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爽,陳俊國
第三軍醫大學 a.預防醫學院;b. 基礎部,重慶 400038
探討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監護儀的合理配置
何爽a,陳俊國b
第三軍醫大學 a.預防醫學院;b. 基礎部,重慶 400038
目的 優化某三甲醫院住院部科室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監護儀的配置方案。方法 統計各科室該監測功能使用情況,醫療設備租賃中心的租賃記錄并進行計算。結果 根據2012年相關使用記錄,制定出了具有該監測功能的監護儀的再分配計劃表。結論 對監護儀使用記錄進行研究有助于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合理降低成本。
監護儀;有創血壓監測;血管穿刺;設備配置
監護儀是臨床科室常見的小型醫療設備,屬于醫療器械Ⅱ類管理品種,其臨床價值得到了普遍認同。監護儀的監測項目包括:心電、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脈搏、體溫、無創血壓、有創血壓、呼吸末CO2、呼吸力學、麻醉氣體、心輸出量(有創和無創)、腦電雙頻指數等[1]。但在一般住院病房的監護儀中,最常配置的監測功能一般只有5個,即:無創血壓監、心電監測、持續呼吸功能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有創性血壓監測。
其中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為比較特殊的監測項目,不同于無創血壓監測的示波振蕩法[2],是通過插入血管中的探頭,檢測博動的血液或血管容積等參數來間接測得血壓[3]。首先,該監測功能為有創診療項目,需進行動脈或深靜脈血管穿刺,有一些應用禁忌,對醫務人員技術要求也較高;另外,該監測功能不是監護儀必備的功能,使用該功能需安裝相應功能模塊[4-5]。該模塊價格十分昂貴,且使用時要消耗一次性耗材,即有創血壓探頭,此探頭價格也較高。正因為該監測功能使用成本遠高于其他常用監測項目,所以具有該功能的監護儀應該購置多少以及如何配置值得研究。
西南某三甲醫院為緩解醫院不同臨床科室常用及中小型醫療設備的供需矛盾,提高醫療設備的利用效率,于2008年4月成立了醫療設備租賃中心。配備有監護儀、除顫儀、呼吸機、輸液泵、注射泵等常用的醫療設備,當臨床科室某種設備不足,病人急需時,可到租賃中心租借使用。
近年來,醫療設備租賃中心帶有創監測功能的監護儀租賃率較高,同時住院部部分科室在年度設備購置計劃制定時對增配具有該功能的監護儀有強烈意愿。院領導委托我方根據監護儀實際使用數據,提出具體的增購和再配置方案,以緩解使用緊張狀態,同時也避免盲目決策購買,以合理使用醫療設備購置經費[6]。
首先統計了2012年該院醫療設備租賃中心具有有創血壓監測模塊的監護儀和無該功能的監護儀租賃情況。該院醫療設備租賃中心共配備了18臺監護儀,其中帶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的監護儀有3臺。按有無該功能將監護儀分為2類,租賃情況,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具有有創血壓監測功能模塊的監護儀(邁瑞T5型)租賃率高達0.6580,遠遠高于無該功能的監護儀。但因只有3臺,基數少,虧空5次。而無該功能的監護儀租賃率只有0.2353,未發生虧空的情況,反差明顯,說明具有該監測功能的監護儀目前確實供不應求。
經過詳細統計,從2012年住院部各科室5大監測功能使用(臺×h)上看,心電、血氧飽和度、無創血壓、呼吸頻率這4個監測功能之間使用率(使用率=該監測功能總使用臺數×小時數/(全科監護儀臺數×1年h數))差異不大。而對于帶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的監護儀,配置數量和科室較少。住院部42個科室中只有11個科室配備了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的監護儀,實際使用了該功能的科室有21個。
不同科室間該功能使用量差異很大。特別是胸外ICU,該功能使用高達1201人次,117978(臺×h),遠遠高于全體平均值和其他科室,也遠高于排名第2的神外ICU以及排名第3的普外ICU。這是因為該科大量收治心血管介入手術、開胸、心血管疾病手術后的病人,需要大量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的監護儀[7]。
根據前面數據統計結果發現,帶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的監護儀配置需要調整。但該功能比較特殊。首先具有該功能的監護儀配置基數極少,平均單個病人持續使用時間長。從該監測功能的適應癥上看,包括:各類危重病人、循環功能不全、體外循環下心內直視手術、大血管外科、臟器移植等可能術中大失血的手術;嚴重低血壓、休克和其他血流動力學不穩的疾病,或者無創血壓難以監測者,如嚴重燒傷,嚴重高血壓、創傷、心梗、心衰、MODS;手術中需要控制性降壓、低溫麻醉、血液稀釋以及嗜鉻細胞瘤手術或者燃料稀釋法測定心排出量[8]。各個病人使用時間長短不一,個體差異很大。適用病人數以及單個病人使用時間長短全年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周期變化。如科室按照不同病種病人數進行配置難以實現量化,主要應考慮同時有多名病人使用導致監護儀數量相對不足的問題。所以合理的配置臺數應該與該功能年使用臺×小時和年使用人次數都成正比。單純根據年使用臺×小時數或年使用人次數中任何一個數據進行再分配都不夠科學合理。
根據對使用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的21個科室的護士長的訪談,認為根據往年工作經驗該功能使用率為0.55比較合理,請其選擇該功能的最佳連續工作天數,得到均值為(7.36±3.07)天。4舍5入,取7天。
