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華,蔣云才,呂學高,朱正梅,樓肖成,馬正譚
(浙江省東陽玉米研究所,浙江東陽 322100)
雜交玉米浙單1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
趙軍華,蔣云才,呂學高,朱正梅,樓肖成,馬正譚
(浙江省東陽玉米研究所,浙江東陽 322100)
浙單11是浙江省東陽玉米研究所選育的普通玉米單交種,2014年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品質較優,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普通玉米;單交種;浙單11;特征特性;栽培要點
玉米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對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有重要的作用[1]。浙單11是浙江省東陽玉米研究所選育的普通玉米單交種,于2014年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46次會議審定通過(浙審玉2014006)。該品種品質較優,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浙江省種植。
浙單11屬中熟玉米單交種,在浙江種植春播生育期(出苗至收獲)102 d,秋播93 d左右。葉片綠色,苗勢旺,株型半緊湊,總葉片數18片,株高237.4 cm,穗位高86.2 cm,雄穗中等發達,花粉量充足,花絲粉色。果穗筒型,籽粒黃色,半馬齒型,軸粉色,穗長18.3 cm,穗粗5.1 cm,軸粗3.5 cm,禿尖長1.3 cm,穗行數16.3行,行粒數33.7粒,穗粒重168.3 g,千粒重270.8 g,出籽率81.4%。經農業部稻米及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分析,容重780 g·L-1,粗蛋白9.25%,粗脂肪3.15%,粗淀粉71.0%,賴氨酸(水解)2 740 m g·kg-1。抗玉米大斑病,中抗莖腐病,感小斑病和玉米螟。
2009年較優玉米組合鑒定篩選試驗,在57份組合中產量表現突出;2009年秋季東陽玉米研究所品比試驗中產量7 931 kg·hm-2,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1.5%。2010-2011年參加浙江省普通玉米區試,產量6 687 kg·hm-2,比對照農大108增產15.0%。2012年參加浙江省玉米生產試驗,產量7 375.5 kg·hm-2,比鄭單958增產3.6%。
3.1 適時播種
浙單11春播在地溫穩定通過12℃時為始播期,浙中丘陵地區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種;秋播要求在立秋前播種。栽培上宜適當早播,地膜覆蓋栽培可在3月中旬育苗移栽。
3.2 合理密度,科學施肥
株型半緊湊,一般以5萬株·hm-2為宜,可采用寬窄行種植。適施基肥,早施苗肥,配施磷鉀肥,重施穗肥。基肥施農家肥3 000 kg·hm-2,尿素225 kg·hm-2,過磷酸鈣450 kg·hm-2,氯化鉀200 kg·hm-2。大喇叭期施穗肥尿素275 kg· hm-2,也可以施入同等有效成分的復合肥。
3.3 加強管理,病蟲害防治
及時定苗,拔節前適當蹲苗,結合施肥加強中耕除草。對病蟲害應選用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農藥及時有效防治。注意玉米小斑病和銹病防治,蟲害以玉米螟為主,苗期注意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蟲。
3.4 及時收獲
春季一般在散粉后40 d可收獲,秋季后期溫度低,可適當延遲收獲。
[1] 樓肖成,呂學高,朱正梅,等.普通玉米新組合的品質多樣性分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4(5):649-652.
(責任編輯:張才德)
S 513
:B
:0528-9017(2014)10-1515-01
文獻著錄格式:趙軍華,蔣云才,呂學高,等.雜交玉米浙單1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J].浙江農業科學,2014(10):1515.
2014-07-16
浙江省旱糧農業新品種選育重大科技專項(2012C12902);浙江省旱作糧油科技創新團隊項目(2011R50026-18)
趙軍華(1973-),男,浙江東陽人,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玉米育種研究工作。E-mail:nkyzj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