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馮潔
赴港投資引領“走出去”
本刊記者/馮潔
新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下,浙江企業赴港投資有何利好?港方將為企業提供哪些服務與支持?日前,香港投資推廣署在杭州舉辦“善用香港優勢開拓海外市場”投資推廣研討會,鼓勵企業充分利用香港的營商優勢以及國家推動企業走出去的機遇,以香港為平臺,開拓國際市場。
近年來,浙江與香港的經貿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特別是2003年內地與香港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確立了兩地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三大領域的開放投資,加速了浙港經貿發展,密切了兩地經貿交流。據統計,在貨物貿易方面,浙江與香港的貿易額達到了61.8億美元,是2003年貿易額的2.7倍,人均增長10.5%。其中浙江對香港的出口達到了59.1億美元。
香港優質的營商環境是不言而喻的。根據世界銀行與國際金融公司聯合發布的《2014營商環境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里,香港憑借良好的營商環境在全球189個經濟體中蟬聯亞軍,僅次于新加坡。
赴港投資,成為不少浙江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到今年上半年,經核準的浙江在香港投資的企業累計達到5230家,投資總額達到94.8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達到了92.4億美元。”浙江省商務廳副廳長韓杰認為,香港既是理想的營商之地,也是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最佳平臺。香港擁有完善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在金融、保險、會計、法律等領域集聚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人才,浙商可以善用香港開放多元和專業的服務提供者,發揮其豐富的國際市場經驗和才智,提高擴張海外業務的能力和水平。
香港投資推廣署署長賈沛年分析,當前內地企業“走出去”普遍面臨四大難題,即籌集資金和融資能力、需要掌握海外市場信息、法律系統方面如何與國際市場接軌、提升企業管治能力,赴港投資恰恰能為企業化解這四大難題。賈沛年表示,“香港是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全球前100家銀行中,有70家在港設點。香港的金融市場流動性高,規管架構符合國際標準,運作公平,透明度高,效率高。香港在產品研發、生產策劃、市場推廣和品牌打造等高增值環節上都極具經驗,內地企業到港可以熟悉國際企業的運作方式,提升企業的管治能力。”
香港投資推廣署上海投資推廣總監俞陳婉貞女士在會上詳細介紹了香港的營商環境,以及內地企業拓展海外業務的成功案例,并說明了投資推廣署可為內地企業提供的免費服務等資訊。
杭州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較早赴港投資的浙江企業。談及赴港投資的初衷,總裁劉曙峰介紹,“恒生進入香港至今已有六年多時間。隨著內地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推進,香港成為內地諸多企業國際化的第一站。大量內地企業通過香港設立其海外中資機構,同時也有大量國際資本通過香港進入內地。從戰略角度而言,赴港投資是值得企業考慮的。”
目前,恒生已在香港設立了專門的辦公場所,通過內地研發團隊與香港辦事處的緊密配合,并充分利用杭州和深圳的研發團隊支撐香港地區公司業務的發展,恒生在香港拓展了大量客戶。劉曙峰坦言,“作為一家為金融機構互聯網和軟件服務的企業,赴港投資除了讓我們獲得大量的市場資源,在業務不斷開展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預期之外的利好。香港的交易網絡已連通全球的11個交易所,許多投資都可以通過香港的交易網絡投資到全球,這為需要進行海外投資的企業提供了一條捷徑。”
赴港上市,也成為越來越多浙商進入資本市場的戰略選擇。賈沛年介紹,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融資方面為企業提供了上市、信貸、私募資金等多種選擇。以市值計,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排名第三,上市交投非常活躍,同時是世界最大衍生產品授權市場。港股總市值中內地企業市值將近一半。據統計,截止到2014年6月底,在港上市的杭州企業有13家,市值合計662.5億港元,如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奧普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可以顯見,浙商赴港投資,并以此為跳板拓展海外業務、實現海外投資,或將成為浙商“走出去”的重要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