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東
必須以鞏固“穩”的基礎、保持“增”的勢頭、強化“好”的導向、堅定“進”的信心,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
分析把握經濟形勢、決策部署經濟工作,是駕馭市場經濟和應對復雜局面極為重要的能力與水平之所在。筆者以為,運用辯證的指導思想與方法論,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把握提質增效的中心任務、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是當前我們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的四大支柱。
堅持兩點論,堅持底線思維,是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的認識基礎,是研判經濟形勢和做好經濟工作十分實用、管用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論,有利于在看到成績的同時看到問題、在面對挑戰的同時抓住機遇、在從壞處準備的同時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當前,浙江發展正面臨嚴峻的考驗和挑戰,舊的粗放增長模式無以為繼、體制機制先發優勢逐漸弱化,必須時刻保持清醒認識,辨證地看問題。只有重視跟蹤分析和把握發展形勢的不斷變化,未雨綢繆,加強研判,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才能積極有為,創新求進。
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好、穩中求優,是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的基本方針,是做好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必須統籌協調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之間的關系,統籌協調好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文明之間的關系,統籌協調好消費基礎作用、投資關鍵作用、出口支撐作用之間的關系,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抗風險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穩”是當前經濟工作要求的大前提,只有首先穩增長,才有資格談發展,才有調結構、轉方式的主動權,否則大起大落,只能是焦頭爛額、被動無為。“進”是貫穿經濟工作始終的總目標,也是檢驗經濟工作成效的唯一標準。只要是看得準的、符合實際的,就要大膽上、大膽干、大膽進。需進一步鞏固“穩”的基礎、保持“增”的勢頭、強化“好”的導向、堅定“進”的信心,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善做善成,積極主動地促進浙江經濟發展有更大作為。
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是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的關鍵立足點,是做好一切經濟工作的中心,是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的決定因素。當務之急是推動“三個加快”:加快轉變并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創新動力、市場活力,實現創新驅動和內生增長,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協調推進。經濟發展方式決定經濟發展前途和命運,根本途徑是依靠科技進步與內需拉動,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浙江將一以貫之地落實中央精神,堅決破除以GDP論英雄的觀念,強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五水共治”為突破口打好經濟轉型升級“組合拳”,以創新驅動為核心戰略破除傳統路徑依賴,實現經濟發展取得新進展、呈現新氣象。
全面深化改革,是牢牢把握經濟工作主動權的根本保障,必須擺在當前各項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其中的關鍵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市場和政府并不是互不相干的,更不是天然對立的,處理得好就會相輔相成乃至相得益彰。這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其訣竅就在于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時,不要忘記政府應有作為,以免其成脫韁野馬;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時,切記莫凌駕于市場之上,以免異化為越俎代庖。只有二者形成合力、協同發力,才是經濟發展之莫大福音。浙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大方向,重中之重是強化轉型升級“組合拳”的體制機制保障,健全長效機制,發揮常效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作出的“八八戰略”重大決策,是研判經濟形勢、做好經濟工作的典范,是浙江新世紀以來發展的靈魂與棋眼,一招活、滿盤贏,必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續寫好“八八戰略”新的更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