黨麗峰, 等. 自噬在蛋白酶體抑制劑誘導的食管鱗癌細胞死亡中的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3;30(11): 2339-41.
3劉東雷, 王建軍, 楊 洋, 等.自噬在順鉑誘導的食管癌細胞死亡中的作用〔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0;27(9):1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