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建
推進信息惠民需強化頂層設計
楊克建
實施信息惠民工程要以構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信息體系為思路;突出重點,務求實效
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成果的不斷涌現,使得信息產業對事關民生的各項事業發展帶來普遍而深刻的影響。社保、教育、公共安全等事關民生領域都面臨著以信息化推動跨越式發展的任務和挑戰。今年4月,國家12個部委聯合提出了實施信息惠民工程試點計劃,嘉興通過積極申報,被遴選為全國的試點城市。這也為嘉興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推進信息惠民提供新動力。
信息惠民是推進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發展是民生的保障,民生是發展的內容和動力。國家在《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在我國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的階段,信息消費具有良好發展基礎和巨大發展潛力。抓住有利時機,加快促進信息消費,既能有效拉動國內需求,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又能提升和發展服務業,推動經濟轉型和民生改善,是一項既利當前又利長遠、既穩增長又調結構的重大舉措。“十五”以來,嘉興電子信息產業保持了年均30%以上增長的發展速度,遠高于全市經濟增長水平和其他產業的發展速度。2013年全市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334家)實現工業總產值697.20億元。截止到2013年底,嘉興社會保障市民卡市域累計發卡量為210萬張。其中市本級103萬張,已覆蓋所有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居民醫保參保對象。民生領域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對于嘉興正在著力打造的電子信息產業具有深遠意義。
信息惠民是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重要方法。21世紀的經濟是全球的實時經濟,傳統的規模經濟將面臨可變成本模式經濟的挑戰,也就是說如何對需求作出快速反應是取勝的關鍵。通過信息化建設、電子政務建設,促進政府職能盡快轉變到更好地完成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是一個重大課題。網上服務信息公開透明、高效便捷的特點,倒逼政府部門主動摒棄被動的服務方式和理念。正在建設的浙江省網上政務大廳正是信息惠民建設的重要方法和內容。這種以梳理服務事項為基礎,優化辦事流程,增強政府服務能力,方便群眾辦事的信息化政務服務模式將不斷推動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
信息惠民是優化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嘉興面臨社會流動性和開放性日益增強,以及民生訴求多樣化、利益多元化、服務個性化、方式便利化的新形勢。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政府對于公共事務的影響只是眾多因素中的一個因素,一個好的社會運行方式還必須包括社會的廣泛參與,即以社會治理替代社會管理,唯此才能充分調動社會積極性,既節省成本有效率,又能提高效能促進社會和諧。目前,網絡信息手段搭建社會參與平臺日益成為各級黨委、政府的共識。南湖、嘉善、海鹽、海寧等縣(市、區)開通的政務微博總粉絲數已超過了140萬,政府與社會、居民的網絡互動效果良好。基于嘉興現有的網絡基礎,建設以社區為單元的社會管理、服務系統,結合社區“四張網”(通信、物聯、互聯、廣電)的應用,將有效推動全市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嘉興努力加快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網絡,信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根據《2013年浙江省信息化發展指數》報告,嘉興市信息化發展指數已達到0.892,位列浙江省第三,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分類指數達到0.851,位居浙江省第一,城區已基本實現了千兆到小區、到樓宇,農村實現村村通寬帶。目前已全面完成有線電視網絡的雙向改造和高清互動數字電視平臺建設任務,實現由模擬電視向數字電視的整體轉換,城鄉之間“數字鴻溝”明顯縮小。
嘉興市廣泛展開信息惠民工作,加快推進浙江省智慧交通、智慧電網試點項目,全面推動政務、民生、醫療、文化、教育、旅游等領域信息化建設,公共信息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水平顯著提升。
2013年底,嘉興市公共事務信息服務平臺已基本實現市、縣(區、市)、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全覆蓋。公共事務信息系統被稱為“嘉興市民一卡通”,發卡210萬張,15個部門(單位)的信息數據在平臺上共享。地理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國內領先,成為全省首個接入天地圖國家主節點的地級市。平臺集成了嘉興市本級的海量基礎地理信息資源,在全市公共管理、城鄉建設、公共服務、應急保障等領域的應用已逐步推開。目前在此基礎上的平臺和專題應用近20個,可通過共享平臺政務版或公眾版直接在線調用市級、省級、國家局數據及服務。
