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別行政區注冊會計師工作
(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
香港會計師公會(以下簡稱“公會”)根據《專業會計師條例》(香港法例第50章) 于1973年1月1日成立,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內唯一法定專業會計師注冊組織,專責培訓、發展及監管香港的會計專業。公會的管治工作由理事會領導。2013年,理事會下設5個法定委員會,32個非法定委員會和顧問及專家小組。
于2013年6月,公會會員人數增加至35 533名,其中可簽署法定審計報告的執業會員有4 141名,與上年分別是33 901名及3 937名相比,人數穩步上升。
凡在香港開業或經營的會計師事務所,均需根據《專業會計師條例》向公會注冊登記。事務所的經營方式分獨資經營、合伙經營及執業法團(即有限責任公司) 3種。根據香港《公司條例》規定,有限公司的賬目必須由執業會計師審核。截至2013年6月,公會注冊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執業法團數目由1 610間增至1 653間。
公會向會員提供廣泛的支援,協助確保他們的工作質素,同時透過專業水平審核計劃,監察工作成效,如發現有不足之處,便迅速行動,及時糾正。
(一) 國際及內地聯系。公會繼續確保本港的財務報告、審計與核證及專業操守的準則與國際全面接軌。公會作出13項有關新修訂的會計準則及詮釋的更新。
公會積極參與國際間的會計專業事務,全球的準則制定組織均十分重視公會的意見。公會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信托人及職員舉辦了論壇、圓桌會議及小組討論,并主辦第七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區域政策論壇。
公會出席了于倫敦舉行的世界準則制定者會議,亦參與了會計準則制定者國際論壇的多場會議,并為公會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咨詢委員會的代表提供支援。公會就國際準則的各項咨詢提交了26份詳細意見。
公會以亞洲及大洋洲準則制定組織副主席的身份,代表該區加入新成立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準則咨詢論壇,加強公會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的直接連系與溝通,建立香港作為亞洲優質財務匯報樞紐的聲譽。
公會出席亞洲及大洋洲準則制定組織的定期會議,積極參與其“發展中國家卓越中心”計劃,建立亞洲地區在準則制定的能力。
公會按照內地與香港準則趨同的聯合聲明,與內地同業保持對話。
為協助會員了解及應用新的準則,公會舉辦超過80場活動,包括會計準則研討會、私營企業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工作坊、審計人員培訓班、會計專業操守準則 (修訂) 研討會,以及財務報告和審計論壇。公會亦舉辦深受會員歡迎的周年會計及審計最新情況會議。
此外,公會繼續透過多個不同渠道,及時把新準則及修訂準則的資訊向會員和公眾發布。這些途徑包括有關新準則的撮要文件、在每周發放的電子通訊和每月出版的《TechWatch》中刊載的解釋資料、公會雜志《A Plus》、中小型執業事務所與中小企網上資源中心,以及財務報告及審計快訊。
公會在年內提升及整合網上資源,為會員提供一站式與準則制定相關的資訊。
(二) 專業水平審核。公會透過兩項專業水平審核的計劃,監察會員工作的質素。
公會的執業審核計劃符合最佳國際實務標準,包括優先審查上市公司的核數師。公會在年內進行了197次實地訪查,而執業審核委員會則審閱了206份報告。每當發現缺失時,委員會便會運用權力,指定有關會計師事務所需采取的改善措施,或要求再次訪查,甚至建議紀律處分。公會開始向財政部監督檢查局轉介由香港會計師事務所負責的跨境審計項目進行審核,從而擴闊計劃的審核范圍。
公會推行的專業水平監察計劃,是審查上市公司已發布的財務報表,包括由內地會計師審核的H股公司報表。公會在年內審閱了89份財務報表,并向有關的核數師及會員發出44封信函,對財務報告的質素提出具建設性的意見。對于需要深入調查的個案,則轉介予財務匯報局,作進一步跟進。
公會利用以上兩項計劃所得的審查結果,撰述報告及舉辦論壇,協助會員在道德操守、審計、核證及財務匯報工作上保持最佳專業水平。
