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課題組
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該如何評價
——構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
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課題組
對浙江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評估體系的考察側重于“兩點一線”(“兩點”是指“網站建設”和“用戶體驗”、一線是指“信息傳播”),評價政府網站建設影響力、信息傳播影響力、用戶體驗影響力
注重互聯網影響力是政府網站建設的發展趨勢。政府網站是政府宣傳大政方針、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門戶,是政府為民辦事、政民互動的主要載體,是互聯網時代政府樹立公眾形象的重要途徑。加強政府網站建設是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重視以政府網站建設為主要內容的電子政務發展,把其作為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的一項重要戰略措施。截至目前,我國政府網站體系全面建立,政府網站建設總體處于以功能導向為特征的發展期。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廣泛應用,互聯網日益成為主導社會輿論的新陣地,僅僅注重網站功能是否完整的政府網站建設思路已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用戶對政府網站的需求,這就要求政府網站建設逐步實現從功能導向為主向服務導向為主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影響力將成為政府網站充分發揮成效的新標桿。

表1政府網站發展階段

表2三類針對政府網站的典型評價比較
開展互聯網影響力評價是政府網站評價的新手段。政府網站評價是引導政府網站發展方向、推進政府網站應用深化的重要手段。當前,國內從事政府網站評價的單位主要有三家:計世資訊、賽迪顧問(現為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和國脈互聯。2002年,在國信辦指導下,計世資訊首次在國內推出政府網站評估指標體系。2003年,賽迪顧問受國信辦委托發布了全國政府網站跟蹤調查情況,2004年開始開展全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并將結果公開發布,至今已連續9年。與之同期,國脈互聯也提出了一整套基于績效評估的指標體系。2013年,國家信息中心基于對政府網站發展形勢的分析,建立了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并根據評估結果,先后對中央政府門戶網站、國家發改委門戶網站進行了改版升級。至此,互聯網影響力評價已經成為政府網站改進與提升的主要風向標。
提高互聯網影響力是浙江政府網站建設的迫切需要。根據國脈互聯發布的2013年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顯示,浙江省級政府網站績效得分排名位列全國第3;但根據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評估報告(2013)》評價結果顯示,浙江省級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僅排名31,僅列青海、西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之前。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浙江對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的適應性不足。浙江政府網站建設正處于由發展期到成熟期的過渡階段,網站信息和服務的“供給”相對充足,但供給方式仍以“坐等”為主,主動利用互聯網媒體和渠道“推送”信息和服務的意識和方法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浙江各級政府網站建設發展不平衡,部分行政級別較低的政府及其部門網站建設顯著滯后,從而導致全省政府網站總體互聯網影響力較低。
因此,浙江需要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國家信息中心互聯網影響力評價內容,構建一套體現發展趨勢、適合浙江省情的評價指標體系,以引導全省政府網站的建設和管理。

表3 2013年不同政府網站在不同評價指標體系下的結果對比
從公共信息傳播的角度來說,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得以實現的關鍵在于讓互聯網用戶“得到信息”和“得到所需信息”。“得到信息”的基礎是政府網站包含豐富的信息,這取決于網站自身建設的基礎;“得到信息”的關鍵在于盡可能多地覆蓋用戶獲取信息所依托的渠道、媒介,盡可能便捷地實現信息傳遞,這取決于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流暢度。“得到所需信息”取決于政府網站所提供的信息與用戶需求的吻合度。因此,從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產生機制來看,若能提高政府網站內容的時效性、全面性,強化信息傳遞的多樣性、便捷性,讓所提供的信息能夠最大限度地符合用戶需要,且用戶體驗效果良好,那么網站的影響力自然就會有效提升。
基于上述分析,對浙江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評估體系的考察側重于“兩點一線”。“兩點”分別是指“網站建設”和“用戶體驗”,一線是指“信息傳播”。其中,“網站建設”是互聯網影響力的基礎,網站建設的不斷完善是提升影響力的前提;“信息傳播”是互聯網影響力的關鍵,直接決定影響力的大小;“用戶體驗”是互聯網影響力的重要保障,良好的用戶體驗有助于提高影響力的持久度。
按照以上指標構建思路,在指標選取中嚴格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科學性原則。選取指標既要充分借鑒吸收已有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國家信息中心互聯網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的相關內容,又要立足浙江實際,力求能充分反映浙江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的主要特征。二是前瞻性原則。選取指標要按照系統論的觀點,確保指標體系相對完整。同時,又要保持一定的可拓展性,可以根據互聯網影響力的動態演變對指標體系進行調整和完善。三是可操作原則。數據要有較強的可獲得性,盡可能采用定量指標。對于自動采集難度較大的指標,可結合人工讀網等方法。四是可比性原則。選用指標要注意口徑的一致性,保證指標體系不僅能進行橫向比較,且可以進行某一時間序列上的縱向比較。
按照指標構建的基本思路,遵循上述指標選取原則,浙江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具體如下:

