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工作
2013年,北京國家會計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扎實落實國家會計學院第三次工作會議的部署,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全年共舉辦各類面授培訓班296期,培訓26 547人、116 672人天;學位教育共招收新生208名、畢業115名,在校生規模達到496名;遠程教育培訓163 415人。同時,在師資引進、教學科研方面也取得新的進展,行政系統、信息系統、后勤保障系統保障有力,為會計行業和財政中心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
(一)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開局良好。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素質提升工程的統一部署,學院認真做好組織實施工作,全年共舉辦培訓班11期,來自部分省市的2 000名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財務主要負責人參加培訓。在培訓內容上,學院切實發揮貼近政策、貼近實務的培訓定位,組織專題課程開發小組,緊密結合總會計師崗位需求,多角度安排設置課程;在培訓管理上,配合做好培訓情況的考核和評估工作,建立學員培訓檔案并進行跟蹤管理,確保項目的培訓成效。
(二)會計行業領軍人才培訓開創新格局。實現對企業類、行政事業類、注冊會計類及學術類地方領軍人才培訓的全面駕馭,并初步形成考前輔導、選拔、培訓實施一體化的格局,在全國、地方和行業內逐步形成特色品牌。全年共舉辦多層次、各類別的會計行業領軍人才培訓班25期,培訓學員1 294人次,10 929人天。其中,地方會計領軍人才所占比重突出,全年共舉辦培訓20班次。同時,首期中央國家機關會計領軍人才培養項目正式啟動并成功舉辦兩次集中培訓。
(三)教授負責制項目鍛造精品、推陳出新,逐步形成圍繞核心學科的集群效應。全年共實施教授負責制項目20個,舉辦培訓班54期,培訓2 400人次。一方面,精品項目繼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學員和市場反應保持熱度?!捌髽I內部審計實戰技能提升”項目及其衍生的“企業內部控制流程梳理、評價與審計”高級研修班全年共舉辦23期。另一方面,實現以老帶新,不斷推出新項目,論證和實施新項目5個,組織培訓班8期。
(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項目取得新的進展。 2013年學院“財務高級管理人員未來職能轉變與能力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高級研修”兩個項目入選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業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并順利實施。學院針對此工程研發相關課程,細化大綱,調整結構,加強案例開發;加強與學員的交流互動,跟蹤回訪,積極征求意見使課程體系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操性。
(五)深化高端人才培養和境外培訓創新模式。一是創新高端人才培養模式,“福建龍巖煙草診斷式培訓項目”在深度調研企業需求的基礎上,不僅提供解決問題、提升理念、拓展思維方式的咨詢式授課培訓,并實現培訓向知識成果的轉變,出版《中國煙草卷煙生產企業發展道路探索——基于“三力”模型的管理模式與案例研究》一書。二是推動境外合作培訓,為北京、江蘇注冊會計師協會組織實施2期境外培訓班,培訓53人次,975人天。
(一)招生錄取工作保質保量。積極進行市場開拓和招生宣傳,深入全國高校開展30場學術講座暨招生宣講會,推動學位項目招生錄取工作順利完成,全日制項目報名人數達到903人。不斷加強招生環節流程控制和管理,精心組織在職會計碩士、全日制研究生、全日制推免生的復試,全年共招收各類學位教育研究生208人。
(二)教學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一是優化課程管理,實現課程“1+1”,即學院教師講授原理和理論,企業集團選擇或者委派本單位專家教授實際操作。二是強化師資,實現教師和導師的“1+1”,即委派教師為學生指導的同時,安排企業集團領導同時擔任學生的指導工作。三是優化教學評價工作,通過不定期與學生座談、背對背打分等方式全面優化教學評價。
(三)學生管理規范運行。2013年在校生人數達到496人。為保證學生管理規范穩定運行,學院進一步細化制度,優化流程,在學生不同階段,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做好學生服務,為學生辦理保險、戶口、火車票優惠、學生公交卡,發放困難補助和獎學金,幫助23名學生申請院內勤工儉學崗位;組織學生社團活動,打造校園文化,組織第一屆校園文化節、迎新晚會等大型活動。
