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生 王平和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醫院 東莞 523660)
PPH加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臨床觀察
張新生 王平和
(廣東省東莞市清溪醫院 東莞 523660)
目的:探討PPH加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自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6例Ⅲ~Ⅳ期環狀混合痔患者,根據手術方法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采用傳統外剝內扎術治療,觀察組采用PPH加外剝內扎術治療,比較兩組的手術效果。結果: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8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PH加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療效顯著,能夠彌補單一術式的不足,術后并發癥少,恢復快,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環狀混合痔;PPH術;外剝內扎術;聯合治療;臨床效果
混合痔是指痔位于齒狀線上下,表面同時為直腸黏膜以及肛管皮膚所覆蓋,混合痔圍繞直腸肛管一周就稱之為環狀混合痔,為肛腸科16種難治病之一[1]。臨床一般采用手術治療,包括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PPH)、外剝內扎術以及痔環切術等,但并發癥均較多,治療效果欠佳。本文就我院收治的Ⅲ~Ⅳ期環狀混合痔患者給予PPH加外剝內扎術,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6例Ⅲ~Ⅳ期環狀混合痔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便血,符合中醫肛腸科病癥診斷標準。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8例。對照組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齡29~69歲,平均(49±20)歲;病程為2~19年,平均(10.5±8.5)年;合并血栓性外痔20例,合并感染以及肛緣水腫28例。觀察組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31~71歲,平均(51±20)歲;病程為2~19年,平均(10.5±8.5)年;合并血栓性外痔19例,合并感染以及肛緣水腫29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常規術前檢查,主要包括:血尿便常規、凝血功能、血糖、肝腎功能、胸片、心電圖、腹部B超等;對于脫垂混合痔合并感染以及肛門水腫患者給予抗感染,1∶5 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2次/d,連用3~5 d,待炎癥以及水腫消退后方可進行手術。行局麻或腰硬聯合麻醉,取左側臥位,可在患者臀部貼寬膠布向左右拉開、固定,以擴大術野;肛鏡檢查直腸以及肛內情況,充分了解痔核大小、分布以及脫垂情況。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外剝內扎術。觀察組采用PPH加外剝內扎術:對患者充分擴肛后,將肛管擴張器置入肛內并固定;借助肛鏡縫扎器,在齒線上方3~4 cm處采用帶針縫線從3點開始順時針向黏膜下層縫合一圈,在荷包縫合線對側9點距齒狀線上3 cm處掛一針牽引線,均行單荷包縫合,荷包線全部潛行黏膜下層并保持在同一水平;女性患者檢查陰道壁有無被縫,將旋松到最大的痔吻合器頭端伸入到荷包縫合線以上,對近、遠端荷包縫合線進行收緊、打結,從吻合器側端引出,同時牽引二荷包縫合線并旋轉吻合器到安全刻度,同時旋緊吻合器;女性患者在關閉吻合器前應檢查陰道后壁是否被牽引至吻合器內,避免陰道受損,出現其他并發癥;打開保險,擊發吻合器,吻合后保持關閉30 s,旋轉并松開吻合器,檢查切除直腸黏膜是否完整;通過旋轉肛鏡查看吻合口,若有活動性出血,應采用吸收線進行“8”字縫扎止血。術后所有外痔均有不同程度回縮進肛管,對于回縮不良或者痔體較大者,應切除痔核;對外痔部分行“V”型切口,剝離外痔部分至齒狀線;對內痔部分縱行鉗夾,雙重結扎,切除;術后肛內置入凡士林紗條引流,無菌敷料包扎,采用膠布進行固定。兩組患者術后3 d均進半流質食,靜脈使用抗生素以及止血藥,每日便后給予1:5 000高錳酸鉀溶液或康復新液坐浴,2次/d,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潤腸通便藥。
1.3 療效標準 治愈:患者脫出、便血及疼痛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再次檢查痔瘡消失;好轉: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痔瘡明顯縮小;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變化。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1 臨床療效分析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8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術后并發癥情況 兩組患者手術當晚均有肛門疼痛現象,給予止痛藥物后疼痛消失,術后無大出血、感染,無肛門失禁、肛門狹窄,肛門外觀平整。術后隨訪中,對照組3例患者復發,占6.25%,觀察組無復發患者,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環狀混合痔在臨床中多表現為大便時出血或者伴有痔核脫出,好發于肛門齒線以上,截石位于3、7以及11點位置,一般無全身癥狀[2~3]。單一采用外剝內扎術每次切除痔核不超過3個,達不到治愈目的,同時術后肛門容易出現水腫、切口感染等現象,肛門殘留贅皮較多,不利于便后肛門的清潔,并且容易復發,影響肛門的形態以及功能等。而單純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治療則有可能導致外痔不能切除或者部分痔體殘留過多,對排便造成一定困難[4~5]。因此,對于環狀混合痔患者給予PPH聯合外剝內扎術能夠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彌補單一手術的缺點。
PPH聯合外剝內扎術的主要優點為:能完全解除痔的臨床癥狀;對肛墊以及肛管破壞較少,同時損傷程度比較輕,并且術后便血少,患者恢復較快;可減少由于齒線上下過多切除導致的肛管精細結構破壞,保存肛門功能;術后肛管形態較好,無肛緣水腫,加上切口小,疼痛明顯減輕。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且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PPH加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療效顯著,能夠彌補單一術式的不足,且術后并發癥少,恢復快,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喻逢春,莫偉林,吳志毅,等.PPH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治療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0):46-47
[2]莫春連,盧永剛.PPH術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重度環狀混合痔60例[J].廣西醫學,2011,33(11):1484-1485
[3]彭梅.PPH術加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48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6):994-995
[4]李洪燕.PPH聯合外剝內扎術治療環狀混合痔145例療效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0,16(6):371-372
[5]張兆明,陳小勛,周永淳,等.PPH聯合改良外剝內扎術治療重度環狀混合痔療效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2,18(6):389-390
R657.18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2.015
201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