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琳李廣偉朱莉莉
網絡環(huán)境下PBL教學法在醫(yī)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應用
楊 琳1李廣偉2朱莉莉1
網絡環(huán)境下將PBL教學法應用于醫(yī)學英語視聽說教學中,能夠克服這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彌補醫(yī)學英語視聽說課程學時的不足、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促進動態(tài)的形成性評估體系發(fā)展。培養(yǎng)出的醫(yī)學人才不僅掌握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而且還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團隊意識,能夠真正滿足社會需要。
PBL;網絡環(huán)境;醫(yī)學英語視聽說;應用
當前我國步入了國際化和信息化時代,與其他各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在各類國際醫(yī)學交流和醫(yī)學學術會議中英語已經成為工作語言。由于傳統的醫(yī)學英語教學側重學生“讀、寫”等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用長達數年的時間學習,結果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不能以英語進行正常的交流[1]。 因此真正能夠滿足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醫(yī)學專業(yè)人才應該不僅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豐富的醫(yī)學科學和人文科學知識、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而且還能夠在醫(yī)療衛(wèi)生和其他相關領域從事對外交流、研究、教學、管理等工作。
1.1 重“讀、寫”;輕“聽、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07年發(fā)布《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其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2]”。醫(yī)學英語的教學受大學英語的影響一直注重的是語法、詞匯、閱讀、翻譯等方面,很多醫(yī)學院校都將培養(yǎng)“能夠讀得懂英文原版醫(yī)學論著和用純正的英語寫得出專業(yè)論文”的學生作為醫(yī)學英語課程的學習目標,以此來提高學院在國際和國內的學術地位。相比之下“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就無關緊要了。有些醫(yī)學院校甚至都沒有開展英語聽說課程,或是即使安排了這門課程學時也被壓縮的很少,不能滿足《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
1.2 缺乏必要的文化導入 在聽力教學中,聽者須運用自己對所聽內容語境特征的了解以及自己掌握的信息量、文化背景知識和經驗來判斷、預測將要聽到的話語內容,最后達到理解語篇的目的[3]。醫(yī)學生專業(yè)課程負擔繁重,很少有時間閱讀跨文化交際方面的書籍。由于醫(yī)學英語聽說課學時十分有限,課堂上教師只能把教學重點放在完成教材所要求的語言技能的練習上,極少介紹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
導致醫(yī)學生缺乏對于英美語言文化、風土人情、社會醫(yī)療制度等方面知識的了解,從而使學生產生語篇理解誤差和跨文化交際失敗。
1.3 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無法滿足個性化學習要求 目前醫(yī)學英語聽力的教學大多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從教學內容方面來說,教師根據教學經驗和主觀判斷選擇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材料,而學生卻無法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來選擇學習內容。教師只能以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標準,無法做到因材施教。
從教學形式方面來看,聽力教學還普遍停留在一種“放音——對答案——講解——再放音”的簡單枯燥的教學模式[4]。雖然很多院校都花費巨資引進了先進的多媒體語言設備,但并未物盡其用,醫(yī)學英語聽力的教學還停留在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上,這種學習模式枯燥、單一,久而久之學生學習的樂趣都被消耗殆盡。
1.4 評估和反饋滯后 教學評估和反饋不僅是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客觀評價,也能夠反映出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寶貴的經驗。有效的評估和反饋是教學過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目前醫(yī)學英語聽力的評估還停留在最低等的水平上,采用的是傳統的終結性評估方式,即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成績的平均分為學生一學期的學習成績。該評估方式不能公平的評價學生效果。
PBL教學法是1969年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Howard Barrows在加拿大Mc Master大學創(chuàng)立的[5]。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問題式學習,學習過程從一個需要解決的驅動問題開始,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對這一問題展開深入探究,教師同學生共同尋找問題解決的方法。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fā)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學習和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應該不懼困難與挫折,具有較強的求知欲,積極主動與同學開展合作,實現對信息的搜索、整合、處理和分析[6]。
PBL教學法常用的教學步驟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學習小組內討論——教師總結重點、難點”。在醫(yī)學英語視聽說的PBL教學法實施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愿的原則分成6~8名的學習小組,并選舉組長1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設計問題,并利用網絡提前發(fā)布給學生。學生以收到的問題為指導,查找資料,小組內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將學習成果發(fā)布到網上同其他小組交流、共享,最后教師總結評價。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研究,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獲得最大的擴展,學習能力和積極性都得到了升華。而 PBL教學活動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學習,這就要求學生在充分發(fā)揮個性的同時,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合作意識,在小組合作中解決問題[7]。