嘉興市較早預見到信息惠民工作的發展趨勢,在新世紀之初就立足推進政府職能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逐步形成了整合全市公共事務部門資源建設公共事務信息系統的思路,制定出臺了《嘉興市公共事務信息系統建設實施方案》(嘉政辦發〔2003〕160號)及多個政策性文件,通過政策補助、政府資金導向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全社會信息消費。近年來,先后開展了基礎網絡服務城鄉均等化工程、智能信息產品制造業提升工程、信息服務城鄉均等化工程、政府云平臺工程和城市信息消費體驗工程等“五大工程”,申報電子商務示范試點和智慧城市示范試點,2014年初被批準成為國家首批信息消費試點城市。
以政務服務“一張網”為重點,提升政府管理服務水平。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分類采集、共享使用”原則,加快建設政務服務網。在基礎設施層面推進市、縣(區、市)、街道(鎮)、社區(村)四級公共服務專網建設,完善人口、法人單位、空間地理、宏觀經濟、征信等公共信息基礎資源庫、數據交換共享體系、公共服務支撐平臺、公眾集成服務門戶,提升公共服務效能。要注重在平臺建設中運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議以市社保事務局為主體把政務云中心的規劃建設與政務服務網、市民卡系統兩個重點應用結合起來。重點開展公共事務信息系統三期建設,推進政府多部門業務協同和信息共享。
以公共服務“一張卡”為重點,提升民生領域建設水平。市民卡融合了人社部“社會保障卡”、住建部“互聯互通卡”兩大智能卡體系于一體,具有很強的應用前景。要依托市社會保障事務局、市公共事務信息中心、市民卡公司“三位一體”的公共事務信息系統支撐體系,積極推進嘉興社會保障市民卡應用,特別要推進健康惠民服務、文教惠民服務、創業就業惠民服務三大領域的拓展應用。要強化公共事務信息數據挖掘分析能力,重點完成社保動態數據分析模型和公民個人信用評價模型兩項應用,為政府決策提供數據支撐。推動市民卡的異地應用,建設市級異地應用管理平臺,為市本級及下轄縣市提供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異地就醫費用清算以及省級社會保障“一卡通”異地就醫接入服務;推動市民卡在滬杭及長三角地區的醫療、交通、旅游等方面更廣泛的應用。
以地理信息共享平臺“一張圖”為重點,提升城市建設運維水平。豐富地理信息資源,完善數據庫與人口庫、法人庫、經濟庫間的關系,拓展地理信息的支撐作用。升級完善平臺功能,提升信息服務能力。打造時空信息云平臺,提供云服務。充分利用客戶端、移動端等網絡服務形式,加強社會公共信息的位置化、空間化能力,實現應用技術普及化。創新多元應用模式,培育新型信息消費。加快共享平臺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聯接,提供城市精細導航;加快共享平臺與物聯網的聯接,實現地理信息與公共交通、道路通行等動態信息的實時對接等。引導社會力量開展專業化、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支持市場主體創新可持續發展模式,引導社會信息消費,培育基于地理空間的信息經濟增長點。具體來說,可在全市深入推進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城管、智慧環保、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慧農業等惠民服務。
以社區服務“一個門”為重點,提升基層為民服務水平。一是在應用方面,建立統一門戶系統,以管理社區基本事務為內容,將多條線分散的垂直業務管理信息子系統整合到統一的用戶信息管理系統入口界面。建立統一、規范和標準的社區工作電子臺賬,提高辦事效率。二是以街道、社區、網格為區域范圍,以事件為管理內容,以處置單位為責任人,實現對社區人、地、事、物、組織“全覆蓋、全時空、全響應、數字化、精細化、動態化”管理。三是建設智慧社區服務系統。在統一的平臺接入居民養老、數字家庭、電子商務等應用示范。要重視利用已建成的嘉興市政務信息資源統一交換平臺信息數據,共享和整合利用市城建委“天地圖”地理基礎信息數據庫平臺、96345社區服務救助中心的現有數據庫。
推進信息惠民是一項長期任務,既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在工作支撐和保障措施上予以落實。要堅持黨委、政府的統籌協調,建立健全跨部門協調決策共同管理的推進機制。要加強標準化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保護。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三網融合”,提升網絡寬帶化、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水平和支撐信息化的能力。還要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優化信息安全管理機制,建設安全可靠的網絡信任體系,高度重視信息安全災難恢復體系建設,形成新的信息安全服務模式。
作者為嘉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