專業水平審核部門的工作,由公會專業標準專責委員會監督。2012年底,專責委員會審批了執業審核委員會提交的程序檢討報告,指出公會的執業審核計劃是符合本地法規要求及國際準則,并按既定程序進行。
(三) 紀律審查。年內公會收到123宗新投訴,累積需處理投訴總數為187宗。當收到有關對會員的投訴,公會首先會交予專業行為委員會評估。該委員會有權駁回缺乏理據的投訴,并裁決較輕微的個案。而嚴重個案則轉介予理事會,以決定是否須提交調查小組或紀律小組跟進。
專業行為委員會于年內處理了119宗投訴個案,結果如下:69宗因表面證據不成立而結案;22宗發出責備信;28宗嚴重個案建議轉介紀律小組跟進。
公會處理了3宗不服紀律委員會判決的上訴個案,2宗已被上訴法庭駁回,另1宗仍在處理。就一間會計師事務所涉及監管程序而引起對公會進行司法復核的個案,于2013 年6月被終審法院駁回。
年初,公會正處理5宗紀律個案,而年內理事會共轉介28宗個案予紀律小組。紀律委員會于年內完成了12宗個案。
監管部門的工作,是由公會專業監管專責委員會監察。2012年底,專責委員會進行了程序檢討,評估部門在處理投訴、調查及紀律個案時,是否依循既定的內部程序。檢討結果確定有關個案均依照既定程序處理。
年內,公會更新了與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公會的會員互認協議,與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簽訂了相互考卷豁免協議,進一步提升公會會員在專業上的流動性。公會的專業資格已獲世界各地的主要資本市場認可。
(一) 專業資格課程 (QP)。2013年6月底,專業資格課程的學生人數達15 950名。在2012年12月的考季有958名畢業生,2013年6月的考季有825名畢業生。課程自1999年開辦以來,畢業生人數累計共12 573名。在內地報讀的QP學生人數累計已有842名,其中365人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員,而其余477人則持有內地大學學位。
報考QP單元工作坊及考試的人數持續增加,2013年6月底已超過11 500人,創下歷史新高。同時,公會向103名就讀香港與內地高等院校認可會計課程的學生頒發了獎學金。
公會連續11年在香港舉辦QP個案分析比賽,年內共有10間大專院校的290支隊伍參賽,數目打破歷屆紀錄。公會亦于內地舉辦同類比賽,2013年已是第4屆,共有51間大學的449支隊伍參賽。
2013年4月,公會為非會計系畢業而有志修讀QP的學生舉辦會計專業資訊講座。公會亦舉辦了職業論壇,內有展覽、工作坊,以及由多位講者分享他們的工作和生活經驗,并討論與會計行業有關的熱點話題,共有超過900位大學生及QP學生參加。
截至2013年6月30日,獲公會認可的雇主及監督分別有1 278名及1 888名,他們專責培育新一代的會計師。公會繼續為沒有跟隨認可雇主或監督受訓的學生提供支援,指派認可監督作為導師。有93名監督和59名學生參與了該項計劃。自計劃于2008年進行提升以來,公會已探訪了156名認可雇主及監督。
公會已認可了89個課程,其畢業生可直接報讀QP,這包括由本港、內地及海外高等院校提供的53個會計學位課程和36個轉制課程,而其中年內新增的認可課程中,2個會計學位課程及1個轉制課程是由香港大專院校提供,另外9個會計課程是由內地4所大學提供,包括上海交通大學、廣州中山大學、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及杭州浙江大學。獲認可的內地會計課程有29個,包括16個學位課程及13個轉制課程。
公會在內地開展精英計劃,資助15名潛質優厚的學生就讀QP及報考2013年12月考季。此外,公會與上海復旦大學合作,成立了內地第2個QP資源中心,以吸引更多優秀畢業生投考QP。
(二) 財務會計員。自2009年推出新的資歷架構以評估考生的會計知識及對專業操守的理解以來,公會附屬機構香港財務會計協會已收納超過6 000名新生,參與財務會計員考試。
香港財務會計協會已認可了78個會計副學士課程。除了從事會計員工作外,認可財務會計員的資格還可用作銜接QP,專業進階考試已取錄超過870名學生,并有977名認可財務會計員取得修讀QP的資格。
為配合更廣泛的新高中課程,香港財務會計協會于2011年推出財務會計員基礎考試,有近200間中學約6 800名考生報考。
(三) 持續專業進修。公會提供廣泛持續專業進修課程,協助會員在職業生涯中保持敏銳觸覺及磨練技能。舉辦了326個面授課程及341個網上進修課程,共有超過11 000名會員參加,注冊人次達51 821。
