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銷合作社財務會計工作
2013年,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財會部門認真貫徹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總社五屆六次、七次理事會議決策部署,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注重協調溝通,強化監管指導,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社有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為抓手,為推動供銷合作社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根據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進一步加強預算、財務和資產管理制度建設。出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會議費管理辦法》《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差旅費管理辦法》《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出國經費管理辦法》《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政府集中采購管理細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本級財政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實施細則》《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直屬事業單位對外投資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較為完善的財務制度體系。
二是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和審計整改要求,加強預算和財務支出管理。規范會議活動和會議費管理,有效壓縮會議數量、規模,會議預算較上年減少26%;按照中央壓減5%預算的要求,合理制定壓減方案;優化2014年預算編制方案,以專項業務費取代部局業務費,使預算與工作方案一一對應,細化預算編制科目,使經費測算更加準確。按照中央《違規發放津貼補貼行為處分規定》要求,匯總各部局和總社直屬事業單位津貼補貼發放自查情況,梳理在職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津貼補貼發放項目,追根溯源,理清發放范圍和資金來源,按政策規范津補貼發放行為。
三是按照國家審計工作安排,配合做好2012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和會議費、出國費使用情況專項審計及相關整改工作。提供各項審計資料和數據近100份,就審計署提出的“新網工程”專項資金管理、總社自有資金性質、會議費支出、出國費支出、所屬事業單位財務和資產監管等30多個事項逐個解釋說明,保證了總社2012年度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圓滿完成。積極推動審計整改工作,開展“新網工程”專項資金檢查。推進總社自有資金管理改革,進一步明晰總社財政資金與自有資金收支界限。
一是積極推進財務信息化建設,提升財務工作的科學化水平。構建“總社財務信息化管理平臺”,將原有的907個會計科目精簡到309個,把簡單的橫向縱向線條式管理變為多維網絡式管控,多角度明晰費用支出性質;改變原來分賬套記賬、月末合并賬套的局面,實現機關財務統一賬套核算、統一預算控制、財務集中管控的工作方式,逐步實現預算執行和財務監管從“人控”向“機控”的轉變。
二是完善“新網工程”項目資金管理,提升規范化水平。建立覆蓋項目資金申報、審核、使用、檢查等各環節的監管機制,完善落實相關責任制。順應中央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發展趨勢,2013年度“新網工程”專項資金首次按照統一量化原則分配,減少人為因素,并將本級“新網工程”專項資金分配原則和結果在總社網站進行公開。強化扶持項目后續管理,加強資金跟蹤監管和績效評價,實施項目建設和資金使用情況季報制,督促檢查項目單位嚴格執行資金使用計劃,推進項目建設進度。
一是健全供銷合作社有資產監管體制機制,完善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制定《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及薪酬管理辦法》,督促指導中國供銷集團出臺《中國供銷集團出資企業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辦法》《中國供銷集團關于加強內部管理提升運營質量的意見》,審核批復《中國供銷集團發展戰略》。深入研究如何理順總社、供銷集團及成員企業三者關系,探索完善社有企業管理模式。
二是加大對社有企業重大事項的監管與服務。研究提出供銷集團發展戰略、引進戰略投資者、經營者持股、董監事會建設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協助中國供銷集團籌建財務公司,指導企業提高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加強對企業境外資產的監管,積極推進解決中合啟元托管的兩家“中國”字頭企業的重組改制,組織研究基金公司股權轉讓、供銷石油公司成立、中再生公司重組等事項。
三是加大管理力度,規范事業單位和主管社團財務和資產管理。積極推進《事業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等新財務制度在直屬事業單位的實行。加強直屬事業單位投資事項的審核,答復鄭州所現有土地拆遷的緊急申請,批復科技推廣中心理財、鄭州所和濟南院出租房屋等事項。
一是圓滿完成預決算和政府采購工作,獲多項表彰。完成部門預決算和自有資金預算的匯總、編制、上報、調整和批復工作,及時向社會公開預決算信息,監控督促預算執行進度,加強國庫支付管理,組織有關單位部門開展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審核儲備商品貼息,完成政府采購信息統計和政策解答工作,完成總社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年度資產配置預決算編制,做好財務數據和資產臺賬管理的基礎工作。在財政部組織的評比中,預算編制工作獲三等獎,決算編制工作獲二等獎,政府采購信息統計工作獲得優秀表彰。
二是嚴格履行財務核算程序,把好經費支出關。繼續在總社機關推行使用公務卡,按月通報預算執行進度,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嚴格會議費、培訓費和“三公經費”支出管理,獲得2012年度工會財務工作競賽評比獎勵,并在2012年公費醫療工作年終聯審互查中被評為先進單位。舉辦財務制度培訓班。
三是加強溝通協調,推進預算執行。建立機關財務季度座談會制度,強化與機關財務人員信息溝通,及時掌握機關財務核算和費用支出報銷等情況。進一步加強對經費支出的業務指導和預算執行進度的督導工作,按月編制預算執行月報,分析機關經費支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
一是爭取各項扶持政策,為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提供更多支持。在中央專項轉移支付大部分轉為一般性轉移支付以及財政收入增幅大幅放緩的背景下,爭取2013年“新網工程”專項資金14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1億元;各省級供銷社財會部門爭取新網工程配套資金12.1億元。財政部“一下”預算確定2014年總社本級“新網工程”專項資金3億元,維持上年度同等水平。組織總社本級企業申報2013年度基建貸款貼息項目,獲財政部批復項目3個,貼息資金1 648萬元。設立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發展專項資金,為加強供銷合作社基層組織建設提供支持。
二是指導系統財務工作,服務系統企業發展。建立和執行新的系統企業財務指標體系,優化網絡報表系統運行的軟硬件環境,提升系統會計電算化水平,建立全系統各層級、各行業、各種產權類型企業的財務數據框架,為指導系統企業改革發展和綜合業績考核等重要工作提供科學有力的數據支撐。落實季度經濟運行會商制度,提升系統企業會計信息的匯總分析水平,密切關注國家宏觀經濟運行形勢、經濟政策調整、行業市場變化、國有企業經營狀況等,指導系統企業防范市場風險,加強財務管理,提升營利水平。2013年,全系統實現營業收入16 126.5億元,同比增長19.2%;實現利潤總額311.3億元,同比增長19.4%;所有者權益2 713.9億元,同比增長17.2%。
三是加強調研和培訓,探索創新財務管理和社有資產監管模式。開展“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全面情況”和“社有資產屬性及監管、運營情況”專題調研,總結經驗,探索企業聯合重組的共性規律和模式。以中國會計學會供銷合作社分會為平臺,組織系統財會部門對企業聯合合作等課題廣泛開展調研活動,交流財會工作。積極協調湖南省社、海南省社社有資產維權工作。針對報表工作和系統財務管理和資產監管的熱點問題,組織系統財務人員培訓班。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財會部供稿李興文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