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錢江
發展開放型經濟需著重研究的若干問題
張錢江
當前,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四次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培育開放型經濟新優勢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迫切需要我們把浙江開放型經濟放在全球視野的高度,通過縱橫比較分析,作出發展階段的判斷,明確發展定位。要在大環境中尋求大機遇,在大開放中促進大改革,為浙江大發展賦予大優勢。
正確把握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形勢、新機遇。當前,我國對外開放處于新階段,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經濟全球化的驅動力、世界經貿格局、國際產業競爭與合作態勢、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基礎與條件、國際社會對我國的認知與期待等五個方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國際形勢的變化給浙江開放帶來哪些新的挑戰,又面臨怎樣的機遇,需要深入分析。
正確認識對浙江外開放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意義。
浙江是開放大省,對外開放歷來走在全國前列。經濟外向度高,與國際經濟發展緊密關聯,浙江外貿出口占全球的1.22%,占全國的11%。當前國家正在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擴大內陸沿邊開放,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浙江如何參與、積極融入新一輪對外開放,如何繼續保持我國對外開放排頭兵的地位,需要深入謀劃。
重新認識浙江開放型經濟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開放型經濟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全省外貿依存度達58.7%,出口依存度達43.1%;外商直接投資是有效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地推動了全省投資結構的調整,促進了技術、商業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創新;企業集聚全球資源要素、國際化經營能力不斷增強,有效拓展了浙江經濟發展的空間。當前,要進一步明確舉措,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把巨大的發展潛力轉化為現實成就,從而為全省實現“一三五”、“四翻番”的目標任務提供強力支撐,為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作貢獻。
開放與改革的關系。浙江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發展處于轉型期和換檔期,需要通過深入開放促進改革,再創一個“開放紅利期”,如何加快釋放開放紅利,促進全省經濟長遠發展,需要進一步探討。
開放與創新的關系。創新是發展的源泉,要深入分析開放與創新的關聯度,深入研究如何以“引進來、走出去”為重要途徑,更好地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增強創新動力。
開放與轉型的關系。當前,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確了以“五水共治”為突破口,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開放型經濟在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中起到什么作用?這又是必須深入思考的。要明確舉措,有效發揮開放在以“治水”為突破口轉型升級“組合拳”中的作用,有效發揮開放型經濟在“五水共治”、“浙商回歸”、“四換三名”等重點工作中的作用。
外貿增長與轉型的關系。浙江外貿自營出口已經35年,經歷了高速增長時期,商品出口到了一個爬坡過坎的階段,如何把握好外貿出口增長速度與調結構與轉型升級的關系,是否要把調結構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如何加快出口商品結構調整,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和義烏市場采購,形成出口競爭新優勢,同時又如何加快建立促進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出口協調發展機制,讓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協調發展盡快落地。
利用外資與有效投資的關系。利用外資是有效投資的重要組成。如何更好地發揮利用外資在全省有效投資中的重要作用,以投資結構調整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對外投資與更好地服務浙江本土經濟的關系。“走出去”會對本土經濟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要通過正確把握兩者關系,要從浙江對外投資定位與功能角度,分析為什么要發展對外投資,成效是什么,影響有哪些。“走出去”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境外投資更好地集聚全球的市場、資源、技術等要素,反哺浙江本土經濟,壯大提升本土經濟。
開發區與開放型經濟的關系。開發區建設已近30年,而立之年的開發區在當前對外開放新階段如何定位,朝什么方向發展,與開放型經濟關系如何,都需要深入思考謀劃。
作者為浙江省商務廳綜合處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