此外,公會繼續支援沒有工作但希望重返職場的會員,舉辦為期6堂的課程,以及免費提供指定持續專業進修活動的名額。年內共提供了超過900個免費席位。
(四) 專項發展。公會自2010年6月推出破產重整專項文憑稱銜以來,一直受到會員的歡迎。于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舉辦破產重整專項文憑課程,共有20名考生畢業,總人數增加至339人,他們可以在名字后使用“專項文憑 (破產重整)”稱銜。
破產重整專項資格于2010年12月推出,會員須先完成破產重整專項文憑課程,并具備多年破產管理工作經驗及卓越表現,才可獲頒該資格,會員可于名字后使用“專項資格 (破產重整)”稱銜。2012~2013年度,有22名會員獲頒該稱銜,總累積人數增加至69名。
破產重整預備班 (二) 于2012年7月至8月舉行,共有71人參加;預備班 (一) 于2013年3月至5月舉行,共有124人參加。
稅務專項學會成立于2012年7月,是公會的第二個專項學會。稅務高級文憑課程于2012年4月至12月舉辦,共有43名學員修畢該課程。2013年3月開辦的課程采用了單元制,讓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進度,靈活完成3個單元,并將于2014年3月完結。課程的第一個單元是中級中國稅務,有49名學生報讀,于2013年3月開始至同年6月結束;而第二個單元是高級香港稅務,于2013年6月至9月舉行,有62名學生報讀。
公會舉辦各種研討會和其他活動,協助重整及破產管理專項學會和稅務專項學會的會員、企業財務興趣小組及法證論壇的成員發展專業。這些活動包括有關香港及內地稅務更新的大型會議;與特許詐騙審查師學會合辦研討會,并成立法證興趣小組;與英國特許管理會計師公會合辦研討會;其他為商界專業會計師舉辦的論壇。
(五) 倡導及咨詢。倡導一直是公會的重要工作,例如提交香港財政司司長關于財政預算案的仔細建議,并在財政預算案公布當日,發布新聞稿、接受傳媒訪問,及舉行會員論壇。
公會繼續與稅務局局長舉行周年會議,并刊載詳細討論記錄。公會與政府其他方面的互動,還包括派代表出席稅務聯合聯絡小組 (政府一個稅務咨詢委員會) 及參與由稅務透明度及有效交換資料全球論壇在香港舉行的成員相互評估會議。
在北京,公會與國家稅務總局舉行會議,討論內地相關稅務議題及影響香港企業和個人的跨境稅務事項。有關的討論內容詳情已刊載。
公會對外有廣泛的聯系網絡,一直參與破產管理署的服務咨詢委員會,就A組計劃設立的聯合審批和上訴委員會,以及公司注冊處使用服務人士委員會。公會亦就各種事項與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界別議員定期聯絡。
公會在年內就以下的立法及其他事項的咨詢及建議提出意見:
本文針對由MMC/VSC柔性直流設備組成的多端直流配電網,分析了交流側不同接地方式下發生交流側不對稱和直流側單極故障時的暫態特性對保護配置的影響,結論如下:
?對《2013年稅務 (修訂) 條例草案》就簽訂稅收信息交換協議的立法修正建議;
?監管首次公開招股的保薦人、短暫停牌、與《2012年證券及期貨 (修訂) 條例》有關內幕訊息的上市規則轉變、建立成員多元化的董事會、關連交易規則 (包括上市規則的關連人士及聯營公司的定義的修訂);
?經修訂的《公司條例》,包括12條附屬法例 (第一期和二期),及披露董事住址和身份證號碼;公司注冊處各項收費的監管;
?優化公司破產法例;
?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理事會就舉報涉嫌違法行為的征求意見稿;
?國際會計師聯會商界專業會計師委員會的多份咨詢文件;
?破產管理署的多份咨詢文件,包括檢討呈請人按金和外判破產管理工作的規定;
(六) 制定議程。2012年度最佳企業管治資料披露大獎已圓滿結束,此項大獎為香港的優質企業管治水平奠下基準。因應企業管治守則及上市規則的轉變,公會對2013年大獎的評分標準進行檢討,并于2013年7月上旬在新聞發布會上作出介紹并宣布開始接受報名。
2012年10月,公會匯集政府和商界的重量級人物,舉行高峰會議,探索香港作為世界資本市場的機遇和挑戰,香港和世界的權威領袖,就商業成功的可持續發展和會計專業的未來展開策略性討論。
(七) 技術支援。公會與保安局禁毒處合辦專為會計師而設的反洗黑錢研討會。在稅務方面,公會舉辦會議探討內地與香港稅務的最新情況。
公會繼續透過每月刊發的專業技術通訊《TechWatch》,確保會員緊貼市場及會計準則的最新動向。另外亦為其他專項界別的會員出版定期通訊,包括重整及破產管理專項學會的《The IP's Voice》、商界專業會計師的《Inside Business》、稅務專項學會的《Tax Link》,和企業財務興趣小組的《Corporate Finance Alert》。
