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仕郭偉偉
兩化深度融合的“臨安行動”
高忠仕郭偉偉
工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體與轉方式、調結構的主戰場,加快提升工業信息化水平,助推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簡稱“兩化深度融合”),謀求信息化和工業化同步發展,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業經濟工作的關鍵內容?!肮I智能控制助跑信息化建設——杭州市兩化深度融合臨安行活動”已拉開兩化深度融合向縣(市、區)進一步延伸的序幕,在臨安市實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的過程中,須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兩化深度融合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彼此在更大的范圍、更細的行業、更廣的領域、更深的應用、更多的智能、更高的層次方面實現交融。具體而言,兩化深度融合在范圍方面將向地市、區縣、產業集群、園區等基層單位進一步延伸;在行業方面將從工業大類行業向各自細分行業擴展,并進一步擴展到生產性服務業;在領域方面將從單個企業的信息化向產業鏈信息化延伸,并由管理領域向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節能減排、安全生產領域延伸;在應用方面,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將在工業領域得到應用,企業信息化從單項應用向局部集成應用、全面集成應用發展;在智能方面,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的智能化水平將更高,涌現出一批智慧型企業與產業。在層次方面,兩化深度融合不只是停留在技術應用層面,還將引發商業模式創新甚至商業革命,催生更多新興業態,主要體現在技術的融合、產品的融合、業務的融合與模式創新、產業的衍生等。
相比工業化,信息化是一次更大跨度的歷史轉型。它作為一種重要的驅動手段,在與工業化進行有機結合后,所展現出的巨大生命力將使得智能工業應運而生,形成以智能、柔性和服務型制造為特征的新型生產方式,推進信息技術嵌入、滲透、覆蓋工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實現裝備數字化、生產自動化、管理精細化、產品智能化、市場網絡化。
著力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產業。鼓勵產業鏈延伸,加大光纖光纜、光分路器、光收發模塊、光連接器、光放大器等光電基礎器件研制的投資力度,加快建立行業技術創新服務中心、產品檢測中心,積極引導通信電纜企業加強與上海電纜研究所、電子23所等科研院所的對接,著力打造以玲瓏工業功能區為中心,錦城、錦南、太湖源為補充的通信電纜產業集群。積極與大杭州物聯網產業對接,以臨安青山湖科技城為智力支撐,積極培育物聯網制造企業,重點發展三網融合技術、射頻技術及設備、傳感信息網絡平臺、智能交通運輸系統、智能網絡及軟交換產品,以及有線及無線用戶光接入網、ADSL接入網等系統設備,引導物聯網企業加快在以臨安高新技術產業園核心區塊、玲瓏、錦南為重點的產業基地內形成集聚。
積極引導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在臨安市整個工業領域,著重在提高生產效能、節能降耗、促進轉型升級等方面,加快信息技術的融合滲透和應用,并進一步明確不同行業信息技術推廣應用的重點和方向,在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以及信息服務、工業設計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中,重點推廣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計算機集成/柔性制造系統、產品數據管理、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知識管理、供應鏈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在復合裝飾材料、精密元器件、電線電纜行業中,加快推廣應用工業控制系統、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生產制造執行系統、供應鏈管理與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等。而在綠色半導體照明、堅果食品行業及現代物流服務業中,大力推廣應用供應鏈管理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集散控制系統,并積極發展電子商務。
同時,加強信息技術在工業行業內企業中的深度應用。一是在研發、設計中的深度應用,促進工業產品更新換代,提高附加值和競爭力。二是推進生產裝備與過程的自動化,推動企業廣泛采用嵌入式軟件和芯片、無線傳感器技術、工業控制技術、故障自動診斷技術、RFID射頻技術等,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三是推進企業管理信息化,加快包括企業資源計劃、決策支持系統、客戶關系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在內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普及應用,提高運營效率和決策支持能力,促進企業流程再造與管理創新,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并提升管理水平。四是推進產品流通信息化,引導企業積極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網絡營銷,拓展內外貿業務市場;五是推進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加強節能減排的監控改造,重點加強在廢水凈化、廢氣治理、余熱余壓利用等環節中的應用。