(四)學位論文工作有序開展。全年舉行2次共123人的論文開題;舉行2次共81人完成論文答辯。在全國2012年度MPAcc優秀教學案例、優秀論文評選中,叢峰、霍巖獲得全國優秀論文獎,孟麗彥、賈海濤獲得全國優秀論文提名獎,學院獲得優秀組織獎。
(五)實習就業得到全力保障。一是積極搭建研究生實習平臺。與會計師事務所、財務咨詢公司和企業等合作建立研究生實習基地,并積極聯系校友搭建學生就業平臺。二是有序開展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指導服務。深入了解學生求職需求及動向,開設就業政策宣講、公務員考前培訓、面試技巧輔導等專題講座;邀請保利集團、廣州證券等用人單位召開校園專場招聘會。
(六)境外合作辦學進展順利。在繼續與香港浸會大學成功舉辦應用會計與金融理學碩士(MScAAF)項目的基礎上,與美國天普大學??怂股虒W院合作的會計碩士(MAcc)項目第一期取得圓滿成功,標志著學院境外合作辦學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開展市場調研,掌握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重視與各地市培訓項目主管政府機構的交流,深入到市場分銷商和學員中,采集第一手評價資料,形成《河南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市場調研報告》《會計證考試培訓項目策劃書》《微課市場調查報告》《課件改革方案市場調研報告》等8份調研報告,掌握市場需求和同行競爭態勢。
(二)豐富教學產品,升級專區平臺。全年共完成58門課程,共計330課時的錄制和制作;成立課程建設專家委員會,制定章程,實現教學產品數量和質量的雙提高。同時,配合項目運營需求,完成新舊平臺的數據遷移;遠程教育客服呼叫中心系統正式上線,提高客戶服務質量;開發獨立的江西、寧夏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系統;設計開發2.0學習系統,引入“sns的社會化學習”理念。
(三)深入市場開發,優化市場結構。重視維護老客戶、充分開發原有市場、實現穩定創收的同時,也重視對新項目、新市場領域的開拓。實現項目收入從主要依賴單一市場,逐漸向多個市場均衡發展的結構轉變,并推出會計從業資格證考前培訓課程和配套練習題,為進一步擴充門類做準備。
(一)加大師資引進,多渠道強化師資隊伍建設。2013年度引進教師3人,形成涵蓋會計、審計、稅務、金融等學科的共20人的專職教師隊伍;并結合雙導師制度、催化式培訓法、教授負責制項目等新教學方法的探索,推動教師隊伍以老帶新,不斷成長。
(二)加強學科建設,帶動科研工作開展。學院結合當前政策變化趨勢和熱點問題,將原有研究所調整為審計與風險管理、管理控制與會計、產業金融與運作和財稅政策與運用4個研究所,學科體系初步形成。建成后,各研究所積極開展科研工作,組織北國會財智大講堂等大型科研活動,與外部企事業單位合作建設科研基地,引進橫向科研課題等。2013年專職教師共完成31篇科研論文、參與(含主持)12項科研課題、完成9本專著譯著、指導34名研究生、開發和翻譯32個案例。
(三)開展對外合作,積極推動教產學研共同發展。學院積極走出去,廣泛開展對外合作,推動教學、產業、學術、研究4方面的共同發展。與中國審計學會合作舉辦中國審計學會審計教育分會2013學術年會,與中國光大銀行總行合作開展“中小微企業財稅政策支持研究”專項課題,與民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合作成立《租賃會計準則研究》課題組并取得階段性成果,與迪博企業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發布“2013年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并開展全方位戰略合作。
2013年,學院以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指引,以切實落實財政部巡視工作組巡視意見整改方案為依托,不斷推動學院規范化管理。全年落實涉及學院各方面工作的27項整改措施;結合整改,出臺多項制度和流程,不斷規范內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強化干部隊伍和機構建設,完成中層干部試用期滿考核、內設機構負責人選拔任用和新一輪的員工考核及崗位聘用工作;按照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的要求,實施新會計科目的設置和新舊科目轉換等基礎會計工作;開展自建院以來最大規模的資產清查工作,摸清家底,為轉變資產管理工作職能做好準備;進一步提高信息保障能力,實現校園無線網絡信號的全覆蓋;密切配合業務工作,自主開發教師教學工作量及課酬管理模塊、加班管理模塊,完成新版的培訓班電子運行單模塊,電子課表發布模塊,采購建立學院呼叫中心(一期工程);繼續推進二期工程建設;黨團工群有聲有色,新增黨務工作部,將加強黨務工作落到實處;組織讀書、攝影、健身等各類文體活動,促進職工強健體魄,快樂工作,和諧的校園文化蔚然成風。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供稿劉艷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