新修訂的《質量控制指引》于2013年6月初出版,透過政策和程序的樣本說明,協助不同規模的會計師事務所設計、記錄、實施和維持公司的質量控制系統。“香港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名錄”于2013年4月在公會網站推出,有助會員事務所和執業法團推廣他們的服務。此外,公會推出HKICPA Source求職網站,一方面協助會員找工作,另一方面讓雇主免費刊登適合會計師的職位空缺。
于年內的“準則及監管”一章中記錄了更多有關公會為會員提供的技術支援。
(八) 會員參與。公會透過多種活動和不同的興趣小組凝聚會員。公會舉辦的活動包括2012年立法會選舉會計界功能界別論壇、2次參觀立法會綜合大樓及1次參觀選舉資訊中心、2012年公會理事會選舉論壇,以及有關2013年會費調整的會員論壇。
公會自2012年為會員推出雙幣聯營信用卡后,已發行11 548張。
公會的各個興趣小組組織了各式各樣的活動,例如80位中小型執業事務所的從業員出席了2012年7月的晚宴暨研討會,席間公會介紹了打擊香港無牌會計師的行動,以及與北京和深圳同業的合作項目。2013年5月舉行的晚宴論壇,向與會者介紹了各個中小型執業事務所工作小組的最新工作計劃,以及公會就中小型執業事務所對業務前景方面的意見而進行第二次調查的結果。2012 年8月,香港和深圳會計師事務所舉行研討會、聯誼午宴和參觀當地事務所,吸引了116名參加者,其中42名來自香港。2012年9月和2013年6月舉行專業水平審核論壇。
2012年11月,公會舉辦年度中小型執業事務所座談會,簡介公會的最新發展,及有關稅務和公司法、執業審核和準則的資訊;席間亦有機會與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界別議員會面,以及與身兼公會理事的中小型執業事務所成員一同午宴聯誼。這次座談會有超過300名會員出席。
青年匯專為年輕會員而設,在年內,近700名參加者出席了10項活動。
康樂體育會主辦多種休閑活動,會員人數在過去12個月增長了50%至3 511人。新成立了攝影、英式桌球2個興趣小組和中國書法班。此外,多支代表公會的隊伍在外界比賽中奪得冠軍。
公會繼續加強內地與香港的會計專業、金融界及監管機構的聯系和合作,為公會的會員創造更多的機遇。其中一項相互合作是通過《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以達致業界可以進入內地市場的意愿。公會管理層及理事會成員在年內多次造訪北京,與財政部、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審計署及其他機關的官員會面。
2013年6月,公會會長出席由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舉辦的交流會議,了解前海發展區的政策。另一方面,行政總裁兼注冊主任與會員及公會事務總監,在2012年7月與深圳市財政委員會舉行會議,商討香港會計專業人士在前海成立會計師事務所的政策。2013年4月,公會亦與廣東省財政廳會面,討論香港會計師在廣東工作或開展業務的可行措施。
公會接待了多個內地代表團,包括財政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及其他省市單位。
公會繼續提升會員對內地事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全年舉辦了多類型的業界活動,包括關于跨境執行仲裁和法院裁決及內地民間借貸的研討會,亦舉行有超過200人參與的內地業務關注組酒會。此外,公會持續向會員發放與內地相關的資訊及最新資料,例如在《A Plus》雜志刊登內地財經事務文章、免費的“中國咨詢臺”服務、于公會網頁刊載技術及最新消息,以及協助會員訂購內地會計及稅務期刊和年鑒等等。
公會代表踴躍出席多個國際委員會及會議,確保會員的意見在全球各種相關新議題達成前獲得考慮。
公會積極參與國際會計師聯會的活動,尤其是由公會會長主持的特別專責小組,向任職商界的會計師提供支援,以回應全球金融市場和社會不斷提升的期望。專責小組出版了一份關于商界專業會計師如何運用其多方面才能的文件,推動企業的持續成功;小組現正籌備另一份原則文件,闡釋首席財務總監的關鍵角色。
除了全球會計聯盟的領導會議外,公會亦參與其中一個總監小組,探討全球稅務事項及對專業會計師實務的影響。
公會參加專業創新國際互聯組織的商業專責小組,研究多個有關如何給予會員更大支援的議題。
