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糧食部門財務會計工作
2013年,各級糧食財會部門緊緊圍繞糧食流通工作中心,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積極應對國內外經濟和糧食市場復雜形勢,協調資金促進糧食收購,爭取財稅政策減輕企業負擔,做好部門預算,加強行業管理,不斷推進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發展,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是協調財政出臺《關于部分國家儲備商品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對承擔政策性糧油儲備任務企業免征印花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并對其取得的利息和價差補貼收入免征營業稅,減輕企業負擔。二是協調財政印發《國家最低收購價臨時存儲糧食財政財務管理辦法》,完善有關糧食財政財務政策,規范企業財務行為,維護國有糧食企業尤其是基層代儲企業的正當權益。三是會同國家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妥善解決10省(區)因災借糧產生的遺留債務問題。
一是夏糧和秋糧收購期間,及時下發通知,指導各地加強糧食收購資金籌集和管理,保障糧食收購工作順利進行。重點協調解決江西、吉林等部分倉容緊張、貸款困難的省份做好糧食信貸工作,促進農民售糧變現和增產增收。對縣級儲備糧貸款及規模落實等情況進行調查,提出加強儲備糧貸款管理的措施。二是加強與農發行溝通,增強糧食收購貸款雙結零政策的靈活性,解決了雙結零政策執行過于機械、影響正常經營等問題。在2013年玉米和大豆臨儲收購中實行收購資金“分貸分還”,協調農發行適度降低貸款門檻,支持夠條件企業參與政策性收購。此外,協調核銷部分國有糧食企業附營業務占用貸款和其他經營性虧損掛賬,提高企業資產質量和信用等級。三是探索收購資金供應新渠道,與中國農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開展戰略合作,改善糧食企業收購資金供應環境。
一是赴江蘇、安徽、遼寧、河南、湖北、天津等省(市)開展專題調研,并召開部分中央和地方糧食企業負責人座談會聽取意見,系統梳理和總結近年來企業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問題和經驗,提出進一步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發展的政策建議。二是加強與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發展工作聯系點的溝通聯系,通過簡報、政府網站等多種形式總結、推介各地的好經驗、好做法。赴黑龍江等省調研“糧食銀行”發展情況,提出穩步推進“糧食銀行”試點工作的意見。三是印發《關于切實降低糧食流通費用提高糧食流通效率的意見》,提出降低糧食企業流通費用的具體措施。
通過完善政策、經驗引路,各地指導糧食企業深化產權改革,強化內部管理,發展新型經營業態,拓展經營空間,提高企業效益。2013年實現統算盈利77.29億元,27個省(區、市)實現統算盈利,北京、山東、江蘇、廣東、安徽、上海、新疆、浙江、黑龍江等省(區、市)盈利額上億元,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
一是在爭取財政部各項財政資金、保障全局各項糧食事業順利開展的基礎上,重點做好“糧安工程”相關資金的協調工作。協調財政部增加或保留與“糧安工程”相關項目預算,并設立“糧安工程”專項預算。二是做好部門預算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合理安排各項資金,嚴把支出審核關,努力降低“三公經費”開支。同時,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各地糧食財會部門也都圍繞中心工作,爭取財政支持,服務糧食流通事業發展。
一是建立全國糧食財會信息數據庫,提高糧食財會統計數據的全面性和準確性。二是組織編寫《糧食企業會計實務操作手冊》,指導企業執行會計準則,促進糧食行業新舊會計制度順利接軌,規范企業會計核算。三是進藏調研,組織專家對西藏糧食財會人員進行培訓,贈送電腦設備和財會書籍,支持西藏做好糧食財會工作。各地也組織了糧食財會人員培訓班,提高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能,增強糧食財會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國家糧食局財務司供稿羅文娟 郭建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