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濤 呂念春
探析婦產科綜合護理過程中感染因素及相應對策
孫海濤 呂念春
目的 分析本院婦產科護理過程中出現的感染因素, 并提出相對應的護理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 對2012 年4 月~2013 年10月在本院婦產科進行住院治療的1160 例患者進行進行院內感染的調查、統計和分析。結果 1160 例婦產科患者發生感染31 例, 感染發生率為2.67%;感染部位多為泌尿道和呼吸道, 且感染多見于高齡人群。結論 對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要規范操作, 嚴格遵循無菌原則, 通過全面、科學的護理措施, 降低婦產科感染的發病率。
婦產科;綜合護理;醫院感染;護理對策
隨著醫療的發展, 醫務工作者對醫院感染過程中控制、預防和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1], 而婦產科感染是構成醫院感染的重要組成部分[2]。本文回顧性分析了本院婦產科進行住院治療的1160例患者, 總結感染發生的相關因素,并探討其綜合護理措施?,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2 年4 月~2013 年10月在本院婦產科治療的患者病例資料1160 例。
1.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 1160例患者年齡介于20~55歲, 平均年齡(34.74±10.61)歲, 其中婦科患者525例, 產科患者635例, 根據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 獲婦產科感染病例共31例。對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及感染的部位做統計分析。
1.3 診斷標準 依照國家衛生部(2001)2號文件《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及婦產科醫師、護士的記錄和患者化驗結果。
2.1 感染的發病率 2012 年4 月~2013 年10月在本院婦產科進行住院治療的1160例患者患者中, 發生感染31例,感染發生率為2.67%。
2.2 感染患者的年齡分布 31例感染患者年齡均在20~55歲, 平均年齡(48.74±10.61)歲, 其中4例患者為30~39歲,占12.90%, 11例患者為40~50歲, 占35.48%, 16例患者>50歲, 占51.61%。由此可見, 婦產科感染多見于高齡人群。
2.3 感染與住院天數關系 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數為7.98 d, 31例醫院感染病例的平均住院天數為14.21 d(5~43 d)。
2.4 感染患者和部位分布 31例婦產科感染患者中, 10例為呼吸道感染、8例為泌尿道感染、6例為手術切口感染、5例為胃腸道感染、2例為宮腔感染。分析其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泌尿系統為主要, 手術切口和胃腸道為其次。
3.1 醫院感染與年齡 31例感染病例中的患者年齡為20~55歲, 其中16例患者>50歲, 占51.61%, 高于中青年患者。由此可見, 婦產科感染多見于高齡人群。高齡人群自身體質較差, 手術后由于創傷或失血等因素造成體質進一步虛弱[3],抗感染能力和恢復能力下降,為降低感染發生率, 需同時加強營養及心理護理, 給予重點關注。
3.2 醫院感染與住院天數 沒有出現感染情況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為7.98 d, 31例醫院感染病例的平均住院天數為14.21 d(5~43 d)。由此可見隨著住院時間的延長引起醫院感染的發生率也越大。
3.3 婦產科感染分析
3.3.1 呼吸道感染 本次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呼吸道感染患者比例占據最高, 31例婦產科感染患者中, 10例為呼吸道感染。分析其可能原因為:首先, 患者年齡偏大, 體質虛弱,患各種基礎性疾病的概率增高。其次, 手術過程中實施的麻醉操作可能會造成感染。最后, 多數患者受傳統的產后避風習慣影響, 不進行開窗通風等, 導致病房內空氣質量下降。針對這些可能發生的原因, 可總結以下相應護理措施:①婦科手術全麻過程中氣管插管需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動作要輕柔, 盡量避免或減少對呼吸道的損傷。術后鼓勵患者早期咳嗽排痰, 進而控制呼吸道感染。②在護理過程中定時開窗通風, 針對病房進行嚴密消毒, 改善病房空氣質量。③遵循無菌原則, 加強隔離防御, 尤其做好產房、手術室、母嬰同室及重癥監護室等易感染區的感染管理工作。
3.3.2 泌尿系統感染 本次回顧性分析結果顯示泌尿道感染患者比例占據第二位。31例婦產科感染患者中, 8例為泌尿道感染。泌尿道出現的感染是獲得性感染較為多見的一種(約占30%), 其中41%的此類感染患者進行導尿[4]。導尿屬侵入性操作, 不僅導尿管材料和術后留置尿管均容易造成尿道粘膜損傷[5]。操作過程中無菌技術不嚴格以及留置導尿后護理不當等因素均可造成泌尿道感染。因此, 針對泌尿系統感染發生, 總結其護理措施為:①簡單術后盡量避免導尿或不留置尿管, 在一定要插管的情況下, 嚴格按規程實施插管操作, 動作要輕柔, 盡量減少留置時間。②鼓勵患者多飲水,增加尿量以作生理性沖洗。
3.3.3 切口感染 產科常進行會陰切開術, 由于其生理部位易被糞便感染, 很多患者會出現產后惡露, 因此切口感染在產科中為主要的感染部位[6]。需做好切口感染相關的護理工作:①醫護人員在手術過程中需嚴格按解剖關系縫合, 并盡可能的減少血腫及出血形成。②產婦應注意衛生, 保持外陰清潔, 每天清洗會陰;另外加強產婦術后營養補充。
[1] 俞小萍.婦產科綜合病房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5):947-948.
[2] 武紅梅.婦產科醫院感染因素及控制對策.內蒙古中醫藥, 2011, 29(9):107-108.
[3] 李梅花.老年住院患者醫院感染監測與控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3, 13(10):928-929.
[4] 王超英.導尿引起尿路感染的預防和護理.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2, 11(14):1404-1405.
[5] 喻學紅,任旭東,杜燕.導尿與尿路感染的分析.護士進修雜志, 1996, 11(6):12-13.
[6] 毛莉.婦產科護理中感染問題的分析和探討.護士進修雜志, 2013, 28(9):815-817.
2014-03-13]
264003 山東省煙臺毓璜頂醫院萊山分院婦產科
呂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