公會以亞洲及大洋洲準則制定組織副主席的身份,獲委任為于2013年3月新成立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準則咨詢論壇的成員,這是對公會在全球會計準則制定方面的貢獻的肯定。2013年6月,世界各地的代表云集香港,參加第七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區域政策論壇,討論將來應如何編制更佳的財務報告。
公會在年內協助國際綜合報告理事會,推廣匯報框架的咨詢草案。香港獲選為發布該份草案的15個主要城市之一,公會于2013年4月協辦這項活動。2013年6月,該理事會行政總裁訪問香港,公會安排其與監管機構及其他相關團體會面,并接受《A Plus》雜志的訪問,讓會員了解更多有關整合報表的發展趨勢和進度。
公會在國際事務上的參與非常廣泛,于國際及其他海外組織的代表列之如下:
4.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周光暉 (理事會增選成員)。
5.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夏佳理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信托人);唐家成 (于2012年12月退任)/路沛翹 (于2013年1月上任)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咨詢委員會成員);陳錦榮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會計準則咨詢論壇成員〔代表亞洲及大洋洲準則制定組織〕);喬浩華 (租賃會計工作小組成員)。
6.國際破產協會:Edward Middleton (理事會成員) 。
7.國際會計師聯會:區嘯翔 (中小型執業所委員會成員);趙麗娟 (商界專業會計師委員會成員);徐林倩麗 (提名委員會成員)。
8.專業創新國際互聯組織:韋雅珊 (全體大會會員及協調委員會當選會員)。
公會秉持一貫政策,積極與會員、金融界、重要的相關商界團體、政府及監管機構,以及整體香港社會保持密切聯系。
自2013年4月始,公會舉行每月一次的會員論壇,增加會員對管理及領導層的認識,了解理事會的工作及第六個長遠計劃的策略和目標。
審計議題在年內受到主流媒體的重要關注,傳訊部處理了多個有關核數師監管改革、內地審計文件的取閱權及國家機密定義的傳媒查詢,務求令新聞報導準確而全面。
就核數師監管改革的進度及其理據方面,公會強調公眾利益、國際慣例,以及平等對待各方 (尤其在專業責任改革方面),盡力促使傳媒及公眾全面了解這項議題。
公會領導層在傳媒的曝光率很高。丁偉銓于2012年就任行政總裁兼注冊主任,而趙麗娟成為公會40年來首位女會長,均獲傳媒廣泛關注。受訪話題包括兩性平等參與、公會的第六個長遠計劃、核數師監管改革,以及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均衡等等。
在其他發展方面,傳媒多番報導公會每年一度的最佳企業管治資料披露大獎,今年已踏入第14屆。其他吸引傳媒報導的主要活動,還包括公會向政府提交的財政預算案建議,以及于2012年8月舉行的立法會選舉論壇,席間有超過200名會員與2012年立法會會計界功能界別選舉的參選人會面。公會主辦的兩個國際會議,即2013 年1月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信托人會議和2013年6月第七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區域政策論壇,亦得到傳媒的注視。
另一方面,公會會員雜志《A Plus》每期均介紹成功的會員,加強了會計師的形象。無論是內地大型上市公司的首席財務總監,或是退休的資深會計師,都充分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促成商界以至整體社會邁向成功。
(一) 活動。慶祝成立40周年是公會2013年的盛事。公會透過《A Plus》一連6期的特刊、每周電子通訊中的歷史片段、新聞和背景小故事,以作紀念。于2013年12月的周年晚宴當日,公會于報章刊登慶祝特稿。
公會為周年紀念特別制作一段影片,以回顧公會40年來的歷史片段,如何由一個小型組織發展為支撐香港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的重要支柱。
