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艷 關偉軍
臨床檢驗基礎教學是一門醫學專科院校必修的重要課程。臨床檢驗學的專業性、操作性及實踐性意義極強, 需要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摸索學習, 所以, 臨床基礎教學與實驗操作有緊密的聯系[1]。本文在現有的臨床檢驗教學方法的基礎上, 進行了內容的整合, 引入了綜合性實驗的教學手段, 建立的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改革后, 要求學生獨立的對臨床檢驗實驗進行設計, 在實驗室進行綜合實驗的實踐操作。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學習力、思考能力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提升了學生的整體水平。
1.1 教學資料 本組的教學對象是三年制醫學專科2011界的臨床檢驗專業的學生, 共42名, 設定第二學期的綜合實驗課共開展兩節, 將本組學生隨機分為7組, 每組6人, 同時設計臨床檢驗實驗并進行實施操作。
1.2 實驗前期的準備
1.2.1 實驗項目的確定 本文的實驗項目是綜合參考檢驗基礎技術以及其他臨床的相關檢驗技術, 考慮實驗的綜合性,保留傳統教學重點的基礎之上, 對臨床病例進行篩選, 確定的兩個實驗教學項目是新生兒溶血癥的檢測實驗、腎衰竭臨床檢測實驗。讓學生對以上兩個實驗項目進行獨立的實驗設計和實時操作。
1.2.2 制定實驗手冊 為了規范醫學生順利進行實驗項目的設計和操作, 作者根據臨床操作經驗是定了《檢驗基礎實驗手冊》, 手冊對實驗的設計表、進度表、實驗內容、實驗結果評定等進行了規范。
2.1 實驗項目設計 教學老師將臨床的病例檢驗資料在項目實施前14 d發給學生, 并給予學生相關的輔助講解, 每組學生選定組長, 由組長進行組員查閱資料的分工, 學生獨立完成實驗項目的選定、方案的制定, 并在規定時間協力完成實驗, 將實驗結果上交老師。教學老師根據實驗結果對項目的嚴謹性、可行性等與學生共同研究探討, 并進行適當的調整 , 確定最終方案[2]。
2.2 準備工作 相關的實驗人員輔助學生將實驗中所能用到的器材、標本、工具等準備齊全。
2.3 實驗的實施 每組學生按照實驗前期的制定方案, 按步驟實施, 并記錄好實驗的具體流程數據, 并將具體的實驗結果和數據填寫在《檢驗基礎實驗手冊》中, 提交給老師。
2.4 實驗總結 在實驗結束后學生進行實驗整體的整合和分析, 并由每組代表學生對實驗進行匯報, 教學老師對其進行綜合指導點評, 將實驗出現的問題提出, 進行討論, 并給與學生正確的修正意見。
在實驗結束后學生進行實驗整體的整合分析及成績的評定, 包括學生設計的實驗方案、操作規范、實驗態度、實驗結果四項主要內容。設置滿分為10分, 以上四項各占25分,成績列入學生的學期總成績。
作者對本組42名學生進行了教學滿意度的調查, 以便幫助教學的完善及調整。教學方法的滿意度為95%(40/42),學生普遍認為這種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習興趣, 增強了自身臨床分析、實踐能力。教學反響良好。
5.1 教學效果 根據對實驗過程的觀察和學生提交的實驗結果及滿意度的分析, 說明, 綜合性實驗的教學方法是受到學生認可, 對比常規的檢驗教學方法, 綜合性實驗更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有機的結合, 更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5.2 存在的不足 通過對實施綜合實驗教學的分析總結發現以下幾點問題, 由于課時的限制, 影響了教學的最終效果[3];為節約材料和學生的安全性, 在實驗進行中, 沒能完全的實現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目的。
5.3 解決方法 應延長實驗室的開放時間, 增加綜合實驗的教學課時, 提高教學的資料儲備及建設, 為提高綜合性教學質量創造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 臨床檢驗教學的改革, 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 為培養適應當代醫學發展的綜合人才奠定了基礎。
[1] 路圓圓, 翟浩利, 孫鑫, 等.開展臨床檢驗荃礎綜合實驗的嘗試.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 2008, 10(5):585.
[2] 潘志強, 方肇勤, 張煌, 等.PBL教學模式在中醫學綜合實驗教學中的實踐與評價.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1(6):57.
[3] 李慧玲, 鄔劍, 張吉生, 等.綜合性實驗在臨床免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黑龍江醫藥科學, 2008, 31(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