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事業財務會計工作
2013年,文化財務會計工作科學規劃、統籌協調、扎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各項既定工作任務。
2013年,文化財務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緊密圍繞文化改革發展中心工作,積極策劃項目,爭取資金,不斷提升對文化改革發展的保障水平。2013年,全國文化事業費達到530.49億元,比2012年增加50.39億元,增幅10.5%;全國人均文化事業費38.99元,比2012年增加3.53元,增幅10%。2013年文化部部門預算與中央補助地方專項資金首次實現“雙突破”,均邁過40億元大關。落實2013年部門預算45.21億元,比2012年增加9.74億元,增幅27.5%;落實2013年中央補助地方專項資金42.8億元,比2012年增加3.83億元,增幅9.8%。另外,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及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均得到有效保障,支持文化部所屬中央文化企業做大做強。
根據中央要求與文化部黨組部署,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控制“三公經費”支出、規范因公出國經費管理等方面,及時制定規章制度,規范財務審批流程。首次完成駐外文化機構財務巡視檢查、境外工程財務決算審計,進一步推進重點項目專項資金檢查、國有資產管理專項檢查、內部審計輪審、司局級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制定《文化部預算執行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試編《文化發展統計公報》,通過及時準確權威的數據,直觀解讀文化改革發展的新成就,標志著文化統計工作自此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統計產品體系。
2013年是文化部預決算信息公開力度最大的一年。除按時在文化部政府網站公開2013年度部門預算、“三公經費”和2012年部門決算情況外,還補充公開了文化部2007年至2009年預決算信息,并應申請以書面形式向公眾反饋故宮博物院2007年至2013年的收支情況。
落實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推動“代表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文藝院團等事業單位實行企業化管理”的要求,會同財政部研究起草調研報告、提出改革思路與政策建議。積極爭取財政追加安排中直院團改革發展經費2.07億元,使得8家文化部直屬文藝院團的經費增幅超過82%,為院團實行企業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積極與國務院辦公廳、中編辦、財政部等單位溝通,在抓緊籌建基金管理中心的同時,研究制定有關基金章程、工作制度、財務管理辦法及項目管理辦法等制度性文件,為創新財政投入模式,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確保基金未來的良性運作打牢基礎。
以“平安故宮”工程總體方案獲得國務院批準同意為代表,近10項大型重點文化工程有序分步地推進策劃與實施方案。其中,已完成立項批復的中國國家畫院擴建、中央歌劇院劇場、國家美術館與中國工藝美術館4項重點工程,投資共計36.88億元。中央芭蕾舞團業務用房與中國歌劇舞劇院劇場等已開始前期選址與方案策劃,國家圖書館“國家文獻戰略儲備庫”項目正式啟動。以《工程結算審核和財務決算審計管理實施細則》的發布為標志,中小型設施項目的管理得到進一步規范。
落實《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發展規劃》,通過對文化中心開展工程決算審計及財務巡查,進一步規范文化中心建設的監督管理。起草《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預算管理辦法》,增設文化中心運行保障經費項目預算。完成尼日利亞中心揭牌,新加坡、悉尼中心順利在建,丹麥、塞爾維亞、斯里蘭卡、老撾、尼泊爾中心開展前期選址籌建工作。2013年,中編辦批準成立文化部海外文化設施建設管理中心,進一步增強了海外基建工作的力量,標志著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建設工作跨入新的發展階段。
研究建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經費保障機制、中央補助地方專項資金及文化部本級撥付地方資金的監督管理機制,努力形成對基層公共文化建設工作的經費保障到位、專款專用到位、設施規劃落實與監管到位的支持環境。
成功召開第三次全國文化文物系統對口支援新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參與武陵山區、烏蒙山區等11個連片特困地區的政策調研與規劃編制工作,爭取文化建設項目和資金。在流動舞臺車工程的基礎上實施流動圖書車工程,為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級圖書館配送流動圖書車。
繼續舉辦2013年文化部系統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班。同時,為幫助文化財務系統廣大工作者盡快掌握新出臺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文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及時適應制度新變化和掌握新內容,一方面,起草了《文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解答材料,對新制度主要內容進行闡述;另一方面,舉辦培訓班,對近300名地方文化廳局財務處長和直屬單位全體財務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
(文化部財務司供稿于愛國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