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運北
千年基業毀于奢侈
郭運北
早先吃飯規矩是很多的,比如吃的時候不能吧唧嘴,夾菜時不能挑精揀肥,喝湯時喉嚨里不能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響,盤子里僅剩的一點菜湯必須和在飯里吃個干凈,至于飯粒兒那是一粒都不許剩的。上述吃的動作若是不合規矩,會被人譏之為吃相難看,老輩人眼里那是極沒家教的。西方人飯前要禱告一番,感謝主賜予的食物,國人類似的動作是吃時要捧著飯碗,那也屬于感激的一種,另一層意思是:捧牢你的飯碗。江浙一帶將吃相難看一詞引申開去,任何一種對事物的大不敬都屬于吃相難看,比如兩人拌嘴,不講理的一方胡攪蠻纏,旁人看了說一句:這人,吃相難看。
如今社會豐裕,講究吃相的似乎越來越少,非但不講究吃相,就連對食物應有的敬重都消失了,浪費現象嚴重,奢侈之風盛行,電視上老在做節儉的公益廣告,能起到什么作用就很難說了。反腐成果說明,鋪張浪費總是跟貪腐相生相隨。如果說一個貪官個人貪欲所占有限,那么,大量伴隨著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所占有和消耗的資源就不可以道理計了。另一種資源消耗,就是土地財政對耕地及濕地、綠地的擠占了。土地紅線嚷嚷了好多年,可對土地的蠶食一直沒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那些礦藏資源豐富的省份,一種巨大的侵吞就是賤賣國有礦藏資產,官商勾結胃口大得嚇人,這樣的吃相真是聞所未聞。
最大的資源浪費,來自于無限制地污染環境,空氣、土地、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已經到了駭人聽聞的程度,每年因污染導致的損失成了天文數字。這就不是吃相好不好的問題了,后果嚴重到我們的后代還能吃什么的問題了。片面強調GDP,忽視環境問題,這種偏頗年年論及,而年年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產業升級結構轉型逢會必提,但最后都成了官方文件的點綴。為什么會這樣?前些年已經有人總結說是“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現有的經濟模式和發展導向出了問題,見木不見林,但如此淺顯的道理真就不明白嗎?
《舌尖上的中國》拍了一后又拍二,老饕們比較認可第一季,對第二季則吐槽不已。我感覺有東西可吐槽還算是幸事,等到沒東西可接著往下拍續集了,舌尖已無事情可干的時候,吃相這個詞大概就可以抹去了。那時候,資源糟踐的糟踐,賣的賣,沒東西可賣了,簡單的吃變作懷舊。沒有了吃,何來的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