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環縣國土資源局 王維傳
當前,全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重糾正“四風”問題,那么,國土資源系統是怎樣來實踐的呢?玉環縣國土資源局以“內樹正氣、外塑形象”為主題活動,以創建“五型”機關為載體,通過“五促五深化”活動,拉緊作風建設這根弦、奏好“五部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2013年,玉環縣國土資源局推出的“五促五深化”活動,延續并深化了“五型”機關建設成效,此項成果獲中共臺州市委宣傳部、臺州市直屬機關黨工委頒發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創新案例征集評選入選項目,獲玉環縣紀委創新二等獎。通過作風建設,在臺州市國土資源系統及玉環縣綜合目標考核各獲第一名;黨風廉政目標考核獲臺州市國土系統先進集體和玉環縣紀檢監察先進集體稱號。在全省國土資源系統政風行風測評中連續二年獲臺州市第一名,被臺州市委、市政府評為“實干論英雄”先進集體等榮譽。
將學習劃分為:集中組織學習、個人自行學習、輪崗培訓教育、主題教育學習、調查研究。明確學習獎懲規定,強化學習考勤,定期督促檢查。各科室所制訂年度學習培訓計劃,每個月星期一學習夜不少于二次,學習形成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學習有記錄,個人做筆記。
以科室所(分局)為單位,積極組織開展“五個一”活動,每位干部職工每天學習一小時,每月讀一本書,每季度寫一篇心得體會,每年撰寫一篇調研文章,向單位提一條合理化建議。
開展“五學雙推”活動,即:學政治理論、學法律法規、學科學知識、學專業知識、學新課程理論,推廣使用普通話和應用信息技術。
以深化“禮儀型”機關創建活動為平臺,積極破解農民建房難。2012年,玉環采取“一改兩放三優化”的做法,“一改”,即立改套,“兩放”,即審批放權,條件放寬,最大限度破解農房審批難題,“三優化”,即優化建房保障,優化審批監管,優化源頭管理,全面加強農房審批管理服務。農民建房審批,在全省率先實行審批權下放,授權到鄉鎮政府審批,至少減少了兩個環節,審批時限縮短了三到五天,實現了審批提速增效,避免了群眾來回奔波,方便了群眾辦事。
改進作風,深化承諾服務,積極吸取各地先進經驗、好的做法,以“規范化國土所”“五型”機關創建活動為載體,開展進村入企上門服務,一句話承諾服務,電話、網絡預約服務,走進山村、走進群眾、走進矛盾、走進困難,送方便給群眾,留麻煩給自己,讓群眾得益受惠。利用會議、公告欄、簡報、網站、桌牌及編印《“一句話”服務承諾手冊》等形式進行公示公開,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實行工作人員禮儀服務,在行政審批窗口,各基層國土所辦事窗口,及機關業務科室,接待群眾時以禮待人,接打電話時,文明用語。各服務窗口落實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制度。
鞏固土地登記發證提速成果,日常工作實行快速辦證,城區套式住宅土地使用權交易登記當場辦結、立等可取;中心鎮套式住宅交易登記當日辦結、隔日領證。深化服務項目提前介入辦事機制,啟動“摸擬審批”試點工作,將部分土地審批環節前置納入“摸擬審批”流程中,待項目條件成熟后再將摸擬審批文件轉換成正式審批文件,促使項目早落地、早開工。嚴格限定中介機構代理辦結時限,提升中介服務效率,促使中介環節與“摸擬審批”雙提速、雙高效。通過開通綠色便民服務通道、項目審批即辦事不隔夜、項目辦結“短信提醒”等,使國土資源系統全程服務水平有新的提高。
開通便民服務綠色通道,加入村級便民服務QQ群,把農村建房審批和土地登記發證這兩項與農民關系最密切的業務進駐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全面推進局和國土所與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在涉土事項上的“無縫”對接,真正把國土資源行政管理、行政審批、行政服務延伸到基層。全縣現有305個行政村,七個國土所已與條件成熟的村聯通村級便民服務中心131個,各村累計代辦辦結各類事務480項。通過調查回訪,群眾滿意率達100%,為申請辦理涉土業務的村民平均縮短了3-4個工作日的辦理時間。