2013年8月,公會推出會計職位招聘網站HKICPA Source,展示出會計師多元化的工作機會。網站連系會員及雇主,并讓雇主免費刊登職位廣告。公會亦向內地企業雇主推廣這項服務,讓他們可受惠于公會會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香港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名錄“是公會于2013年4月推出的另一項網上工具,目的是協助會計師事務所向商業用戶推廣他們不同的專業服務。
(二) 社會服務。作為40周年慶祝活動之一,公會于年內成立一個工作小組,以推動新的社會服務,創造不一樣的社會。此計劃招募會計師大使探訪資源匱乏的非政府組織,對他們的財務管理及企業管治給予意見。
公會會員與明愛合辦的“薈才啟智”導師計劃,有26名會計師參加這項為期6個月的計劃,他們擔任項目的導師及評判,指導百多位學生研習會計個案。
“美滿“系列兒童叢書推出第三本故事書,講述女主角美滿與悲傷小鎮的同伴,如何從會計師身上學會正確的金錢道德觀念。《美滿抉擇之書》于2012年8月出版,由《A Plus》雜志專欄作家Nury Vittachi撰寫,與香港家庭分享金錢管理的專業知識和技巧。
(三) 會員溝通。公會于2012年10月推出《A Plus》的電子版。由2013年1月開始,除了會員的指定要求外,公會暫停向會員郵寄印刷版的雜志。
為鼓勵會員的參與,公會邀請他們投票選出最喜愛的雜志封面專題,藉此給公會提供進一步改善雜志質素的寶貴意見。
理事會負責制定政策監督公會的運作。為了讓會員多認識理事會扮演的重要角色,《A Plus》于2013年向會員逐一介紹理事會成員。
綜觀全年,雜志繼續擔當公會重要溝通渠道的角色,突顯公會會員的多元化,并報導廣泛的題目,切合不同背景會員的需要,包括大小會計師事務所的從業員、商界會計師、公營或非牟利機構的會計師,以至年青、資深或退休等不同年齡層的會員。
(四) 獎項。為表揚會計師對社會服務的貢獻,政府在2013年7月的授勛名單中,向3位公會會員頒授勛銜。公會會長趙麗娟獲授榮譽勛章,嘉許其積極參與公共服務,尤其對會計界貢獻良多;前任稅務局局長朱鑫源獲頒銀紫荊星章;另一位榮譽勛章得獎人鄒燦林,是民信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
此外,最新出版的故事書《美滿抉擇之書》在第26屆的Mercury Excellence Awards中獲得行業出版刊物組別的優異獎。此獎項旨在嘉許專業傳訊的卓越表現。
公會謹慎管理其財政,達致財務穩健,以便將來開展重大的投資項目,加強會員及學生服務。
公會嚴格檢討和控制營運開支,以有效支援公會的各項活動。公會亦改善組織架構,確保有足夠適合的職員,能有效實現公會的策略行動計劃。因此,在本財政年度中,公會錄得200萬港元的盈余,而資產結余凈值為33 200萬港元。
隨著公會的發展,公會有必要提升重要的資訊科技項目,以改善公會各方面的效率,及增進與會員溝通。為配合不斷擴展的業務需求,公會已開始改良會員數據庫和核心的操作系統。公會一向注重數據保安,包括收緊系統用戶的權限,及加強整體的網絡安全;而新安裝和更新的軟件,有效改善了數據備份的機制及數據恢復的效率。
與此同時,會員現可在電腦、流動設備或平板電腦上閱讀《A Plus》月刊的電子版,這令公會大大節省了制作、印刷及郵寄雜志的費用。
為確保公會職員的薪酬架構與整體就業市場保持一致,公會于2013年第一季進行薪酬調查,與相關及可比擬的機構的數據作基準評比,并在年度薪酬檢討中作出必要的調整。
全新的人力資源資訊系統已完成了首階段的安裝工程,有助提升發薪行政工作的效率及準確度。此外,公會填補了資訊科技及內部審計兩個主要職位的空缺,確保了營運效率,并達致更佳的企業管治。
附錄:
香港會計師公會2013年度理事會成員名單
會長: 趙麗娟
副會長: 陳錦榮 陳美寶
上屆會長:包 凱
當選理事:(排名不分先后)
鄭中正 張颕嫻 左龍佩蘭
何超平 龔耀輝 林智遠
羅卓堅 岳思理 唐業銓
委任理事:黃劍文
政府委任理事:白朗瑩 馮孝忠
施熙德 譚榮邦
增選理事:張學欣 孫季如
當然理事:鐘麗玲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代表)
黃徐玉娟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庫務署署長)
行政總裁兼注冊主任: 丁偉銓 (秘書)
(香港會計師公會供稿)
1.亞洲及大洋洲稅務師協會 :譚振雄 (副會長)。
2.亞洲及大洋洲準則制定組織:陳錦榮 (副主席)。
3.全球會計聯盟:丁偉銓 (理事會成員);樂志杰 (技術總監小組成員) (于2013年6月上任);伍大成 (特許會計師行政人員組織教育總監互認計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