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瑞洪
作者為衢州市衢江區區長
圍繞“建設美麗浙江、創造美好生活”奮斗目標,衢江區要以抖擻的精神、戰斗的姿態、務實的舉措,加快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努力建設生態休閑的美麗衢江,不斷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指數。
以環境治理為重點,加快建設生態家園。作為錢江源頭、生態屏障,要狠抓治水、治氣、治污、治違等環境綜合治理,努力打造天藍、水清、山綠、地凈的生態家園。“五水共治”治出一泓清水。堅持治污先行,通過整治,烏溪江水質常年保持華東地區最好的I級地表水標準,近期重點要加快銅山溪等河道污染治理,推進生豬移欄出村入園,削減生豬飼養量20萬頭,確保有一批可以游泳的河流、年底前基本消滅黑臭河。監督衢江治水,讓衢江水清見底、人歡魚樂。“鐵腕治氣”保持一片藍天。扎實開展石灰鈣行業整治提升,關停90家石灰土窯,推動鈣產業轉型提升,切實改善空氣環境質量,確保全年AQI優良天數達到75%以上。“三改一拆”形成破竹之勢。堅持拆改用結合,總結推廣“選房超市”、“房票安置”方式,在完成城中村改造一期448戶整體搬遷的基礎上,啟動二期房屋征收,加快4個安置小區建設,年內完成“三改”24萬平方米,積極申創“無違建區”。
以城鄉統籌為路徑,加快建設美麗家園。按照現代田園城市和國家休閑區目標要求,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發展空間。建設現代田園城市。研究完善城市和經濟發展規劃,加快江濱景觀帶、中央商務區、衢州新農都等城市項目建設,盡快塑造衢江中心城區形象。制定人口集聚政策和安置規劃,建設新屋里萬人集聚安置小區,引導城中村、城郊村和山區庫區群眾到城區、中心鎮居住,加快農民市民化進程。有序開發城區地下空間,實施數字城管、智慧環保工程,著力構建大城管、大執法格局,保障城市交通暢通。爭創省級美麗鄉村先進縣。突出抓好美麗鄉村精品線、示范鄉鎮、風情小鎮、精品村和省級歷史文化重點村建設,堅持現代村居與傳統文化的統一,力爭將美麗鄉村打造成為衢江的“金名片”。切實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生態保護,堅決摒棄“要錢不要命、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壞后恢復”的發展模式,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不折不扣完成減排任務,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成功創建省級生態區。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要求,對烏溪江庫區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修復,確保烏溪江濕地公園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以產業提升為支撐,加快建設活力家園。牢固確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科學布局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努力建設生產集約高效、生活宜居適度、生態山清水秀的活力家園。集聚發展生態工業。啟動省級循環經濟示范區創建,開展衢江經濟開發區循環化改造試點,加快總投資10億元的紅河鋅聯循環經濟產業園、70億元的抽水蓄能電站等重大產業項目進度,力爭把循環經濟、新能源產業培育成為支撐衢江發展的百億新興產業。做優做精生態農業。加快蓮花、全旺、千里崗三大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三園聯建”,實施省級農業高科技園區項目,積極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積極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放心示范區,推進農業生產標準化、生態化、品牌化和農產品有機認證,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和追溯體系,打響衢江優質生態農產品品牌。積極培育生態休閑旅游業。積極發展生態休閑旅游、健康養生養老等新興服務業,重點抓好蓮花釋界文化旅游景區、醫療康復養生中心等項目規劃招商,完成蓮花休閑農業旅游4A級景區和3個3A級景區創建,積極申創省級旅游度假區,打造“氣養、水養、食養、藥養、心養”相統一的養生福地。
以民生改善為根本,加快建設和諧家園。始終牢記“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的總體要求,多措并舉促增收、優民生,保平安、定民心,努力共建讓人民群眾擁有發展自豪感、生活幸福感、心靈歸屬感、社會認同感的和諧家園。拓寬增收渠道。科學把握農民增收“持續、普遍、較快”六字導向,引導農戶發展果蔬、漁業等多種產業,幫助農民在農業園區就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促進農民多元增收。發展民生事業。樹立“小財政、大民生”理念,推進農民飲用水等一批民生事業項目,滿足人民群眾的就醫、就學、出行、文化等需求。深化平安建設。扎實做好道路交通、工礦企業、消防等領域安全生產監管,加大矛盾糾紛化解力度,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平安建設“十連冠”。深化正風肅紀行動,為建設“兩美”衢江、提升幸福指數營造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