加快推進信息化示范園區、企業及項目建設。以臨安當地先進裝備制造、綠色半導體照明兩個產業集聚區為培育重點,到2015年底,建設1個以上省級兩化深度融合示范園區,實施30個以上示范項目。大力加強產業集群共性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推廣一批具有行業特色的工業軟件和信息化解決方案,支持產業集群建立信息化服務平臺,提供產品設計、質量檢測、行業數據庫共享、信息咨詢、軟硬件租賃、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教育培訓、運營維護等服務。
同時,對企業實施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到2015年底培育20個以上兩化深度融合示范試點企業。針對大型龍頭企業,重點推進信息技術協同創新和信息技術綜合集成,實施產品、價值鏈、企業管理協同創新,建立基于互聯網和標準化的信息開放系統,實現產業鏈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并推進企業跨部門、跨業務環節的業務綜合和集成,開展協同設計與制造。針對中型企業,運用信息技術提高產品設計和開發的能力,提高生產過程自動控制水平,推進信息技術由單項應用向綜合集成發展,建立企業預算控制系統、企業資源計劃等,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和監控、業務流程再造,逐步實現業務集成、應用集成,大力開展網上詢價、采購和營銷等電子商務。針對小微企業,幫助搭建與信息化服務企業之間的供需合作平臺,為小微企業提供設備租賃、數據托管、流程外包等服務,鼓勵它們推廣應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工藝設計優化軟件、自動化設備、工業控制系統、精細化生產管理系統等,加快推進其信息技術改造,并鼓勵小微企業利用互聯網逐步開展網上客戶服務和網上貿易洽談等商務活動,組織信息化專家為它們提供信息化業務咨詢,以及支持管理咨詢機構對它們開展選型指導等服務。
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企業行動計劃。進一步深化“386”“百鎮聯網”工程等,積極擴大臨安當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覆蓋率,幫助和指導中小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應用,大力提高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應用水平。加快推進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重點是建設面向中小企業的行業整體營銷電子商務平臺和面向社會服務的綜合性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并建設產品網上交易會,積極組織中小企業參加,集中展示中小企業的名牌、名企、名品,幫助中小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
加強組織領導,形成工作合力。充分發揮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的職能,加強對兩化深度融合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指導,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將兩化深度融合工作列入部門、鎮街年度綜合工作考核,并作為企業各種獎項評比、項目補助的重要依據。
完善政策體系,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貫徹落實《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以及國家、浙江省及杭州市有關扶持兩化深度融合發展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政策。著力將兩化深度融合項目納入并作為企業技術改造與創新的重點,通過設立專項資金資助與補貼的方式,加大對兩化深度融合工作的資金扶持力度。
實施人才戰略,加強隊伍建設。加快建立信息化人才引進機制,落實臨安市一系列人才優惠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培養并引進企業信息化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復合型人才。大力支持信息化人才的培訓教育,充分調動行業協會、中介機構、信息化服務商的積極性,依托科研院校、各類培訓機構、龍頭企業等社會資源,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建立若干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基地,開展有針對性的信息化課程培訓。同時發展網上遠程培訓,支持條件較好的網上培訓中心規范、豐富及提升培訓內容,做優做強特色培訓課程,吸引更多企事業單位上網自助培訓。
加大兩化宣傳,強化融合意識。充分發揮媒體、通信運營商、信息化綜合服務提供商等社會力量的作用,通過媒體宣傳、舉辦論壇、成果展覽等形式,宣傳推廣兩化深度融合發展的成功經驗,促進企業、行業信息化的交流與合作,并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加強全民信息化參與意識,加快全民響應信息化應用,為全面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發展奠定基礎。
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臨安市經濟和信息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