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麗 周景玲 霍晶 賀永杰 逯琨 黃秀娟
婦產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和效果
王穎麗 周景玲 霍晶 賀永杰 逯琨 黃秀娟
目的 探討婦產科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與效果。方法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沒有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患者(管理前組), 選取同時間段在本院收治的50例經過護理風險管理的患者(管理后組), 對兩組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 實施了護理風險管理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高達97%, 明顯高于沒有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82%的滿意度, 兩組進行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結論 在婦產科中實施有效的護理風險管理可以提高護理人員對風險的防范意識, 提高護理的質量, 因而也提高了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
婦產科;護理風險管理;滿意度
在婦產科實施有效的風險管理可以極大的保證孕婦住院的安全, 對于護理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由于婦產科的風險因素比較多, 一個孕婦的病情的變化容易影響到母子二人的生命安全。實施風險管理早已是醫院護理管理中的重要關注點, 本院婦產科在實施了護理風險管理制度以來,取得了可觀的臨床護理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婦產科收治的50例沒有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制度的患者, 年齡在18~44歲, 平均年齡28歲, 作為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實施前的管理前組, 選取同一時間段內本院婦產科收治的50例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制度的患者, 年齡在18~47歲, 平均年齡27歲,作為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實施后的管理后組, 兩組患者在年齡和病情的變化程度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在實施護理管理制度前后的變化有可比性。
1.2 護理風險管理的方法 ①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制度。成立護理風險管理小組, 在科室護士長的帶領下按照風險管理的程序進行工作, 對產科病區里的各種隱藏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 制定合理的措施, 每個月召開風險管理的例會, 定期對風險管理的效果進行分析總結[1]。②對護理人員加強法律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科室的護理人員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護士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 進行針對性的有關風險理論的講解, 不斷加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和自我維權意識, 最大限度的降低護理工作中的風險系數。③強化婦產科護理技能的培訓。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的業務學習,加強對護理基礎的反復溫習, 對日常的護理操作和流程進行強化掌握。④提高護理文書的規范化管理。醫療記錄中的護理記錄是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般發生護理糾紛, 規范的護理記錄對護士可以起到很大的保護作用, 所以要重視護理病歷的規范書寫, 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⑤改變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 加強風險管理意識。在臨床中很多的護理糾紛都是因為護理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態度欠佳導致的。所以對婦產科的護士進行風險管理以加強風險管理意識, 改變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 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ASS17.0 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了護理風險管理后, 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高達97%, 明顯高于沒有實施護理風險管理的82%的滿意度, 經過對比, 兩組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風險就是隱藏在日常護理操作和搶救以及各項護理中的對患者和護理人員會造成傷害的因素, 護理風險管理制度的加強提高了整體的護理質量,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 在實施了護理風險管理制度之后, 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護理風險管理制度是整體護理質量提高的基礎, 通過改變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和加強風險管理的意識可以減少護理糾紛的發生[2]。護理風險管理也提高了孕婦的滿意度, 進一步支持了護理風險的管理, 提高了護士的風險意識, 改善了醫患之間的關系, 使得孕婦對護理人員更加信任,促進了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護理風險的管理制度有效的保證了孕產婦的安全, 降低了護理的投訴率。護理工作的風險和難度本身就高, 整個的工作過程是具有連續性和動態性的,所以要在實際的護理工作中找到不足的地方, 對風險進行及時的化解, 提高護理質量。在婦產科的護理管理中, 建立起護理風險的管理制度可以加強護士對風險防范的意識, 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自身素質, 可以轉變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態度,提高護理文書的規范化, 為護理質量的提高打下了基礎, 有效的促進護理風險管理制度可以減少護理糾紛, 給患者和護理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
[1] 姜玉娥.產科護理中潛在的不安全因素與防范對策.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4(5):66-67.
[2] 鄢紅兒.護理風險管理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09, 22(7):66.
2014-3-25]
163316 大慶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