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祥飛 范子濤 隗 勤
(1.國網烏魯木齊供電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830011;2.國網新疆電力公司檢修公司,新疆 烏魯木齊830011)
通過實施配網自動化建設,可以讓配調人員實時監(jiān)控終端運行信息,有效解決“盲調”的問題,當配電線路發(fā)生故障時幫助配調工作人員快速定位故障點,減少停電時間,提升城市供電可靠性。配網通信系統作為實現配網自動化的關鍵部分,如何安全、可靠、高效地將DTU/FTU上傳的信息實時送回配電主站且組網接入方案是否靈活、擴展性強不強,是衡量配網通信系統優(yōu)劣的主要指標。
EPTN是集成了MSTP和PTN技術的雙平面?zhèn)鬏斣O備,普通的PTN設備均采用PWE3仿真技術來支持TDM業(yè)務,對時延敏感的業(yè)務支持不夠友好。EPTN在PTN的基礎上增加了傳統基于SDH的MSTP業(yè)務硬件支持,這是考慮到電力通信網由TDM向分組傳送方向發(fā)展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尤其是對保護業(yè)務而言,PTN尚沒有很好地解決保護倒換時間小于50 ms的問題,還是以采用傳統的TDM業(yè)務傳送為主。
EPON綜合了PON技術和以太網技術的優(yōu)點,上行和下行線路的光信號速率可達到1.25 Gb/s,傳輸距離可達20 km,有成本低、帶寬高、擴展性強、接入靈活快速的特點。EPON由光線路終端OLT、光分配網絡ODN和光網絡單元ONU組成。ODN由無源分光器和光纖線路組成,分光器的分光能力在1∶2~1∶128之間。EPON在物理層采用了PON技術,在鏈路層使用以太網協議,利用PON的拓撲結構實現了以太網的接入。
由OLT到ONU的方向稱為下行方向。在下行方向,OLT發(fā)送1 490 nm的光波,以廣播方式向ONU發(fā)送數據。光信號通過分光器,最終到達環(huán)網柜、箱變內和柱上開關的ONU,ONU通過檢查接收到的數據幀的目的 MAC地址、幀類型及VLAN信息,判斷是否為應該接收的數據幀。由ONU到OLT的方向稱為上行方向。在上行方向,ONU發(fā)送1 310 nm的光波,采用時分復用方式向OLT發(fā)送采集配電終端的業(yè)務。
如圖1所示,烏魯木齊配網通信系統組網結構可分為骨干傳輸層和匯聚接入層,通信主站與各變電站之間的傳輸網絡為骨干層,采用EPTN設備組成環(huán)網:分組業(yè)務帶寬為10 Gb/s,MSTP環(huán)網帶寬為2.5 Gb/s;變電站到現場配電終端的部分為匯聚接入層,采用EPON技術組成“手拉手”保護網上傳信息。
圖1 配網通信系統組網示意圖
本次配網自動化建設區(qū)域內覆蓋的6個變電站由于其光傳輸設備投運時間較早,為華為Metro2050設備,目前該型號SDH設備早已停產,升級擴容困難且無以太網接入功能,若采用2 M接口加協轉的形式勢必會對配電自動化信息的時效性、穩(wěn)定性造成影響??紤]到隨著智能電網、營銷和高清視頻等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電力通信業(yè)務類型將由傳統的64K、2 M等低速小顆粒TDM(時分復用模式)業(yè)務逐漸過渡到FE、GE等大顆粒IP業(yè)務,因此本次采用EPTN設備組建配網通信傳輸骨干網,利用現有的四級網電力光纜組成光纖環(huán)網,如圖2所示。
圖2 EPTN骨干傳輸層組網示意圖
各變電站至配電終端的通信網絡為匯聚接入層,此次配網自動化建設區(qū)域地處烏魯木齊的核心區(qū),因此匯聚接入層選用光纖組網方案。光纖接入方案主要有工業(yè)以太網交換機組網和EPON組網2種,其技術比較如表1所示。
表1 工業(yè)以太網交換機和EPON應用特點
考慮到接入、擴展靈活性和烏魯木齊地區(qū)配網網架特點,我們選取EPON技術作為配網通信系統匯聚接入層的組網方案。OLT設備安裝在變電站通信機房內,2個上行端口分別同EPTN設備的以太網GE端口相連。采用24芯ADSS光纜,沿相關10kV電力線路進行敷(架)設,將OLT和ONU連接組成光纖接入網,安裝在環(huán)網柜、開閉所和柱上開關的ONU通過2個1分2的非均分分光器同2個變電站的OLT建立通道,形成“手拉手”保護網。配電終端DTU/FTU通過1根網線將信息上傳至ONU。
通過采用ONU“手拉手”上行組網的方式,ONU與OLT之間的2條PON線路處于主備狀態(tài),不能同時上傳信息。當主用鏈路的光纜中斷或者分光器發(fā)生故障導致主用線路中斷時,ONU可快速切換到備用OLT。如果在OLT上將保護組與上行以太網端口狀態(tài)或BFD會話狀態(tài)綁定,即建立關聯關系,當OLT上行網絡連接故障或OLT二層物理鏈路故障時,OLT會通知ONU進行倒換,業(yè)務恢復正常。
配網通信系統匯聚接入層采用“手拉手”環(huán)網結構,對于業(yè)務的保護安全性很高。下面以新華路1號環(huán)網柜內安裝的ONU為例進行分析,如圖3所示。
在六道灣變和健康變通信機房各安裝1套OLT,向上通過2根尾纖連接至配網通信骨干層的EPTN設備,OLT數據雙上行,互為備用。每臺OLT用1個PON口通過光分配網絡經分光器10%出光與ONU設備連接組網。新華路1號環(huán)網柜內安裝的雙PON口ONU,1個PON口向上與健康變連接,另一個PON口向上與六道灣變連接,用1個FE以太網口和配電終端DTU連接。正常運行時ONU與OLT之間的2條PON線路處于主備狀態(tài),信息只能從主用鏈路通過六道灣變上傳至配電主站。當主用線路中的某器件發(fā)生故障導致主用線路中斷時,ONU可快速切換到備用健康變的OLT并將信息上傳主站。
圖3 “手拉手”組網業(yè)務流向分析圖
配網通信系統是實現配網自動化的基礎,文章介紹的利用EPTN和EPON技術的搭配組網方案在安全可靠性、擴展性、接入靈活性、通道帶寬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優(yōu)勢,很好地滿足了配網線路點多面廣、環(huán)型和鏈型相結合的情況,符合配網自動化終端到配電主站通信可靠、實時性高的要求,能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滿足配網發(fā)展的需求,在配網自動化建設中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
[1]程遠,石豐琦,樊強.基于EPON的配網自動化通信技術研究[J].電力系統通信,2012(12):7~8
[2]楊興,馮力娜,趙元珍.EPON技術在配電通信系統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通信,2011(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