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飛 劉政光 劉 凱
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手指末端組織缺損的臨床價值
肖 飛 劉政光 劉 凱
目的 探討指固有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手指末端組織缺損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70例手指末端組織缺損患者為觀察對象,采用指固有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手指末端組織缺損情況,觀察修復情況。結果 170例患者均接受3~18個月的術后隨訪,結果證實,180只傷指皮瓣均完全存活,且傷指均完全恢復較為理想的活動能力和外管,患者臨床治療總滿意度為100%,其中20例患者術后發生不良反應。結論 指固有動脈逆行島狀皮瓣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手指末端部分缺損臨床治療方法,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指固有動脈逆行島狀皮瓣;手指末端;部分缺損;臨床價值
手指組織缺損為手外科臨床常見疾病,患者通常伴有肌腱、神經損傷以及指骨外露,可造成手部功能障礙,目前有多種修復方法治療本病,效果不同。經過大量臨床證實,保持手指的生理長度,以保留指間關節正常生理功能,保留指甲,可以達到美學的理想狀態,為患者提供無痛的、有感覺的軟組織覆蓋創面為治療的關鍵。本文就指固有動脈逆行島狀皮瓣修復手指末端組織缺損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手指末端組織缺損患者170例,共180只傷指,其中男100例,女70例,年齡18~67歲,平均年齡(54±12)歲;受傷部位:小指10例,環指30例,中指70例,示指60例;受傷原因:機器絞扎傷10例,電鋸切割傷20例,刀切割傷30例,重物砸傷110例。皮瓣缺損面積在(1.0 cm×2.0 cm)~(2.0 cm×2.8 cm)。
1.2 方法
1.2.1 皮瓣設計方法 以一側患指指動脈皮表投影線為軸心線;以指骨遠1/4處中節為旋轉點[1];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確定皮瓣切取的深淺和范圍,深度控制為腱鞘淺和腱膜層之間,兩側在掌、背側正中線之間,遠端在近側指間關節橫紋以內,近端為指蹼結構以內。手術過程中切取皮瓣的范圍應超過缺損面積的20%。按照皮膚缺損部位的設計皮瓣和面積,以及點、線、面的原則,手術前使用樣布對皮瓣的位置和大小進行準確標記,在止血帶輔助下進行手術治療。首先將皮瓣的近端和背側切開,將指神經血管束分離至手指腹側,準確確定指固有動靜脈的位置,并在近端進行結扎和切斷處理。小心分離指固有神經和固有動脈,保證指固有神經在皮膚以外,根據設計線范圍將皮瓣切下。后將蒂部切下,并盡可能多地保留帶有血管的軟組織,如有需要可將帶皮膚蒂切下,從而對靜脈回流進行保護,切好蒂部和皮瓣組織后將止血帶松開,對皮瓣血運情況進行觀察,利用開放隧道逆行將皮瓣旋轉覆蓋到指端創面處,無張力縫合與受區間斷部位。使用全厚皮片通過游離植皮的方法覆蓋在創面上,后進行加壓包扎。
1.2.2 術后治療 手術完成后常規接受抗生素治療,抬高患肢并制動,如有需要還可應用擴血管和抗凝藥物治療,持續進行烤燈照射。術后3 d內需每天定時更換敷料,避免皮瓣蒂部受到血痂的卡壓,進而對靜脈的回流造成不良影響。手術1周后,若患者血運情況良好,且未見動靜脈危象趨勢,可遵醫囑開始進行患指關節功能練習,避免出現關節僵硬癥狀。
170例患者均接受3~18個月的術后隨訪,結果證實,180只傷指皮瓣均完全存活,且傷指均完全恢復較為理想的活動能力和外管,患者臨床治療總滿意度為100%(170/170)。患者皮瓣彈性和外形均良好恢復,未發生關節部位活動受限現象。患者手術后1~2個月內皮膚感覺神經完全恢復,二點辨別覺為5~10 mm,未見痛覺過敏現象,未吻合神經皮瓣手術3~4個月后感覺功能基本恢復,二點辨別覺為8~14 mm。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癥狀發生情況顯示,未發生動靜脈危象,10例(5.9%)患者發生關節僵硬,10例(5.9%)患者發生皮瓣感覺遲鈍。
3.1 固有動脈逆行島狀皮瓣治療的基本特征 指固有動脈逆行島狀皮瓣指的是利用遠端交叉韌帶水平的橫行吻合動詠弓作為交通支,在截斷一條指動脈后,血液可通過另一條動脈,逆向灌入橫行動脈弓內,將其設為皮瓣旋轉點,從而提供皮瓣所需血液。皮瓣的常見靜脈回流方式為瓣膜失活途徑或迷宮式途徑,即血管周圍筋膜回流和指固有動脈的伴行靜脈。因為皮瓣蒂需要進行180°的折返,因而皮瓣動靜脈血流方向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在伯努利原理的影響下,較大壓力的血管會持續灌注,但較小壓力的靜脈回流方向也會發生改變,進而影響進出平衡,導致皮瓣形成進出之間差異,形成進大于出的形式,誘發早期皮瓣發紺和腫脹[2]。
3.2 固有動脈逆行島狀皮瓣的主要優勢 第一,膚色基本正常,皮膚耐磨性能較好,皮瓣較薄。第二,旋轉弧度較大,活動性能良好,血管蒂長度較大。第三,術后固定患肢后患者痛苦較小,術后肢體功能恢復較快,能夠早期進行傷指活動。第四,皮瓣受區和質地較為接近,供區可以一次性植皮,因而治療成本較低。第五,指固有動脈逆行島狀皮瓣美觀性較好,不影響其他手指,且手指原有結構保留較為完整,可以就地取材,因而患者更加易于接受。第六,皮瓣成活率高,血供情況良好,且治療方法簡單易行,因而風險較低,適合于在基層醫院推廣應用。
總之,掌側指固有動脈是皮瓣的主要血液供給來源,因而變異性較小,交通支更加豐富,解剖走行恒定,因而無需外科顯微技術的輔助,臨床治療方法更加簡單易行。
[1] 陳武.指掌側固有動脈側方帶蒂逆行島狀皮瓣轉移修復指末端軟組織缺損[J].皖南醫學院學報,2012,31(3):212-213.
[2] 魏在榮,王達利,王玉明,等.拇祉腓側皮瓣聯合跖底皮瓣修復字指電燒傷創面11例[J].中華燒傷雜志,2008,24(1):58-59.
R683.41
A
1673-5846(2014)07-0082-02
吉林市中心醫院手外科,吉林吉林 132011
肖飛(1979.3-),本科學歷,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手部皮瓣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