3.1 教學時間的擴展 無論是課前的準備和課堂討論PBL教學相對LBL教學需要較多的時間[8]。LBL教學法即Lecture-Based Learning,是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一直以來,學時都被看做是PBL教學模式順利開展的障礙,也是很多醫(yī)學院校被迫壓縮甚至放棄醫(yī)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將PBL教學法引入到網絡環(huán)境下進行,將問題式學習與網絡自主學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點結合起來,這一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教師將課前、課中和課后學生所需完成的問題任務發(fā)布到校園網絡平臺上,學生通過自學、小組討論等形式形成自己的解決方案。以往最耗費時間的教學活動,通過網絡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節(jié)省了大量課堂教學時間。
3.2 創(chuàng)設真實、多樣的學習情景 學習環(huán)境是學習者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的場所。在此環(huán)境中學生可以利用多種工具和信息資源,如音像材料、多媒體 CAI課件以及互聯網來達到學習目的[9]。網絡環(huán)境下利用PBL教學法創(chuàng)設多種真實的學習情境,可以促進學生醫(yī)學英語聽說課本中基礎知識的掌握,同時也為學生提高溝通能力提供了真實的情境。
以復旦大學出版社的《醫(yī)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九單元Unhealthy Lifestyles為例,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找出自己或同學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健康生活方式,并要求每個小組將總結后的結果,由學生進行角色扮演(role-play)并拍攝成視頻,上傳到網絡平臺。結果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熟悉了關于不健康生活方式這一話題涉及到的醫(yī)學英語詞匯和句型,同時在輕松的氛圍中鍛煉了“聽、說”等語言運用技能。
3.3 促進動態(tài)的形成性評估體系發(fā)展 客觀公正的評價方式為改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服務提供指導。形成性評估體系由于其考查范圍廣,時間跨度大,已經逐漸取代傳統的終結性評估方式,成為主流的評估方式。PBL教學法中教師提出的每個問題都可以視做對學生的一次考核,是形成性評估在教學實踐中的體現。網絡平臺所具有的自動存儲的優(yōu)點,可以使考核更加全面公正。學生每一次登陸,任務完成情況都留有記錄并很容易檢索。在PBL教學法與網絡的大力輔助下,一種真正公開、公平、公正的形成性評估體系形成了。
PBL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性。而PBL與多媒體網絡環(huán)境相結合對醫(yī)學英語視聽說課程的教學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實現了醫(yī)學英語聽力教學朝個性化和自主學習方向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吳建強.英語聽力障礙的成因分析及對策探討[J].外語電化教學,2005(2):53-5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50-50.
[3] 陳吉棠.記憶與聽力理解[J].外語界,1997(3):43-47.
[4] 劉長青,陳靜.基網絡英語聽力教學探索與實踐[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 2004,15(2):73-76.
[5] Barrows HS, Tamblyn RM. The portable patient problem pack:a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J].J Med Edu,1977,52(12):1002-1002.
[6] 易禎.基于問題為本的學習(PBL)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中旬刊),2010(8):89-91.
[7] 陳戰(zhàn).PBL教學模式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影響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9(8):37-38.
[8] 吳虹,韓茹,王丹,等.PBL與多媒體結合教學法在藥學專業(yè)藥物分析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3):112-113.
[9] 權立宏.網絡英語視聽說教學的建構主義設計與評估[J].外語電化教學,2008(11):62-65.
Application of PBL in Audio-visual-oral Medical English under Multimedia Environment
YangLin Li Guangwei Zhu LiLi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BL in Audio-visual-oral medical English under Multimedia Environ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istent problems in the Audio-visual-oral medical English teaching can be overcome. In teaching practice,the new teaching methods could make up the lack of class hours, create real learning situation and develop formative evaluation.So the students not only master English fundamental knowledge, but also have goo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and team spirit. The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ety.
PBL; Multimedia Environment;Audio-visual-oral medical English;Application
R563.1+9
A
1673-5846(2014)08-0195-03
1牡丹江醫(yī)學院外語部,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
2黑龍江商業(yè)職業(yè)學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