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濱 歐陽玉成 易再良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蘆村衛生院 宜春 336026)
探討自制補片平塞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臨床效果
柴濱 歐陽玉成 易再良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蘆村衛生院 宜春 336026)
目的:探討自制補片平塞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74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采用自制補片用平塞修補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定型補片用傳統修補術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兩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無明顯差異;觀察組疼痛感覺輕,異物感輕,術后并發癥少,愈合時間短,住院費用低,復發率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自制補片平塞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手術技術要求低,術后并發癥少,療效高,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腹股溝疝;自制補片;平塞修補術
腹股溝疝是老年人常見病,發病機理為腸管及大網膜甚至盆腔內輸尿管等臟器經腹股溝薄弱處脫出[1],在體表異常隆起,可單側發病,也可雙側同時發病。因患病后不可自愈,病情發展能引起腸管等臟器的嵌頓,嚴重者危及生命。臨床一般采用手術治療,傳統手術以分期手術居多,避免雙側同時修補給局部帶來過大張力,引起切口牽拉痛,或引起術后復發,但住院時間長,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我院采用自制補片運用平塞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效果滿意?,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74例,其中男72例,女2例;年齡47~70歲,平均(60.2±0.4)歲;發生部位:單側疝51例,雙側疝23例;斜疝32例,直疝42例;Ⅱ型疝16例,Ⅲ型疝38例,Ⅳ型疝20例;首發疝56例,復發疝17例,難復性疝1例;合并心血管疾病7例,肺系疾病11例,肝系疾病3例,前列腺肥大或增生4例,糖尿病10例,便秘4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44例和對照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定型補片用傳統修補術治療,方法同普通外科疝修補術。觀察組采用自制補片行平塞修補術治療。補片制作方法:選用強生公司生產的聚丙烯網片,規格15 cm×15 cm,分別制成圓形和長條形兩部分。圓形補片直徑10 cm,長條形補片5cm×l2cm,均有為精索預留的偏圓孔[3]。手術步驟:根據疝的形態分別操作如下:腹股溝斜疝:麻醉生效后,常規消毒備皮,在腹外斜肌腱處做切口,注意保護神經。切口上界在腹外斜肌的腱膜融合處,下界在髂恥束,內側在恥骨結節內緣約1.5 cm處,外側在腹內斜肌位置。逐層解剖,直至露出精索和疝囊,可用無菌濕紗布加大游離間隙。提起精索,將疝囊還納內環口,如果疝囊過大可采取離斷后還納,還納時先將近端關閉,以防術后鞘膜積液。疝囊處理后可見腹膜前間隙。測量腹橫筋膜缺損,當間隙無出血后,較小者直接修補,較大者置入圓形補片平塞修補,注意補片直徑略大于缺損處,將精索套入精索預留孔,憑手感調整補片,再縫合閉合孔隙。提示患者咳嗽或鼓腹,找到下層長條形補片的正確位置[4]。在腹股溝管后壁根據缺損大小將補片置入,注意預留孔寬的在腹側,稍窄的在腹股溝側,補片圓角位置覆蓋在恥骨面邊緣1.5 cm處,遠端超過恥骨結節,預留腹膜前間隙距疝環中心10 cm,然后補片與腱膜組織周圍縫合固定。補片共縫合12針,分別在腹外斜肌、腹直肌融合處、腹股溝韌帶凹陷處、尾部開口處。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口,直至確認無出血或血液滲出將精索放回,逐層閉合切口??稍陉幠业臀环胖靡鳁l。腹股溝直疝:麻醉生效后,常規消毒備皮,基本操作同腹股溝斜疝,不同處在于疝囊還納后,置入的補片超過腹橫筋膜邊緣2 cm,縫合可在筋膜邊緣或較硬的組織連續固定。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術后疼痛感、異物感、術后并發癥、愈合時間及住院費用,隨訪6個月的復發率。疼痛感以VAS計分,分值高于4分者計入例數,異物感以患者自身感覺為準,用10分制統計表統計,分值高于4分者計入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愈合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觀察組住院時間、愈合時間、住院費用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愈合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愈合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s)
組別 n 手術時間(min) 下床時間(h) 住院時間(d) 愈合時間(d) 住院費用(元)觀察組對照組χ2 p 44 30 62.36±4.51 57.21±2.45 0.117>0.05 26.32±1.58 27.16±2.03 0.076>0.05 8.66±1.35 14.33±2.05 1.667<0.05 14.33±0.25 20.33±2.14 1.452<0.05 3 865.44±97.85 5 233.52±102.32 1.046<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感、異物感及術后并發癥、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疼痛感覺輕,異物感輕,術后并發癥少,復發率低,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感、異物感、并發癥、復發率比較 例(%)
本文觀察組所用補片主要材料是聚丙烯,經過記憶控制處理,所以在創口愈合時,隨肌肉的收縮牽拉較輕;且采用圓形和長條形兩部分,中間預留精索孔,置入后封閉孔隙,密閉性更強;邊緣超過缺損部位,當咳嗽、排便、鼓腹等動作腹壓增高時,補片緊貼腹橫筋膜下,不會脫落,避免復發。手術注意事項:手術中,補片位置要放置平整,預留腹膜前間隙距疝環中心10 cm,達到真正的腹膜前間隙化;先修補上層,下層修補前,讓患者做咳嗽、鼓腹等動作,根據腹壓增至最高時加片鋪平固定;部分患者疝環過大,先縫合縮小,防止補片在腹壓增高時經疝環外突復發;上層補片放至超過恥骨結節1.5 cm,但過深易引起出血。平塞修補術較復雜,可用兩個補片修補,但價格低,復發率低,更適合直疝、巨大疝、復發疝等疝環(腹橫筋膜)缺損較大者。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疼痛感覺輕,異物感輕,并發癥少,愈合時間短,住院費用低,復發率低,適合臨床推廣。
[1]施小杰.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腹外疝21例臨床診治體會[J].健康必讀雜志,2011,7(7):17
[2]胡銘榮,陳璽華,季巧金,等.自制網塞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雙側腹股溝疝[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7,30(5):36-37
[3]孫向平,何輝,魯萬銘,等.應用復合平塞補片治療腹股溝疝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06,13(12):2 066-2 067
[4]江淞.用平片自制網塞行疝環填充式無張力修補126例手術體會[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1,11(10):335
R656.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4.02.050
20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