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濤
門靜脈高壓癥(PHT)是因某一原因導致門靜脈中血流受阻, 造成血液淤滯現象, 導致人體門靜脈壓力顯著增高的病理綜合征。據統計, 我國PHT發生率為0.6%~2.1%[1], 且這一數字在近年來不斷升高。現階段, PHT主要治療方法為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 然而在開展這一術式進行治療時,術后并發癥會對患者預后質量造成一定影響[2]。河南省孟州市人民醫院在為PHT患者行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時,通過對患者預后因素進行分析, 在圍術期實施有效預防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預后質量, 現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0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門靜脈高壓癥患者46例, 所有患者均根據臨床癥狀、胃鏡檢查與呼吸道鋇餐輔助檢查等確診為門靜脈高壓癥。其中男27例, 女19例, 患者年齡為25~69歲, 平均為(44.2±2.3)歲;肝功能分級為A級13例, B級10例, C級23例。46例患者脾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表現, 同時有外周血血小板與白細胞數量降低、脾功能亢進、胃底靜脈曲張等臨床癥狀。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術前為患者展開全面檢查并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 對貧血、血小板數量過少與低蛋白患者分別給予對癥處理。對患者中心靜脈壓進行監測, 據此適當調整輸液速度與輸液量。術前給予所有患者應用抗生素, 以便對感染加以預防, 在選取抗生素時, 根據患者實際病情選擇頭孢菌素等廣譜藥物, 同時與抗厭氧菌感染藥物如甲硝唑等聯合應用。
1.2.2 手術方法 對患者行全身麻醉處理。患者取右側斜臥位, 將其上身抬高約15°。術者站在患者左側, 于患者左腋前線平臍處、劍突下、左鎖骨中線與臍下緣作4個穿刺點,各穿刺孔大小分別為5 mm、5 mm、10 mm、10 mm。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并使氣腹壓力保持在12 mmHg左右。利用超聲刀對患者脾腎韌帶、脾胃韌帶與脾結韌帶進行分離, 在分離脾胃韌帶時要將胃短靜脈予以保留。之后, 緊貼脾門, 利用LigaSure血管閉合系統離斷二級分支脾靜脈、動脈與胃短靜脈, 利用超聲刀對脾膈韌帶進行分離。協助患者換為仰臥位,利用LigaSure將賁門四周血管離斷, 直達食管下段約8 cm處。于患者左膈下進行引流管放置。
1.2.3 術后處理 對引流管的引流情況予以密切觀察, 當無血性液體引流時應及時拔管, 禁止給予患者對肝臟有害的任何藥物。為患者及時補充血漿與白蛋白, 并對其體液進行觀察, 維持患者體內酸堿平衡。定期為患者展開血小板、肝功能檢查。
46例患者均順利完成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 術后患者體溫均在38.4℃以下, 血小板計數均低于500×109/L。在治療過程中與治療完成后, 所有患者均未發生發熱、肝昏迷等嚴重并發癥, 且均治愈出院。對46例患者展開1年隨訪,所有患者均生存, 且均未出現肝性腦病。
PHT是因為門靜脈壓力長期增高引發的癥候群, 多數患者由肝硬化引發, 少數可因肝靜脈或門靜脈主干梗阻與其他不明原因造成。若門靜脈血液無法經肝臟向下腔靜脈中順利回流, 則會導致門靜脈壓力升高, 當其超出正常范圍后, 患者就會表現出脾臟增大、腹水、靜脈曲張與脾亢等臨床表現。若患者食管與胃連接位置有靜脈擴張現象, 則其破裂時會導致嚴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人體肝臟中血液供應的主要來源為肝動脈系統與門脈系統。門脈系統主干由脾靜脈、腸系膜上靜脈與下靜脈等匯合而成, 而脾臟供應門脈系統主干20%的血流。當患者出現PHT時, 門靜脈升高可導致門靜脈中血流向肝臟灌注, 同時可引發食管下段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現象。脾臟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是門靜脈高壓癥患者臨床治療主要術式,在PHT患者治療中, 該術式不僅可將脾臟向門靜脈中的血流回流加以阻斷, 同時可促使門靜脈壓力大幅降低, 且不會對患者肝臟中血液供應造成影響, 可促使消化道出血與肝性腦病等發生率大幅降低。
本院在為PHT患者行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時, 通過分析對患者預后有影響的相關因素, 在圍術期期間展開有效預防, 主要包括術前對患者貧血、低蛋白等癥狀予以對癥處理, 合理應用抗生素, 術中合理選擇穿刺點, 對手術操作加以規范, 術后密切關注患者病情發展, 并為其及時補充血漿與白蛋白等措施。研究結果顯示, 46例患者均順利完成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 術后體溫均在38.4℃以下, 血小板計數均低于500×109/L, 術后均未發生發熱、肝昏迷等嚴重并發癥, 且均治愈出院。經1年隨訪, 所有患者均生存,且均未出現肝性腦病。這一結果與余正堂[3]相應研究結果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 通過分析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預后因素, 在圍術期間對并發癥等發生加以預防, 可促使手術治療效果與患者術后1年生存率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 在門靜脈高壓癥治療中, 采取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具有顯著療效, 操作簡便, 術后并發癥較少,可實現良好預后,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1]趙公金, 張秋霞.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診手術中應用.中國實用醫藥, 2012, 7(27):22-23.
[2]毛亞紅.腹腔鏡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圍手術期的護理.實用醫學雜志, 2010, 26(12):2232.
[3]余正堂.急診脾切除賁門周圍血管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34例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刊, 2011, 38(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