網站建設影響力。根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一般規律,網站的內容和功能是衡量網站建設的主要方面。選取網站內容的時效性、全面性考察網站內容建設水平;選取在線服務的多樣性考察網站功能建設水平。一是內容時效性。在指標構建上,分別選取信息更新率反映及時性,選取信息更新有效率和網站鏈接有效率反映有效性。二是內容全面性。網站內容全面性主要包括信息公開、網上辦事、政民互動三大內容,選取上述三大欄目的開通情況和開通率,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考察網站內容全面性。三是在線服務的多樣性。在線服務多樣性主要包括服務手段的多樣性和服務內容的多樣性。在指標構建上,選取移動APP、公共微博、微信開通情況反映在線服務手段的多樣性;選取共享服務、多語言版本開通情況,及主流瀏覽器、內部搜索功能支持情況等反映在線服務內容多樣性。
信息傳播影響力。據國家信息中心相關研究顯示,通過搜索引擎、媒體網站鏈接登陸、訪問政府網站的比重已近60%,搜索引擎和媒體網站已成為政府網站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選取搜索引擎影響力、媒體網站影響力考察信息傳播過程;選取用戶覆蓋度考察信息傳播實際效果。一是搜索引擎影響力。搜索引擎影響力主要包括兩大類:直接影響力,即政府網站信息通過搜索引擎本身進行傳播;間接影響力,即政府網站信息以搜索引擎為中介進行傳播。在指標構建上,分別選取搜索引擎收錄頁面率、搜索引擎收錄數增長率反映對搜索引擎的直接影響力;選取通過搜索引擎訪問網站的比率反映搜索引擎的間接影響力。二是媒體網站影響力。媒體網站主要包括導航類網站、百科類網站和社交類網站。在指標構建上,分別選取通過導航類網站、百科類網站、微博網站訪問政府網站的比率來反映三類主要媒體網站的影響力。三是用戶覆蓋度。用戶覆蓋范圍包括省內外、國內外。在指標構建上,分別選取省內用戶訪問率、省外國內用戶訪問率以及國外用戶訪問率來反映用戶覆蓋度。
用戶體驗影響力。“多、快、好、省”是影響用戶體驗的四大要素,其中,“多”側重于從數量方面考察網站內容和服務,在網站建設中已得以體現,“省”側重于從成本方面考察網站內容和服務的易獲取性,不在指標體系關注的范疇之內。這里重點考察“快”和“好”,選取流暢度考察“快”;選取網站信息、服務供給和用戶需求的吻合度考察“好”。一是需求吻合度。一般來說,網站內容、功能和用戶實際需求的吻合度越高,用戶訪問量就越多,關注度也越高。在指標構建上,選取總訪問率反映用戶訪問的總體情況;選取訪問頁面二次跳轉率和頁面平均訪問時長率反映用戶關注度。二是體驗流暢度。一般來說,頁面響應速度越快,用戶訪問越流暢,用戶體驗的愉悅度和價值感就越高。在指標構建上,選取頁面響應速率、頁面下載速率反映用戶訪問流暢度。
評價模型構建。本文采用簡單線性加權的方法,評價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ZGWEII為浙江省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指數;Xijkθ為第i類一級指標中第j項二級指標中的第k項三級指標中第θ項四級指標項的測評值;Wijkθ為第θ項四級指標的權重;n為一級指標數量;m為第i項一級指標中的二級指標數量;l為第i項一級指標中第j項二級指標中三級指標數量;β為第i項一級指標中第j項二級指標中第k項三級指標中四級指標數量。
數據采集及處理。本次評價指標體系相關數據的采集,以自動采集法為主,輔以人工讀網核實法。自動采集法是指利用數據采集工具,自動化抓取互聯網數據的采集方法。該方法主要應用于網站內容時效性、信息傳播影響力及用戶體驗影響力等數據采集。人工讀網核實法是指通過人工方式瀏覽被評估網站,核實被評估政府網站相關功能。該方法主要應用于網站內容全面性和服務多樣性等數據采集。
該評價指標體系包含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兩類。定量指標相對化,即對被評價網站的指標值與該類指標的目標值作如下處理:

其中K是指規定的時間節點。
定性指標定量化,將指標體系中涉及的“有”、“無”開通兩種情況分別賦值為1和0,目標值為1。
權重確定。權重確定方法主要有專家評分法和平均賦權法兩種。專家評分法,即通過專家賦權確定指標權重。平均賦權法則是對各分類指標采用平均權重。本文一級指標權重確定通過專家評分法,網站建設影響力、信息傳播影響力、用戶體驗影響力等一級指標權重賦值分別為3/10、2/5和3/10。二、三級指標采用平均賦權法。
課題組組長:王寧江;課題組成員:應瑛邱自若李運濤杜偉杰錢丹陳鵬飛李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