故“理想配置臺數”采用兩者計算結果的均值。即:按使用人次數=使用人次數×7/0.55/365;按使用臺數×小時數=使用臺數×小時數/(365×24×0.55),實際應配備數取整數。在管理上同樣采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大部分配備給各科室,少數配備給醫療設備租賃中心。各科室理想配置臺數的小數部分>0.7的增加1臺,小數部分<0.7的抽出,累加,作為租賃中心的理想配置臺數[9]。這樣既能盡量滿足臨床需要,也能減少科室到醫療設備租賃中心的來往次數。
各科優化后的該功能監護儀配置數,見表2。現有46臺,各科室理想的配置總數為57臺,而實際只需配置53臺,還需增購7臺,其中4臺配置在醫療設備租賃中心。
(接下頁)
該院帶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的監護儀租賃緊張的原因實際主要是胸外ICU需求量大,其配置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其需求。一些科室的零星使用并不能成為其增配該監護儀的理由。不可依從部分科室的主觀增購訴求,反而可以考慮減少一些科室該功能監護儀的配置數量。胸外ICU需要增配大量具有該功能的監護儀,從18臺增至33臺。
按優化方案,該院增購和重新配置具有該功能的監護儀后,大大降低了部分科室該功能使用強度,降低了部分科室該監測功能的閑置率,均衡了各科室使用率,也避免了盲目過多購買該類監護儀。通過半年多的使用實踐證明,收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具有有創血壓監測功能的監護儀一般配備數量少,單價高。如何優化其配置是一綜合性課題,既要滿足臨床需要,也不能過度配置造成閑置率過高,浪費醫療設備購置資金,只有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而定才行。本次探索性的研究,其配置量化標準還值得繼續深入研究和探討,力求發揮醫療設備最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妙建偉,金承,程世園,等.監護儀的管理及應用[J].醫療裝備, 2012,25(4):56.
[2] 彭正,周宇.急救設備引進與管理模式的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1999,20(2):23-24.
[3] 張平.監護儀測量技術的新進展[J].醫療裝備,2007,(3):29-30.
[4] 種銀保,史長寧.國內監護產品市場的現狀與發展[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05,(5):362-363,365.
[5] 方敬東.現代監護儀工作原理及特點[J].醫療裝備,2005,(3): 28-29.
[6] 劉曉明.探討同類醫療設備的配置問題[J].中國醫療設備, 2013,28(7):102-103.
[7] 郭振生.論醫療設備效益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 (11):95-96.
[8] 張恩科,李帥帥,施安,等.醫療設備成本效益實時監測和動態分析方法設計思路探究[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2,19(4):67-68.
[9] 佟知擁,于洋.關于心電監護儀合理配置論證的探索[J].中國醫學裝備,2005,2(5):52-53.
Discussion about the Reasonable Conf i guration of Monitors with Function of Monitoring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HE Shuanga, CHEN Jun-guob
a.College of Preventive Medicine;
b.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ine, Th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8, China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configuration scheme of monitors which had the function of monitoring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in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a 3A grade hospital. Methods The usage of the monitoring function in each department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Lease records of medical equipment in leasing center were also analyzed. Results A schedule for reconf i guration of monitors was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usage records in 2012.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on usage records of monitor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 i ciency of the monitors and reduce the cost reasonably.
monitor;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vascular access; equipment conf i guration
R197.39 ;TH772.2
C
10.3969/j.issn.1674-1633.2014.09.029
1674-1633(2014)09-0084-03
2014-05-11
2014-07-08
本文作者:何爽,工程師,主要從事醫療設備維護計量方面的研究工作。
陳俊國,第三軍醫大學基礎部教授。
作者郵箱:he.shuang@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