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治理“明星股”三維絲2014年4月1日發布2013年年報,除了高達521%的同比凈利潤增幅外,公司在年報稱“如果電除塵技術在火力發電行業的應用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導致客戶使用袋式除塵改造應用減少的話”,公司可能會面臨一系列風險.
業內分析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作為工業除塵行業上游的龍頭企業,三維絲的這一擔憂投射出目前行業的新變化.近兩年被廣為看好的袋式除塵技術以及由此催生的對上游核心部件的需求可能逐漸走向式微,而更高效且經濟性居于優勢的濕式電除塵技術可能成為未來技術主流.
曠日持久的霧霾不斷侵襲,盡管政策發力,企業加碼,但一段時期以來似乎收效甚微.無論是政策方還是業界均在苦尋更好的污染治理新技術及治理模式.
業內專家指出,從政策層面來講,盡管“十二五”以來針對重點行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制都被稱為“史上最嚴”,但霾毒至深的現狀仍在說明實現這一排放目標目前并不理想.
興業證券研究員分析,盡管國內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與國際接軌,但在同等排放標準下,我國需要更高效的霧霾治理技術才能達到排放標準.具體到產生 PM2.5顆粒物最大源頭的工業煙粉領域,從排放指標的定量水平來看,目前國際上普遍在5~50mg/Nm3的范圍,我國電力、鋼鐵、水泥等重點行業均依此定標.但應該注意的是,我國燃用的煤炭灰分多數在 25%~30%,甚至更高水平,而國外多數在 10%以內.這也意味著在同等排放標準下,需要更高效的除塵技術才能達到排放標準.
據了解,目前在工業除塵領域,治理的主戰場基本圈定在火電、鋼鐵、水泥等煙粉塵排放大戶上,而主流的治理技術是靜電除塵、袋式除塵以及新興的電袋復合除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