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毅偉
景寧是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同時也是欠發達地區,其經濟總量低于浙江省26個欠發達縣平均水平,僅占麗水市的4%左右。2013年以來,景寧縣以新型城鎮化為契機,以“生態立縣、產業富縣、文化名縣”為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新城區、新山區、新景區、新園區”建設,著力謀劃項目、引進項目、實施項目、監管項目,努力擴大有效投資,全力打造“中國畬鄉、小縣名城”。
謀劃大項目,鞏固“四個新區”建設基礎。項目謀劃工作是有效開展項目建設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景寧縣把民族、生態兩大特色優勢融入項目謀劃中,謀劃了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即加快“四個新區”建設,努力擴大有效投資,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行動計劃(2014-2016年)。計劃實施重大項目133個,規劃總投資463.3億元。項目謀劃堅持“三個依據”:一是依據規劃的深化完善來謀劃項目。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以“十二五”規劃綱要、山區經濟發展規劃和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求為依據,謀劃一批符合新型城鎮化導向的項目。二是依據政策優勢來謀劃項目。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大力度繼續支持景寧畬族自治縣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大力加強新城鎮建設、工業產業、生態建設、重大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發展等項目的謀劃,用足、用活、用好上級政策,把政策轉化為項目、投資、生產力。三是依據資源和民族風情優勢來謀劃項目。抓住農產品資源、山水資源和民族資源優勢,謀劃一批旅游、能源、竹木加工、生態農業等產業項目。
引進大項目,提升“四個新區”建設品質。景寧縣明確“四個新區”發展導向,致力于引進一批生態產業項目。在浙商(景商)回歸集中簽約儀式上,達成意向性簽約項目19個,總投資68.88億元。項目引進注重“三個提升”:一是提升影響。加強與國內優強企業、招商中介機構和在外景商的聯系;多渠道宣傳投資環境;建立健全招商引資推介項目庫,積極向外推介。二是提升質量。努力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高成長性關聯項目,堅決拒絕不符合生態產業政策和新型城鎮化要求的項目。三是提升服務。大力推行項目備案跟蹤制,成立招商局負責項目的政策咨詢和綜合協調服務,確保項目早簽約、早開工、早竣工。
實施好項目,夯實“四個新區”建設根基。景寧縣圍繞“神奇畬鄉、養生福地”的目標定位,加快推進養生養老、休閑度假、觀光體驗等一批涉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縣涉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68億元,同比增長29.1%。實施項目做到“三個強化”:一是強化審批保障。項目審批按照“優化流程、簡化手續、提高時效”原則,實施“綠色通道”快速審批辦法,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涉及多個部門審批的事項,推行“7+X”項目推進工作機制,相關部門主動對接,現場服務;推行項目模擬審批和項目審批代辦制,提高審批效率。二是強化資金保障。積極主動與上級溝通、對接,以獲得省級以上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積極促進項目業主與銀行對接,為企業與各商業銀行牽線搭橋。三是強化用地保障。充分利用畬族獨特優勢和省重大產業項目用地獎勵政策向上“爭”地,爭取更多的項目納入省重大產業范圍;盤活資產,有效整合資源,保障項目建設用地。
監管好項目,筑實“四個新區”堡壘。監管好項目是項目順利實施和投資穩步增長的保障。景寧縣創新監管方式、完善監管制度、提高監管水平,將“四個新區”建設項目年度目標任務細化到每個月份進行監管,重大前期項目開展風險評估。項目監管突出“三個完善”:一是完善項目聯系制度。堅持“一個項目、一套班子、一個機制、一抓到底”原則,確保每一個項目都有責任領導、責任單位、責任人員,重點項目和重大前期項目實行全程督查和跟蹤服務。二是完善項目建設督查制度。定期開展項目建設督查,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問題和困難;定期張榜公布項目推進情況表,重點項目還張榜公布每月投資完成情況前十名和后十名名單。三是完善項目考核制度。項目建設目標任務、項目前期工作目標責任、項目推進部門服務工作、項目推進政策處理四項內容分別進行單項考核,重點項目實行月排名季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