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亞歌
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臨床研究
云亞歌
目的 探討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患者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我院眼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56例160眼,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76例80眼)和觀察組(80例80眼);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小梁切除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隨訪1年的手術成功率、治療前后眼壓變化情況、淺前房發生率、功能性濾過泡形成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等。結果 觀察組患者隨訪1年手術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6個月及1年眼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淺前房發生率、功能性濾泡形成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可有效控制眼壓,降低術后淺前房及并發癥發生率,遠期療效優于傳統小梁切除術。
復合式小梁切除術;青光眼;療效;安全性
青光眼以長期眼壓異常增高為主要特征,進而導致視神經損傷及視力下降,嚴重者可出現失明,被認為是主要致盲性疾病之一[1-2]。臨床常規采用小梁切除治療以控制眼壓,但傳統術式術后淺前房、出血及低眼壓等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3]。本次研究選取我院眼科近年來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56例160眼,分別采用傳統小梁切除術和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探討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眼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156例160眼,依據眼壓測量,房角、視野及眼底檢查臨床確診;入選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76例80眼)和觀察組(80例80眼);對照組患者中男32例33眼,女44例47眼,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為(52± 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34例34眼,女46例46眼,年齡41~75歲,平均年齡為(52±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小梁切除術,即術前常規浸潤麻醉,分別以穹隆、角膜緣做結膜瓣、鞏膜瓣,再分離角膜并切除鞏膜瓣小梁及周圍虹膜組織,最后縫合鞏膜瓣。觀察組患者則采用復合式小梁切除術,即術前常規麻醉后先行前房穿刺,注意避免損傷角膜緣血管,之后再做結膜瓣和鞏膜瓣,并于鞏膜瓣下放置絲裂霉素棉片;棉片放置2~ 3 min后取出,采用0.9%氯化鈉注射液充分清洗術區,釋放房水并切除小梁及周圍虹膜組織,最后以可調節縫線縫合鞏膜瓣兩端。
1.3 觀察指標 ①隨訪1年手術成功判定標準為眼壓≤21 mmHg(1 mmHg=0.133 kPa),無需降眼壓藥物應用[4];②眼壓測定采用非接觸眼壓計,分別于術前、術后6個月和12個月進行;③手術后前房深度分級采用Spaeth法,Ⅰ~Ⅱ度為淺前房[5];④術后濾泡分類采用Kronfeld法,Ⅰ~Ⅱ型為功能性濾泡[6];⑤記錄術后并發癥發生例數,包括出血、低眼壓及惡性青光眼。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處理軟件選擇Epidata 3.02和 SPSS 18.0;其中計量資料采用成組或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隨訪1年手術成功率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隨訪1年手術成功率分別為41.2%(33/80)、90.0%(72/80),觀察組患者隨訪1年手術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治療前后眼壓變化情況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術前眼壓分別為(15±4)mmHg、(15±4)mmHg;術后6個月眼壓分別為(11±4)mmHg、(8±3)mmHg;術后12個月眼壓分別為(14±4)mmHg、(9±4)mmHg。兩組患者術前眼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術后6個月及12個月眼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3 術后淺前房發生率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術后淺前房發生率分別為18.8%(15/80)、7.5%(6/80),觀察組患者術后淺前房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2.4 術后功能性濾泡形成率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術后功能性濾泡形成率分別為81.2%(65/80)、97.5%(78/80),觀察組患者術后功能性濾泡形成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5 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10.0%(8/80)、8.8%(7/80),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小梁切除術已成為青光眼首選外科治療方式,其通過切除小梁組織經鞏膜下將房水引流至結膜下間隙吸收,在降低眼壓、提高濾過有效率方面優勢明顯;但有關小梁切除術后濾過瘢痕、淺前房及惡性并發癥報道亦較多[7-8]。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傳統小梁切除術失敗率高達15%~20%[9]。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相較于傳統小梁切除術具有以下優勢:前房穿刺可預防眼壓過快下降,利于術后眼壓及前房深度調節;鞏膜瓣縫合采用可調節線有助于術后濾過調節,保證前房深度;而抗代謝藥物絲裂霉素能夠抑制眼部成纖維細胞增生,干擾膠原合成分泌,對于預防濾過通道堵塞及保存功能性濾泡具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可有效控制眼壓,降低術后淺前房及并發癥發生率,遠期療效優于傳統小梁切除術。
[1] 呂明,孔凡宏,劉建華,等.復合式小梁切除術與傳統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09, 9(11):2100-2101.
[2] 周定軍.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12):141-142.
[3] 郭書文.晶狀體超聲乳化吸出聯合小梁切除術對青光眼伴有白內障的療效[J].眼外傷職業病雜志,2009,31(5):358-359.
[4] 宋云紅.高眼壓下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急性閉角型青光眼18例[J].山東醫藥,2009,49(34):106-107.
[5] 黃寶玲,王全志,陳瑞合.復合式與單純小梁切除術治療青光眼的臨床對比觀察[J].眼科新進展,2011,31(9):875-877.
[6] Lesk MR,Spaeth GL,Azuara-Blanco A,et a1.Reversal of optic disc cupping after glaucoma surgery analyzed with a scanning laser tomography[J].Opbthalmology,2009,10(6):1013-1018.
[7] 吳勝衛,孔凡宏,任淑蘭.傳統與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高眼壓青光眼的療效[J].國際眼科雜志,2012,12(8):1575-1576.
[8] 張麗萍,王芳.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青光眼的臨床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2011,32(11):1455-1456.
[9] 廖凱.復合式和傳統小梁切除術對青光眼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7):404-405.
R775
A
1673-5846(2014)07-0088-02
青海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青海西寧 810001
云亞歌(1974-),本科學歷,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臨床眼科工作。Tel:13766188388