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衛東 趙慧玲 胡 冰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071)
隨著老齡化的發展〔1〕,大大增加了衛生服務的要求,使老年護理工作面臨新的挑戰。而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2〕,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在接受技術治療的同時,老年關懷護理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內外護理學者的關注。本文就老年關懷護理現狀做一綜述,以期為關懷護理的發展提供可參考的建議。
1.1關懷護理的概念 關懷護理是哲學與護理學的有機結合,是關懷理念在護理學科的具體運用。目前,護理界普遍認為關懷護理有三層含義〔3〕:(1)照顧和幫助,即護理行為,護士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幫助病人;(2)關心和關愛,即對病人的態度及情感的表達。(3)小心謹慎,即對自己的行為所承擔的一種責任。
1.2關懷護理理論 Leininger首先提出關懷理論,指出關懷是護理的本質和核心,護理關懷是一種有治療作用的專業性關懷〔4,5〕,關懷護理指在護理工作中強調以人為本的精神,為了改善和促進人類健康而直接去協助、支持及促進個人或團體的一種護理行為〔6〕。Orem〔7〕自我護理理論強調關懷護理是護士幫助病人提高自我護理能力的治療性護理措施,強調了關懷中行為的一面,但很少涉及情感、態度。Roach〔8〕提出關懷的“5C”理論,即關懷由同情、能力、信心、良心和義務。Watson〔9〕提出對病人的關懷護理是一種人性和情感的體現,是一種專業性關懷,人文關懷是護理的核心。Benner等〔10〕認為關懷護理就是護士通過認識病人的獨特性,運用各種護理行為幫助他們應對各種壓力源。國內學者李小妹等〔11〕認為護理關懷是護士應用自己的專業和技能幫助病人恢復或保持健康的一種過程。
1.3關懷測量工具 Larson在1984年提出來的Q分類關懷評估報告是以測量患者認為和感知到重要的護理關懷行為。該工具包括6個維度,即平易近人、解釋和協助、舒適、期望、信仟、監護和隨訪〔12〕。Wolf關懷行為問卷(CBI)包括尊重他人、人性化的存在、正性溝通、專業知識和技能、關注他人經驗5個方面。Watson等〔13〕研制關懷維度量表,主要用于護生的關懷意識檢測,包括護患關系、護理干預、護理態度和交流溝通。其他還包括護士關懷行為量表、整體關懷量表、關懷屬性量表、關懷性護患互動量表。
2.1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 人的衰老是一個生理發展過程,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各種功能和結構發生退化改變。相應的生理心理功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退,生理上表現為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關節僵硬、動作緩慢、活動不協調不便利、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病,依賴性強。心理上表現為孤獨、固執、焦慮、多疑等,因此,對老年人的保健和疾病防治工作應該引起重視,護士應理解老年人的處境,給予多方位的護理,幫助老年患者樹立生活信心和增加生活興趣。充滿愛心的護理服務,有助于保護老年人的健康,減少病殘,延長壽命。
2.2老年臨終關懷護理的相關研究 臨終關懷護理是指向臨終病人及家屬提供一種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希望幫助臨終病人了解死亡進而接納死亡的事實,還希望給予病人家屬精神支持,給予他們承受所有事實的力量,進而坦然的接受一切即將面對的問題。臨終關懷的護理目標是提高病人的生命質量。臨終關懷的內容主要從生理、心理、社會角度對病人及家屬進行照顧,生理上主要是控制疼痛,做好基礎護理,盡力使病人處于舒適狀態;心理社會層面側重于了解和理解病人及其家屬的心理需求并予以心理支持,用各種切實可行的方法使病人接受即將死亡的現實、擺脫恐懼,以平靜的心態度過生命的最后階段。研究表明〔14〕,對老年臨終患者進行心理支持、死亡教育、控制疼痛等臨終關懷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提高老年臨終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老年臨終患者對死亡的態度。李華珍等〔15〕研究表明,對老年癌癥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和臨終關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質量。