開展督查督辦工作,嚴格考勤紀律,發動群眾加強對國土隊伍的上下班紀律和效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杜絕“慵、懶、散、亂”和“吃、拿、卡、要”,或者亂作為、慢作為、不作為的行為。完善考勤考核制度,規范請銷假程序,做好人員去向動態顯示工作牌,統一設置去向牌內容,并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確保政令暢通及各項工作決策得以落實。依托“互看互學互比”和“拔釘破難優化服務”兩大載體,積極創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縣和小產權房清理試點縣,不斷完善土地執法快速反應新機制,全面深化土地民主管理示范村建設;積極推進“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工作,按照“四邊三化”要求,及時治理廢棄礦山、防治地質災害,消除隱患;積極推進“陽光國土”政務建設,推行“陽光規劃”實施,對涉及規劃調整的及時組織聽證,并將調整規劃的相關流程、政策依據等公布于眾。
推行勤儉辦公、節能減排、無紙化辦公制度,嚴控辦公費用、公務接待、公車使用,嚴禁黨員干部鋪張浪費,狠剎講排場、比闊氣奢靡之風。落實黨員干部各類會員卡清退工作,向組織作出“零持有”報告。開展黨員干部不得出入私人會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會所會員卡承諾活動,整治公職人員參與村集體經濟分配。對干部職工,一律實行廉政風險干預。
制訂《玉環縣國土資源系統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細則及責任分解》。積極開展對人事權、財務權、行政執法權、物資采購權、公車管理權和工程建設權等“六權”方面為重點肅紀糾錯活動。從廉政風險點排查、干預入手,建立中層以上干部隊伍廉政風險網絡干預信息庫,不斷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加強對中介機構的規范管理,明確中介機構的服務項目、工作流程、承諾時限、收費標準,并建立中介機構信息公開平臺。
開展黨風廉政責任制落實和“一崗雙責”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不定期開展紀律檢查,效能督查活動,發揮行風監督員作用,定期召開行風監督員座談會,征求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各界監督。積極落實關鍵崗位跟蹤督評、第三方測評、政協民主監督活動等工作,對服務對象開展“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工作作風、廉潔自律、遵守紀律”等方面綜合評價回訪,對群眾的建議和意見及時反饋科室所,并責令限期改正。
著重優化科室所之間的權力設置,進一步明確科室所之間、工作人員之間的工作職責,理順工作關系。積極開展各項文體活動,舉辦“五型”國土文化交流會。全面發動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各級攝影比賽、征文等活動,組織全系統工作人員參加縣總工會迎“五一”大合唱,不斷豐富干部職工的精神世界。利用廉政教育活動基地,組織干部職工參加農業生產勞動,遞增同志間互學互幫的友愛情誼,實現內部團結互助、精誠協作、和諧共處的目標。
加強作風建設,積極開展“群眾滿意基層站所”“人民滿意機關”評議活動,以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為契機,深入開展走基層、走村居,破解歷史遺留的商品房(集資建房、經濟房)土地分割憑證的登記發放工作難題,幫助妥善解決工業企業廠房、村級公建項目和停建住宅涉及的建設審批問題,做好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議)案的落實與答復,解決群眾反映的各項問題,做到件件有結果、事事有回音。積極爭取黨委政府和部門鄉鎮、村居社區對國土資源工作的大力支持,積極主動為縣委縣政府當好參謀,努力為國土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成立臺州首家少年國土資源學校,讓生態國土教育走進校園,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推動全社會參與國土資源管理工作。
局班子每年召開一次民主生活會,同時組織各科室所之間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著力解決單位、科室所之間,與外單位之間,領導干部之間,領導干部與一般干部職工之間存在的不協調、不合作等現象,創建一個和諧相處的國土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