2.3不同老年群體的關懷護理研究 有文獻報道〔16〕,對老年群體的關懷護理主要側重心理護理、創建舒適的就醫環境、人文關懷氛圍、提高老年患者用藥依從性等。護理人員運用關懷護理理論、知識可以洞察患者內心的情感,以人性化的方式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關懷護理服務。王成紅〔17〕研究表明通過人文關懷護理改變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不良行為習慣,有效提高了病人的滿意度和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朱志華等〔18〕研究表明在危重監護病房(ICU)內對老年患者進行技術性-倫理性-人文科學性/人文關懷模式能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其生存質量,同時促進護理人員能以更認真的態度掌握常規護理技巧。在骨傷老年患者中實施人文關懷護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配合度和滿意率〔19〕。在老年康復患者護理中實施人文關懷護理結果顯示關懷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護理總滿意率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20〕。將人文關懷應用于空巢老人患者護理中,使患者感受到人心關懷的溫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了患者的空巢心理,同時增加了患者的住院安全感,極大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21〕。
綜上,關懷是護理的核心思想,將關懷融入到護理工作中,是現代護理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實施關懷護理可以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對衛生服務有著不同的需求,因此在臨床關懷護理中應考慮老年群體共性及個性的需求,達到護士自身、護理質量、護理隊伍的最優契合。
4 參考文獻
1姜 琳,劉 錚.中國老年人己超過1億人〔N〕.新華每日電訊,2006-09-05(1).
2許 娟,劉義蘭.關懷護理研究現狀〔J〕.護理研究,2007;21(25):2271-2.
3Smith MJ.Clinical:the meaning of the term〔J〕.Nurs Sci Q,1990;3(3):102.
4Leininger M.Caring:An essential human need〔M〕.NJ:Charles B Slack,1981:24.
5Leininger M.Care:the essence of nursing and health〔M〕.NJ:Charles B Slack,1984:12.
6Leininger MM.Leininger's theory of nursing:Cultural care diversity and universality〔J〕.Nurs Sci Q,1988;1(4):152-60.
7Orem DE.Nursing concept and practice chery chase〔J〕.MD:Mcgraw-Hill,1985:49.
8Roach S.The human act of caring〔R〕.Ottawa:Canadian Hospital As sociation,1987:54.
9Watson MJ.New dimensions of human theory〔J〕.Nurs Sci Quarterly,1988;1(4):175-81.
10Benner P,Wrubel J.The primacy of caring;Stress and coping in health and illness〔M〕.Calif: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1989:35.
11李小妹,何貴蓉,顧 煒.關懷與護理專業〔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11):498-500.
12Larson PJ.Important nurse caring behaviors perceived by patients with Cancer〔J〕.Oncol Nurs Forum,1984;11(6):46-50.
13Watson R,Lea A.The caring dimensions inventory(CDI):content validity,reliability and scaling〔J〕.J Advanc Nurs,1997;25(1):87-94.
14張 怡.對老年臨終患者進行臨終關懷護理的體會〔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3;11(1):107-8.
15李華珍,魏雪玲,王詠梅.老年癌癥晚期患者人性化護理服務與臨終關懷探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3;34(13):2022-3.
16楊甜甜,周 艷,趙夢媛.5種核心期刊刊載人文關懷護理研究的文獻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3;28(7):85-7.
17王成紅.人文關懷護理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前沿,2008;3(10):124-5.
18朱志華,馮小敏,葉寶霞,等.重癥監護病房老年患者的人文關懷護理模式〔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0;15(7):440.
19尹燕紅.探討人文關懷護理骨傷老年患者中的實施〔J〕.中外醫療,2012;(35):156-8.
20孫美雪.人文關懷在老年康復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3):91.
21羅明香,吳慶波,余昌娥.人文關懷護理在空巢老年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2;10(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